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源于於《老子》的詞語、成語意義的嬗變

  《老子》一書雖然只有區區五千餘字,然而後世源於此書的詞語和成語卻不少。遺憾的是,這些源於《老子》的詞語和成語,有不少被後人賦予了與《老子》原義並不一致甚至相去甚遠的意義。

  本文的主旨在於對原義的探究而不在於糾正後起義,不認可青竹的詮釋者請按學術規范質疑之,試圖以“共識”非難青竹者敬請止步。


1、絕仁棄義


  《漢語大詞典》(以下簡稱《大詞典》):

“謂拋棄世俗的仁義,回復到純樸的本性。”


  臺灣“中華民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以下簡稱《臺辭典》):

棄絕仁義,回復到人純樸的本性。是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


  這兩种解釋大同小異,都是從教化民眾的角度去理解、解釋《老子》的這句話。

  事實上,《老子》通篇教導的都是官而非民,因此,這兩部辭書的解釋雖然符合大多數人的共識,但卻並不是《老子》本義。

  《老子》一書的作者們認爲,到他們所處的時代,人類社會政治的發展經歷了道政、德政、仁政、義政和禮政這五個階段,這五個階段是依次衰落而非升華。

帛書甲本《老子》云:

失道矣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

即《老子》認爲,禮政是社會動亂的根源。因此,《老子》作者強烈呼籲當時的統治者們放棄“天下爲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仁、義、禮政治模式,回歸“以百【姓】之心爲【心。】”的道政。

  簡言之,《老子》倡導的“絕仁棄義”,是針對君王而言,而非對百姓而言。



2、上善若水


  這個成語常被國人作爲座右銘,但不知是否因爲其語意太過“直白”的緣故,《大詞典》和《臺辭典》竟然都不收錄,《臺辭典》甚至連“上善”這個詞都不收。《大詞典》收錄了“上善”一詞並以《老子》“上善若水”章作爲書例,但解釋極爲簡略,只有至善”二字。


  倒是網絡上有人正兒八經地解釋了“上善若水”這個成語: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上善:至善,最完美;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逝者如斯乎,人生犹如奔流至海的江水。乐善好施不图报,淡泊明志谦如水,而在这里水是喻指与世无争的圣人。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就和圣人差不多。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這种解釋國人無疑是容易達成共識的,但這种共識卻並不是《老子》的本義。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
  帛書甲本作

“上善治(似)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之所惡,故幾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潚(淵),予善信,正(政)善治,事善能,蹱(動)善時。夫唯不靜(爭),故無尤。”

  帛書乙本作

“上善如水。水善利萬物而有爭(靜),居眾人之所亞(惡),故幾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淵,予善天,言善信,正(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青竹案:“()”內的文字是青竹認爲的本字。
  這兩种抄本雖然略有差異,但其中的“善”字都不作形容詞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因此,上面所摘錄“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完全不靠譜的。  

  
  這裏的“善”當讀爲惠或濟。《管子·法法》:“赦過遺善”尹知章注:“善,即惠也。”《經籍籑詁·銑韻補遺》:“孟子儘心上:達則兼善天下。風俗通善作濟。”可見善與惠、濟通,或者善有助益義。如此,“上善治(似)水”可讀爲“上惠治(似)水”,“居善地,心善潚(淵),予善信,正(政)善治,事善能,蹱(動)善時”也可讀爲“居惠地,心惠潚(淵),予惠信,正(政)惠治,事惠能,蹱(動)惠時”。


  “上惠治(似)水”的意思是,上等的資助當如水一般。水如何資助萬物呢?《老子》指出:“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即水是默默無聞地助益萬物。默默無聞地助益萬物,就是不圖名不爲利,所以《老子》稱之爲“不靜(爭)”。無私奉獻、默默資助民眾,這正是《老子》所構建的道政的重要特質之一。


  要之,“上善若水”說的是社會治理的事,是道政領袖(聖人)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不是要求民眾像水一般柔弱去順從統治者。 



