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那么多学者认为老子晚于孔子,甚至否认有老子其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老子》上下篇五千余言;他比孔子年长,孔子当年曾求教过他,并将他比作龙,天人莫测。

这是我们通常关于老子的认知,记载于司马迁的《史记》,也是从小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的。然而,对于老子其人及《老子》其书,学术界历来却颇多争议:

早在北魏时,崔浩就曾怀疑“五千言非老子所作”。宋代已有人对老子提出诸多疑问,如陈师道怀疑老子时代在“关、杨之后,墨、荀之间”,叶适认为“教孔子者必非著书之老子”。清代毕沅和汪中干脆主张,《老子》上下篇为太史儋所著;康有为则认为《老子》乃“战国书,在孔子后,皆孔子后学”。

五四运动前后,随着疑古思潮的兴起,围绕老子其人其书,学术界更是展开了一场持续十多年的大论战。众多著名学者纷纷发表意见,如梁启超认为老子晚于孔子,并断定《老子》的著作时代在战国末;冯友兰认为《老子》当写于《孟子》之后,《庄子》之前;钱穆、顾颉刚更提出《老子》后于《庄子》;甚至有个别学者认为根本就没有老子这个人。

当然,也有一批著名学者如胡适、马叙伦、郭沫若等,坚持《老子》早出,老子早于孔子的旧说。

之所以有这么多争论,且至今难有定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历史上关于老子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

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最完整的有关老子的文献资料,就是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篇传记只有几百字,但竟记载了四位与《老子》有关的人物,即老聃、李耳、老莱子、太史儋。这四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哪一个才是《老子》的真正作者?连司马迁也无法明辨,只好用“或曰”这样的词语来诸说并存。

除此以外,怀疑旧说的学者们还提出了诸多依据,比如如果老子早于孔子,为什么孔子、墨子、孟子都没有提及老子?而最主要的理由则来自《老子》一书本身。

梁启超先生就认为:从思想体系上看,《老子》中的话太激烈、太自由,不像春秋时人言论。而从语言上看,《老子》书中的“王侯”、“侯王”、“王公”、“万乘之君”、“取天下”、“仁义”等字样,不像春秋时所有;“偏将军”、“上将军”是战国时的官名,春秋时也是没有的。

直到今天,易中天先生在《中华史·诸子百家》中也这样写道:“种种迹象表明,《老子》一书应该完成于孔子之后,庄子之前,比杨朱还要晚一些。杨朱、老子和庄子,分别代表着先秦道家的三个阶段。只不过老子其人身份不明,甚至有可能是若干人或一个团队。打着李耳或老聃等人的旗号,是为了‘借壳上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其人其书
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老子”考
先秦道家首部传世经典
老莱子
从司马迁开始,中国人就没弄懂庄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