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浒:武松杀两人能免死,只因县官改了这个“字”!

话说,那《水浒全传》第二十七回里,武松已报得大仇,对四家邻舍说:“小人此一去,存亡未保,死活不知……休要管小人罪怨轻重,只替小人从实证一证。”可见,武松深知此去凶险,命是难保的。

书中说,阳谷知县念武松是义气烈汉,一心要周全他。但具体用了什么法子呢?其实,让武松免死,县官只改了一个字,这也见得刀笔吏的厉害之处。

要知道,宋朝的县官只能判决和执行“杖刑”以下的案件,州府才有权审理徒刑直至死刑的案件。所以,收了武松这样的大案,阳谷知县只能搜集证据,审问明白,再把案卷和犯人送到州里决断,这叫“结解”,也就是作一份案情PPT,供上级政府审判,量刑用。

在编写这份“案情报告”时,县官为武松改了一个字:把“故杀”,变成了“斗杀”。原文即:“次后西门庆因与本妇潘金莲通奸,前来强护,因而斗殴,互相不伏,扭打至狮子桥边,以致斗杀身死。”

只此一字的变通,武松已有免死可能。

后来,州府也觉得案情疑难重大,因此上报省院,可“斗杀”的“斗”字再没有变过。而议下的结果正是:据武松虽系报兄之仇,斗杀西门庆奸夫人命,亦则自首,难以释免。脊杖四十,刺配二千里外。

为什么说县官用一个“斗”字帮了武松,因为《宋刑统》沿用唐代“六杀”的概念,将杀人罪分为:谋杀、故杀、斗杀、戏杀、过失杀和误杀六种。

故杀和斗杀是有明显区别的。故杀的结果就是:斩。它强调故意,以致人于死地为目的。而斗杀,则是原无杀心,罪减一等。那武松恨得西门庆牙根痒痒,明显与“斗杀”是不相关的。

不过,阳谷县官用”一个字“救了武松,却并非他侠肝义胆,敢胆大包大的胡来。事实上,宋朝历代皇帝对复仇杀人,尤其是为报父仇,兄仇,都轻判。

像宋神宗元丰年间,青州平民王赟刺死了杀父仇人,并以仇人的首级和四肢祭父墓前,然后自首。判词就写道:”论当斩,帝以杀仇祭父,又自归罪,其情可矜。“也就是说,皇上认为,他报杀父之仇,情有可原,而且犯人又自首了,所以刺配也就罢了。

这跟中国传统也有关,《礼记·曲礼》中说: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 就是说,像武松这样的兄弟之仇,不用跑回家去拿菜刀,应该直接就和西门庆开干!

最后要强调:武松自首也是减刑主要依据,今日依然相同。

花狸阅世事:与您分享花狸看书观史阅世事的些许感悟,谢谢您的关注与抬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浒七类潜规则,好人几乎寸步难行,流毒至今未除尽
连武松也搞不明白杀死潘金莲的“真相”
泪痕春雨漫评系列 漫评水浒(八十八)武松的出牌策略
金瓶梅中武松为何从英雄变成了世俗小人?
83版《水浒》,“狮子楼”武松斗杀西门庆
如果你是武大,你会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