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母亲做的芝麻盐,是人间少有的美味 | 豫记

芝麻和盐,一个主香,一个主咸,本是两个味道迥异物种不同的食材,不知被哪位颇具智慧的民间巧妇撮合在一起,成就了美好姻缘,酿造了绝味生活,从此世间多了一道叫做芝麻盐的绝味小吃。

 


 梁永刚 | 文

豫记微信号:hnyuji



芝麻盐真好吃

 

那天下班步行回家的路上,走着走着突然听到有人吆喝:“芝麻盐,五香芝麻盐!”

 

我循声望去,只见路边停放着一辆脚蹬三轮车,一位老人正在现场炒制芝麻,一股清香随风扑入鼻孔,特别好闻。

 


我驻足仔细观瞧,三轮车上放着几个塑料盆,分别装着白芝麻、黑芝麻和各类调料,老人正忙活着用铲子翻炒着锅里的芝麻。

 

说句老实话,进城十几年了,我还是头一回在街头见到现炒现卖的芝麻盐,而且还是传统工艺。

 

“吃面条时放上一勺,可出味了。”老人漫不经心的几句话,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

 

在缺衣少食的艰苦年代,一把寻常的芝麻盐是老百姓舌尖上的美味,吃法繁多,各有滋味。

 

将刚出笼的热蒸馍一掰两半,舀一勺芝麻盐均匀撒在断面上,合上后就是农家自制的“汉堡包”。

 

农家娃不喜欢喝寡淡无味的玉米糁或者面疙瘩稀饭,于是家长便在饭中撒一勺芝麻盐,饭味喷香浓郁了许多,一大碗饭哧哧溜溜就下肚了。

 


夏日吃蒜面条时,芝麻盐是必不可少的佐餐之品,拔过凉的面条中浇点蒜汁,撒上一层芝麻盐,用筷子高高挑着吃,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将芝麻盐卷在烙馍里面吃,可谓是烙馍卷菜的衍生品,别有一番滋味,烙馍的劲道配上咸香美味的芝麻盐,可谓是食材中的“黄金搭档”。

 

芝麻盐还是乡间的一道蘸菜小吃,过去农家多以芝麻盐当菜,一日三餐用蒸馍或者烙馍直接蘸着吃,孩子们为了多蘸一些芝麻盐,总是先将馍在饭中蘸湿增加黏性,厚厚一层芝麻吃起来很过瘾。

 

在童年的记忆中,偷芝麻盐是馋嘴的我乐此不疲的一件趣事,趁大人不注意,我溜到灶房,拧开装芝麻盐的玻璃瓶,往手心里倒一些,轻轻舔上一口,咸香的滋味顿时传遍肺腑,剩下的芝麻盐则紧紧攥在手心里,玩一会儿舔一口。

 

 

母亲最会做芝麻盐

 

过去,乡下家家户户都会种植芝麻,芝麻的用途比较单一,除了送到油坊榨油外,便是制作芝麻盐了。

 

每次做芝麻盐之前,母亲总是先把芝麻拾掇干净,毕竟是直接入口的食物,丝毫不能马虎。

 

母亲将芝麻倒进簸箕,微微弯腰,双手一上一下娴熟地簸动着,细微的灰尘在阳光下荡起了薄雾,芝麻中藏匿的碎叶子此时变得格外温顺,乖乖地溜到了簸箕的舌头处,轻轻一拨就剔除了。

 

有时候簸好的芝麻中还会夹杂一些泥屑石子,如果不挑出来,会硌牙。

 

母亲就坐在当院,将簸箕放置在双腿上,捧起一手窝芝麻,专注地挑拣。 

 


等芝麻都拾掇好了,就该炒了。乡间将芝麻炒熟的过程称之为“焙芝麻”,是不需要用油的。

 

焙芝麻是制作芝麻盐的一道重要工序,看似简单,却也是技术活。譬如火候的掌握,火大了,容易把芝麻炒糊,吃起来涩苦,难以下咽;火小了,芝麻半生不熟,擀不碎,口感也不好。

 

过去农人们一日三餐做饭都是用土锅台,灶具多是生铁铸成的黑锅,用柴火烧锅,火的大小很不好把握,完全凭经验。

 

母亲不识几个字,自然不知道文火和武火这些文绉绉的说法,但母亲有的天长日久积累下的经验,做哪种吃食用什么柴火,火大火小,何时熄火,母亲心里明镜似的。

 

