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资深教授邢福义先生的《三叔没有远去》让人泪目

图中左起第六个就是邢福义先生的三叔。

编者按:在《寄父家书》中,邢福义先生撰写的《三叔没有远去》可看到福义先生当年求学的路程是多么多么的艰难……看了让人反思、流泪!以下是全文:

三叔没有远去

最亲最亲的亲人中,三叔在我的心底里占据突出的地位。

三叔是我成为学人的第一个引路者。抗日战争胜利后,大约是1945年下半年吧,黄流乡筹办起了小学,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学生只都作文,按成绩分年级。考前,三叔为我和哥哥猜题,并且写了稿子,让我们背熟;考试时,我和哥哥把背熟的稿子往作文上套,居然得到老师的赏识,二人都被录取为黄流第二初级小学四年级的学生。10岁的我,于是正常上学,开始了一个学者漫长的征程。我常想,要不是三叔的牵引,我今天会是什么样子呢?

三叔为人厚道,待人真诚,是个能文善武的多面手。他当过教师;放下粉笔,他又可以拿起斧头锯子当木匠。家乡黄流有个风习,元宵之夜不仅要游灯,各大坊还要“装灯”。在连续几辆的牛车上搭起高高的架子,配上彩布和花枝,点亮数百盏小油灯,还让男女小童坐上去,扮演这样那样古代或现代的故事,然后沿着乡里的大道缓缓游动。一到元宵夜,黄流人,黄流周边各村的人,都拥挤在路边观灯说笑,热闹非凡。各大坊的“装灯”有点比赛性质。各大坊的能人各显神通,都希望自己这个坊得到更多人的赞赏和惊叹。记得有一年,为了出奇制胜,我们正中南坊扮演出了《荡寇志》里的故事,让人看了不知道故事来历。三叔是主要谋士。当时,我好佩服三叔!

三叔对我有解囊之恩。1952年,我17岁。那一年,我和哥哥到三亚附近的一个小村寨去当小学教师。才当了半个月,还没有拿到半点薪水,便听说我已被海口的广东琼台师范学校专师班所录取。当时三叔在三亚帮人干木匠活。哥哥连忙送我走了几十里的山路,到三亚找到了三叔,筹措去海口的路费。找了不少熟人,有的还是母亲生前的“生死之交”,可是,一无所获。三叔把他所有的钱拿出来,说:“阿耀,拿着吧,我就有这么多。”十元钱!就是这十元钱,三叔的解囊把我送上了学者之路。写到这里,我抑制不住自己,眼泪夺眶而出,滚滚而下,亲人啊,就是亲人!

我每次回黄流,三叔都是那么高兴。乡亲朋友们来看我,他和父亲总是坐在人圈里深情地看着我,偶尔插一两句话。每次每次,我都因为往返匆匆,为没能跟他多说几句话而自责。2001年8月父亲去世,当时我正在新加坡参加国际会议和讲学,父亲“三七”之日,我飞回黄流。第二天,天下着雨。看了父亲的坟墓之后,立即去看三叔。可他在打着吊针,已经认不出我了。我知道,三叔也要走了。这位80多岁的老人,留下的是他一生的善良。应该说,跟父亲一样,他是没有任何遗憾地走的。

这两天,常常梦见三叔。

三叔没有远去。今后,他总会在梦中和我见面的!

侄儿 福义

2002年6月25日

(摘自邢福义《寄父家书》商务印书馆,原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2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农二代”到“富一代”,他靠的是一颗芒果
一位语言学家的家国情怀
邢福义先生的两百多封寄父家书
忠厚传家——慈父生平纪事
背影丨蒋蓉:父亲走了,我跌入一条悲伤的河流
我的父亲之小小神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