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中国,我们为什么住不上好房子?

来源:子木聊房(ID:zimuliaofang)

作者:子木


都在等待接盘侠



记得第一次在南京古城墙下散步时,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你知道这城墙里砌着是什么吗?”


我被问的一愣,“除了砖头和泥巴,还能有什么?”


“其实,还有人。”


南京古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修建的,朱元璋这个人的缺点挺多,尤其是多疑,从开国功臣三十四位被他干掉三十三位就能看得出来。


其次是胆子小,为了守住这得来不易的江山,他修了这古城墙御外敌,号称坚如磐石,天下第一。事实也证明了朱元璋并没撒谎,这座古城墙至今为止历经沧桑600余年,依然固若金汤。


在修南京城墙时,朱元璋经常跑到工地去检验工程质量,他随便走到一处城墙工地,就叫人将他指向之处拆开检查,看有没有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不合“程式”。如若发现问题,这一段工程的质监员、包工头、工匠都抓起来砍掉脑袋,然后“筑筑者于垣中”


把人当做材料给砌到城墙里去,或许就是南京明城墙屹立至今的真相,现在来讲就是建筑过程中对原材料的把控和严格的质量管理。


其实不只朱元璋,古代无论是建造达官权贵府邸的工程商,还是坊间民传的巧人工匠,他们都是有信仰的,“命以屋为存,匠以艺为生”


那时候也没什么营销或者媒体广告,工匠要想活得滋润,就必须靠民间口碑,实打实的做质量做工艺。


然而把时间拉回到现在,你会发现,老祖宗留下的信仰和匠心传承,好像在许多开发商那里,刨开城墙也难寻了。



前几天台风“山竹”登陆广东,化身质监员给现代住宅做了一次彻头彻尾的抗压测试。


在山竹的抚摸中,大量的玻璃窗直接被“吹”爆,甚至有的连窗框一起被吹飞,隔断门脱落,外挂空调随风飘荡。



甚至一些刚建成验收完毕的房子也大面积出现渗水漏水现象,外墙脱落。至于原因,只有两个,要么施工不当要么偷工减料,这种问题应该在台风发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空鼓。而且很多豪宅也未幸免于难。



网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2018年建造的房子可能是历史上最差的?


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限价政策的必然结果,举个例子。


如果一个开发商开发项目,本来房子卖100块钱,买地花50块钱,给建造商25块钱,自己赚15块,留下10块去造房子,如果有一天,有人不让你卖100了,让你卖95块钱,但同样买地还得花50(可能更多),建筑商还是25块钱,开发商为了保持利润,企业正常运转继续抽15块钱,那么造房子就只能剩下5块钱了。


至于5块钱造的房子和10块钱造的房子有什么不同,你也绝对看不出来!柱子里的钢筋四根少两根,粗细瘦一圈,你总不能刨开看吧。


一般来说,只有施工单位的人知道房子有多差。


现在地产商做一个项目,拿着施工图纸去招标施工单位,从材料到人工,全部交给总包。最后总包报价最低的,往往中标。低到有时候从理论上都不赚钱,更不要说管理水平不行的情况了。


此外,地产商在拿着施工图纸去招标总包之前,需要去找设计院做施工图的设计,没图纸,施工单位也是无米之炊上傻坐的巧妇。而地产商为了省钱,会特别看重成本占比较大的钢材的消耗量。用多大直径的钢筋,用多少根,由设计院的结构专业通过计算和规范的限制确定。


所以,地产商为了激励设计院帮助其省钱,往往会在合同里写明含钢量上限,并附带一条类似于“钢筋每省一吨,设计费多一块钱”的条款。


因此,业内有这样一个“大神”:一个行业内特别资深的结构老师出的施工图,因为桩太省,以至于地产商有点害怕,而要求其多加几根,很多地产商慕名而去找他做结构设计。


回头想想,本没有多少余量的结构设计(但仍然是满足规范的),碰上一个要赚钱的施工单位。就很容易'有多差“了。




那么其他年份的房子质量一定是好的吗?


