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说兼爱是墨家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对墨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学者们的看法不尽相同,我们认为墨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兼爱”,并认为这一核心正是墨家思想体系赖以存在的社会伦理基础。


“兼爱”是墨家思想的一个本质特征,孟子在批评墨子和杨朱时说:“杨朱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上》)孟子距墨子年代不远,又活动于墨学盛行的时代,以辟杨、墨为己任,且自诩知言善辩,他对墨学的攻击,亦只针对其兼爱之说,也是把兼爱当作墨家思想的特征,予以批判;《吕氏春秋·不二》篇曰:“听群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子贵廉。”孙诒让曰:“廉,疑即兼之借字。”(孙诒让《墨子间诂》引《吕氏春秋》)。因此,《吕氏春秋·不二》篇把墨子的学派特点概括为“贵兼”,这与《庄子·天下》篇所概括的“泛爱”,其含义是完全一致的;《汉书·艺文志》曰:“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尸子·广泽篇》把墨家思想的特点简要地概括为“贵兼”。其云:“墨子贵兼,孔子贵公。”梁启超解释这句话时说:“墨子贵兼者,墨子主兼爱,常以兼易别。故墨子自称曰:兼士。其非墨家者,则称之曰:别士。”张惠言《书墨子经说解后》:“墨之本在兼爱。”可见墨家十分强调其兼爱之说,基于上面论述,墨家学说的核心应是“兼爱”。


“兼爱”是墨家的社会伦理基础。墨家用“兼爱”观组织了其学说体系,其他学说如“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无不以“兼爱”为出发点展开,俞樾在《墨子间诂序》中曰:“墨子惟兼爱是以尚同,惟尚同是以非攻,惟非攻是以讲求备御之法。”此说甚确。在墨家看来,“兼爱”思想内涵之一是爱无差等,强调爱人超越血缘(宗法制),超越阶级阶层,主张一切人皆应兼相爱;内涵之二是在道德范畴中要对等互助互利,即墨子所云的“兼相爱,交相利”,墨家认为:“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墨家认为“兼爱”就是“仁”、就是“义”,而“义”就是“利”:“义,利也。”(《墨子·经上》)因此,“兼爱”也就是“利”,“兼爱”是包括了“利”的内容的:“兼即仁矣,义矣。虽然,岂可为哉?”(《墨子·兼爱下》


总之,墨家兼爱就是要打破家族本位,代之以社会本位;打破人与人之间原有的贫富、贵贱的地位,代之以新的彼此平等的地位。这显然是一种理想主义的爱,它立足于小生产者的道德基础上,更多地表现出人民性、合理性和进步性。


【文化史扩展】

兼士和别士

墨家的最高理想是“兼爱”,并主张以“兼爱”替代“差别”,因此墨家把信奉并推行这种学说的人称为“兼士”,把反对这种学说的人称为“别士”。


墨子提出了一种逻辑上的假设:某地有一位“别士”和一位“兼士”。“别士”认为:我怎么能把我朋友的身体看成自己的身体,把朋友的亲戚看成自己的亲戚呢?所以他的朋友在遇到饥饿、寒冷、疾病、死亡等困难时,他均无动于衷。而“兼士”则认为:我应当把朋友的身体看成自己的身体,把朋友的亲戚看成自己的亲戚。所以,在墨子的思想中,兼士是一种高尚人格的化身。


兼君和别君

“兼士”是墨学中最高的人格理想,推而广之,把别人的国家的君主看成自己国家的君主,就是“兼君”,反之就是“别君”。墨子告诉统治者,如果让人民选择,他们会选择哪一种君主呢?这是每一个统治者都必须认真考虑的。


 ——薛柏成《墨子讲读》(节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纪律严明的墨家思想
重读《墨子》:天下之乱源于“不相爱”!
墨家救世济民精神研究
个人主义的先驱:杨朱学派与农家(一、杨朱学派及其思想)
[转载]墨子商鞅韩非子,孔子、墨子、孟子、老子、韩非子各主张的思想
臧知非 | 墨子、墨家与秦国政治(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