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家训给了我们哪些“训”?

中国家训源远流长,总起来说,给我们的训诫内容是“一条主线”和“三大主题”。

 “一条主线”就是“尊儒”。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这种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的理想社会。因此,每个人必须要有“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的思想、学识和道德修养。在我们今天见到的古有家训中,他们谆谆告诫子孙的,几乎全都是儒家的人生理想、生活信条、处世哲学、审美情趣和为学方法等等。

中国家训的“三大主题”,包括 “齐家治国之道”、“为人处世之道”、 “读书治学之道”。

 “齐家治国之道”,主要指的是“齐家治国”的理想。中国家训中,讲“齐家治国”人生理想与信念的随处可见。周公辅政时教导侄子周成王说:如“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后来,这句家训成为诸多帝王教育后代的名训。因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有一个特点,就是每次新朝建立时,开国之君都重视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以家训教导子孙励精图治、不要贪图奢华生活,以免重蹈覆辙。自周至清,汉高祖刘邦的《手敕太子文》、汉武帝刘彻“尝而后知其甘苦”的家训、唐太宗李世民的《帝范》与《诫皇属》、宋太祖赵匡胤“仁慈待人”的家训、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太祖宝训》、清圣祖康熙的《庭训格言》与《圣谕十六条》、清世宗雍正的《圣谕广训》、清高宗乾隆“以德遗后者昌,以奢遗后者亡”的家训……一个个在中国历史上踏下坚实脚印的帝王,都用家训要求和鼓励他们的后代致力于“奉公勤政,报国恤民”,实现“齐家治国”的理想。    

“为人处世之道”,主要指的是“为人处世”的原则。中国家训中,讲得最多的是“孝道”“勤俭”“谦恭”和“助人”等。诸葛亮在《诫予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朱子家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被朱元璋赐以“江南第一家”美称的郑氏家族在《郑氏规范》中屡屡训示子孙要体恤孤寡贫穷,好善乐施,譬如借粮给穷苦乡亲不得收息,经常修桥补路“以利行客”,炎夏时节在大路旁设茶水站“以济渴者”等等。

“读书治学之道”,主要指的是“读书治学”的方法。中国家训中, “德才兼修”的方法最值得称道。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入仕,而是教导他们做人的道理,“修身”第一,“仕进”第二。孔子对儿子孔鲤的家教就是这样,他教导儿子不仅要学“诗”,更要学“礼”,因为“不学诗无以言”,而“不学礼无以立”。这个特点一直在历代家训中得到传承。另一个特点是把训诫子弟读书与立志联系起来,与“齐家治国”和“为人处世”融为一体。明朝作家郑晓在《训子语》中告诫儿子:“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学非记诵云尔,当究事所以然,融于心目,如身亲履之。南阳一出即相,淮阴一出即将,果盖世雄才,皆是平时所学,志士读书当如此。不然,世之能读书能文章不善做官做人者最多也。”

广西北流党氏族谱曾以《圣谕十六条》和《朱子家训》作为族规之首垂训族人的。我祁盼党姓家亲, 写出当今时代, 言简意赅,朗朗上口的《家训》来。鼓吹“读书改变命运,”“ 积财千万, 不如薄技在身。” “农村大可作为” ?3?8?3?8。

(本文节录《时代邮刊》)/党宝毅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二哥●申论】“中国家训的历史血脉”之二: 中国家训给了我们哪些“训”
中国家训的历史血脉
《朱子家训》全文
朱熹《朱子家训》
【家规祖训】黄氏祖训、族规、家训
《彭氏宗规家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