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正的修仙是一种什么体验?历代大道是这么吟咏的!

众所周知,得道成仙是道教信仰的主要内容之一。

 仙人境界,是中国民众数千年来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产生的宗教理想。成仙以后可以得大解脱,大自在,人生渴望的一切,都可以在仙人境界中得到满足:自由、平等、健康、长生、返老还童、恣意遨游,甚至连食色大欲,都有成仙后的九芝之馔和玉女来侍。故俗语云:快乐似神仙!

 在极其压抑人性的封建礼教的土壤中,却生长出了非常肯定人性的本土宗教,不能不说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然而,仙人的世界毕竟是超现实的彼岸世界,它不能简单地直接承认人们的世俗愿望,否则就和现实社会没区别了。 

所以道教首先对现实社会的世俗欲望加以否定,在否定中把人们的世俗欲望进行净化和升华,从而使之向超现实的道教彼岸世界过度。人们只有抛弃世俗生活的荣华富贵和纵情恣欲的短暂快乐,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才能向仙人境界飞跃,去享受永久幸福的神仙生活。

这个心灵净化、升华和飞跃的过程,就是修仙体道的过程。

千百年来,历代高道修士披荆斩棘,沿着通向仙人境界的道路矢志迈进,非要在理想的宗教彼岸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凿通一条隧道,使仙人境界成为现实凡人通过修炼可以实现的目标。

 仙人境界成了他们最高的人生境界,是一种至真、至善、至美的最能体现人生命价值的真人境界。

这是一种什么境界呢?我们可以从历代大道真仙的诗词中去体会一番: 

吕祖洞宾诗云:

 “朝游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

 三醉岳阳人不识,朗然飞过洞庭湖。” 

俨然已达到古代仙人的理想境界。

宋披云真人《迎仙客》词云:

 “水深清,山色好,天下是非全不到。 竹窗幽,茅屋小,个中真乐莫向人间道。

 柳荫边,松影下,竖起脊梁诸缘罢。 锁心猿,擒意马,明月清风只说长生话。” 

反映了他归隐山林,修习内丹功法,心与道合,趋进仙人境界的情趣。

南宋大道、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快活歌》中咏道: 

快活快活真快活,虚空粉碎秋毫末。

 轮回生死几千生,这回大死方今活。 

旧时窠臼泼生涯,于今净尽都掉脱。 

元来爹爹只是爷,懵懵懂懂自瓜葛。

 近来髣髴辨西东,七七依前四十八。

 如龙养珠心不忘,如鸡抱卵气不绝。 

又似寒蝉吸晓风,又如老蚌含秋月。 

一个闲人天地间,大笑一声天地阔。

 得仙道后的逍遥快活之情,跃然纸上!

再来看张三丰真人的《回文诗》,颇有仙道意境:

 “桥边院对柳塘湾,夜月明时半户关。

 遥驾鹤来归洞晚,静弹琴坐伴云閒。

 烧丹觅火无空灶,采药寻仙有好山。 

瓢挂树高人隐久,嚣尘绝水响潺潺。” 

诗名“回文”,此诗还可倒读。

最后,来看清代内丹家刘一明在修炼有成时有诗云:

 “自从识得本来人,住在尘寰要出尘。

 衣破鞋穿修大道,箪瓢陋巷乐天真。

 三千世界归方寸,一颗牟尼运北辰。

 隐显行藏人不识,胸中别有四时春。” 

诗中隐含着内丹的法诀和行动体验,洋溢着仙家修炼的乐趣!

水华究灵奥,阳精测神秘。

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欲达仙人境界贵在体道合真
品行不过关,根本无法摸到仙人的衣角!
神、仙、妖、魔、鬼、怪的区别
人们常说的神仙,但神和仙是不是一回事?
没有道士不以成仙为目标,只是登仙之路各不相同罢了
仙与妖的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