3、哀兵必勝


  這個成語源於《老子》的“?(禍)莫於〈大〉於無適(敵),無適(敵)斤(近)亡吾吾葆(寶)矣。故稱兵相若,則哀者勝矣。”(帛書甲本)一語,此語帛書乙本作“禍莫大於無敵。無敵近亡吾?(寶)矣。故抗兵相若,而依(哀)者朕(勝)【矣】。”傳世本則作“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從各种版本的《老子》文本來看,原文都沒有“必然”的意思,而且都有兩軍“相若”這個前提條件,所以,這個成語雖然源出於《老子》,但其表達的意思已經遠離《老子》的本意。



4、出生入死


  《大詞典》:

《老子》:“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王弼注:“出生地,入死地。

《韓非子·解老》:

人始於生而卒於死。始謂之出,卒謂之入。故曰:出生入死。

原謂從出生到死去。後用以形容冒生命危險,隨時有死的可能。”


  《臺辭典》: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語出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後形容不避艱險,將生死置之度外。


  《大詞典》於“出生入死”條下徑引《老子》原文而不直接解釋,隨後所引的王弼注算是一解,又引《韓非子·解老》語作爲“原謂從出生到死去”這一解釋的憑據,最後給出後起義——後用以形容冒生命危險,隨時有死的可能。《臺辭典》雖然有直接解釋,但其給出的解釋跟《大詞典》在《韓非子·解老》後的解釋一樣,都不是《老子》語境中之意。


   《老子》書中,“出生入死”的原意正如王弼所言,乃是指出生地,入死地。


5、大器晚成


  《大詞典》:

謂貴重器物需要長時間才能完成。常比喻大才之人成就往往較晚。


  《臺辭典》:

本指大的器具非一朝一夕可完成。語出老子˙第四十一章:「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後引申指一個人的成就較晚。


  “大器晚成”係傳世本《道德經》文本,王弼注本作:“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王弼也於“大器晚成”下注曰:“大器成天下不持全別,故必晚成也。”故《大詞典》和《臺辭典》的解釋乃是採王弼注。實際上,王弼的注解並非《老子》原意,因爲“晚”乃是“免”之誤。


  傳世本的“大器晚成”,帛書甲本字跡模糊不可辨識,帛書乙本作“大器免成”,更早的楚簡本則作“大器曼成”。免、曼或可聲訓爲晚,但免、曼讀爲晚顯然不合《老子》原意。帛書乙本《老子·德篇》的“大方无禺(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天〈大〉象无刑(形),道褒无名。”這一段話中,第一、三、四、五句中的无、希、无、无四字都表示無法感覺的“無”,故第二句的“免”不可能是表示早晚的晚。關於“希”,《老子》書中有界說:“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帛書甲本)或“听之而弗闻,命之曰希”(帛書乙本)。因此,“大器免成”當讀爲“大器不成”,即不成爲人人可見其形之器方爲大器。
  1、並非“帛书本均作‘水善利万物而有争(静)’”,因爲:
  帛書甲本作:

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夫唯不靜,故無尤。

  帛書乙本作:

水善利萬物而有爭,……夫唯不爭,故無尤。

  2、秦漢之際的古人喜用通假,一個字在文中甚至在一個句子中究竟是本字還是是假借,這得由前後文來確定。此例中,綜觀全文,甲本前一靜字當本字,後一靜字當是假靜爲爭;乙本前一”爭“字乃假爭爲靜,後一爭字則爲本字。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蘇秦謂齊王章(四)》:

功(攻)秦之事敗,三晉之約散,而靜(爭)秦,事卬曲盡害。

  可爲證。
  3、後人將“有靜”或“有爭”改爲“不爭”雖然閱讀上不易產生歧義,但“不爭”表達的卻並非“有靜”之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赏读】读《老子》七题/鲁学民
老子王弼注第七十二章
老子注
还原版《道德经》第三章:道冲
【老子校释】四
初识老子:多版并读《道德经》第四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