跟着母亲烧锅烧次数多了,我也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看出了不少门道。

 


譬如焙芝麻,母亲先在冷锅里放入芝麻,叮嘱我手不停地往灶膛里填柴火,等大火把锅烧热了,母亲改用小火慢慢炒制,其间用木铲子不停地翻动芝麻。

 

不多时,在火苗的炙烤下,锅里的芝麻伴随着噼噼啪啪的响声,飞舞着跳跃着,有的居然纵身一跃跳出锅外,落到我的身上脸上,见状母亲赶紧把锅盖盖了上去。

 

等母亲掀起锅盖,芝麻粒仍在不知疲倦地跳动着,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芝麻的颜色完全变成了成熟的暗黄。

 

听其声、观其色、闻其香,这是母亲熟稔在心的工艺,也是焙芝麻的经验之道。

 

和先前的生芝麻比起来,焙熟后的芝麻静躺在木质的案板上,少了青涩之气,多了成熟之韵,体型也比原来丰腴了许多,鼓鼓涨涨的,有一种圆润之美。

 


等芝麻凉了,母亲拿过一根油光发亮的擀面杖,重重地碾压在芝麻身上,母亲双手吃力地向前推进,缓慢得几乎感觉不到擀面杖的滚动,好似下面躺着的是坚硬无比的石头。

 

如此反复碾压几遍,母亲才明显加快了速度。

 

母亲告诉我,头几遍碾压最费力但很关键,要把芝麻里的油压出来,这样做成的芝麻盐才香。

 

农家做芝麻盐,不喜欢用石臼捣,而习惯用擀面杖碾压,这样口感好能出味,也不至于把芝麻捣成碎末。

 

接着,将粗大的盐粒擀碎是很累人的,过去的食用盐都是大粒的粗盐,不像现在是细碎的盐末。

 

母亲用擀面杖一遍遍艰难地擀着案板上的盐粒,每擀一遍,母亲都要停下来,用炊帚把迸落四周的盐粒扫成一堆,直到把盐粒完全擀成碎末。

 

最后,美味的芝麻盐就呼之欲出了。

 

 

出门必备神器:芝麻盐

 

一把司空见惯的芝麻盐,不仅居家过日子离不了,就连出门在外也是必备之物。

 

旧时,小户人家出门做买卖,访友串亲戚,除了带足一路上所需的干粮外,便是一兜芝麻盐了。

 


芝麻盐味道鲜美,干燥易保存,且不占地方,是佐餐之佳品。

 

农人外出拉脚或者做点小买卖,晚上多在沿途的干店投宿。

 

所谓“干店”,其实就是条件极其简陋专为下力人开设的住宿场所,空落落的几间大屋里连最起码的床铺都没有,只有铺了一些稻草的地铺,住宿者都是自带行李,故而价格十分便宜。

 

住宿尚且如此,吃的方面就更凑合了,打开自己的干粮袋,取出碗筷,掏出发硬的蒸馍或烙馍,掰成块儿撕成片儿后放入碗中,在干馍上撒些芝麻盐,然后加热水,就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烩馍”。

 

改革开放以后,老家不少青年男女纷纷外出打工,打工的地方以南方城市居多。

 

芝麻盐油饼


正所谓“南米北面”,北方人口味重,以面食为主,而南方吃米,饮食清淡,菜肴里还带着一股子甜味。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初来乍到,从小在北方乡村长大的打工者难免会水土不服,吃不惯那里的饭菜。

 

于是,每逢过完年,候鸟一样的打工者离开家乡时,当娘的总要往孩子的行囊里塞上几瓶芝麻盐,这些老手艺做出的芝麻盐,有年迈母亲的呵护,有血浓于水的质朴乡情。

 

打工者从穷乡僻壤一路颠簸翻来到喧闹的都市,就靠这家乡的芝麻盐调剂一日三餐,滋养舌尖味蕾。

 

也因为有了这一把故乡的、从母亲手中流出的芝麻盐,这些背井离乡的游子在异乡的凄风冷雨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母亲的芝麻盐
早餐想吃什么?白粥搭配它,美味好吃到爆
糯香流淌
椒盐
京味饮食丨炒芝麻盐儿
【中秋特辑】乡愁浓 糍粑香——写在中秋节之际‖卢孝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