不可能。


地产业内人士透露,2008年以后的这十年,房价下跌,房子质量不好,房价涨了,房子质量依旧不好。


房价下跌,房子卖不出去,开发商利润降低,只能缩减成本,能省即省;房价上涨,利润骤增,开发商为了快速回流资金,只能加快周转效率,第一层水泥还没晾干就得上第二层,钢筋架构还没搭好,外墙就运过来了。


去年房价大涨,工程出了多少问题?开发商都在赛跑抢市场,谁慢了就被吃了,最典型的就是开发商去三四线城市淘金。


去年三四线的行情,实属百年难遇,大家都知道是一次性买卖。大型房企去三四线布局淘金拼的是速度,而本地开发商为了“抵御外敌”也跟着拼命提高建筑速度。


所以闭着眼睛也能猜到工程质量,不出意外,今年下半年还会集中爆发一次维权潮。至于维权能拖就拖,等到“下个周期”就好了。


2007年有一个典型案例。


上海一家知名大型开发商,在2007年开发了一个楼盘。2007年上海房价处于高位,1万7每平米的均价,依然人潮涌动。但是等这个项目交付的时候,时间已经是2008年了。


2008年一场金融危机下来,这个项目周边的二手房以及新房的房价下跌,从1万7降到了1万3。


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隔年赔了40万,这种打击不是一般人能承受住的,况且那还是08年的40万。所以购房者在收房的时候满是怨恨。


在这种情况下,房子是千万不能出问题的。然而事与愿违,房子不单出了问题,还是大问题。在验房收房的时候,架空的地板踩出来都是冒灰的,烟道串味,隔音极差。


房价暴跌再加上房子质量出现问题,直接激化了业主的不满情绪。于是以专业炒房客为首的业主维权团队开始进行轰轰烈烈的维权运动。


就这样修修补补到了下半年,2018年底的时候,50%的业主同意了交房。而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一个更严重的事情:淋浴房漏水。


因为房子是架空结构,浴室的水直接可以漏到整个地面上,这不单对房子结构造成了影响,还对业主的家具造成了极大损失。突然之间,整体矛盾升级,场面失去了控制。


从2009年的“3·15”开始,各大主流媒体开始轮番攻击和质疑这家房企,政府也贴出了大公告严批。这家房企一度陷入舆论漩涡,项目总在年总结会议上两眼泪目,这么大一家房企竟要因为这一个项目折进去了。


但是,这家房企在口诛笔伐中挣扎了大半年后,突然迎来了转折机遇。


这个时间点就是2009年底。上海房价开始回暖,并且从之前的1万3一路狂飙到了2万多。这时候,几乎之前所有前来维权的业主同步消失了,没有一个人再会因为房子质量问题去维权。




第三部分用大量的篇幅去讲这个案例,其一是在说明在这年头买房维权已经司空见惯,其二是在说明中国房子质量问题这些年始终没有得到解决。背后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房价。


房价一轮接一轮地上涨,已经让房子淡去了居住属性,投资属性加倍。从商品房时代开启之后,客户要求的只是房子能涨多少钱,而不是房子的质量有多好。


当然开发商肯定会把所有精力投入到你所关注的事情上去,例如,如果从政府手里拿到更便宜的土地,如何忽悠客户,告诉他们这个地方未来会如何火爆、如何暴涨。


等你第一次去售楼处买房的时候,接待人员首先会把你领到沙盘旁的区位图旁,告诉你这个房子未来的升值潜力有多大,规划有多么好,其次再看户型和质量,当然这个规划存在不存在,能不能实现,就另当别论了 。


就像2017年这轮房价大涨,很多地方的房子抢都抢不到,谁还在乎质量呢?你不买,照样有别人买。

想看更多文章请戳下图


您花了   ·  来阅读

转发只需1秒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圳业主到底维权个啥?今年这20个案例,绝了......
周六大家说:交房好难
楼市真到了下半场,应该怎么办?
即便房价下跌50%,也有5种购房者无房可住,说不定你就在其中!
请问开发商,房子的合理价位应该是多少? 社会现象拾零(653) 凤凰快博姚小辛的博客
假如现在房价下跌,对正在还贷的人有影响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