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辞海》的书名为什么不写作“词海”?

《咬文嚼字》学生版的叔叔:

我是很喜欢《咬文嚼字》学生版的。每一篇文章我都用笔勾勾画画,着实学到了许多知识。现在向你们提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华书局出版的大型汉语词典叫“辞海”,而不叫“词海”?

大连旅顺中学学生  

 

古人说:“辞以成文。”也说:“词以成文。”这里的“辞”和“词”都是指写文章所用的语言材料,如字、词、词组、成语、典故等。把这些语言材料收集起来,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编成的工具书,既可称为“辞典”,也可叫作“词典”,本来是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的。

 

可是到了19世纪末,有位学者马建忠写了一部语法专著《马氏文通》。他第一次运用西方的语言理论来分析研究汉语的语法结构。“词”被借来表示一个新的语法概念,即“句子成分”,如“起词”“止词”“语词”“转词”等。“词”字这个新产生的意义,是“辞”所没有的。人们可以说“一个词”“五个词”,但不能说“一个辞”“五个辞”。随着“词”在语法研究中的反复使用,它作为一个专门术语的概念也不断得到强化。许多语言学者在写到“词”和“辞”时不再随便混用。

 

1915年,中国近现代第一部规模较大的综合性词典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此书收录的条目,由字、词、成语、典故和部分百科名词术语组成。这些条目都是写文章所用的语言材料。编纂者们当时可能考虑到了“词”和“辞”的区别,于是便按照传统的习惯,把这部工具书定名为“辞源”。

 

《辞源》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在以后的几十年里(直到解放初期),绝大部分语文或综合性工具书,几乎都以“辞”作为它们的共名,如《中国大辞典》《辞通》《国语辞典》《新文化辞典》等。1937年,由中华书局编纂出版的《辞海》(现通称旧《辞海》),其名称之所以用“辞”而不用“词”,也是这种约定俗成的结果。解放以后,词典学界经过认真的讨论和研究,认为以语文为主的工具书还是称“词典”更加科学合理。于是“词”字又成了这类工具书的共名,如《现代汉语词典》《四角号码新词典》《新华词典》《典故大词典》《汉语成语词典》《新语词大词典》等。只有某些专科词典,它们的作者还喜欢使用“辞典”的名称,如《哲学大辞典》《敦煌学大辞典》《民国人物大辞典》《全唐诗大辞典》《书画实用篆刻辞典》等。这种命名的历史演变,是由于时代的不同和语言科学的发展造成的。

 

最后回到本文的题目上来。从1979年开始正式出版的新《辞海》(以后每十年一修订),跟解放以前的旧《辞海》相比,虽然内容有了不少的修改和增补,但毕竟不是白手起家的初创,而是对于旧版的改编和修订,同时,考虑到几十年来《辞海》在社会上的巨大影响,它的名称还是以不改为好。因为改动以后,人家就可能认为是另一部书了。

 

(原载《咬文嚼字》学生版2002年第7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暑假荐书 | 比小说好看的20种辞典
怎样利用工具书-读书方法
词典与辞典的区别
辞典读什么
训诂学、版本学方法与辞书及语料,兼评《汉语大词典》
中华辞海在线查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