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爷爷那辈人——黄土地上忠实的耕耘者

四代人的家族梦(二)

爷爷那辈人——黄土地上忠实的耕耘者

六十多年的打拼,岁月给爷爷的脸颊刻画上了斑驳的沟沟壑壑,脸庞黝黑着,银霜爬满了鬓角,肌肤如黄土一般沧桑。他如黄土高原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一样,视土地为一生的信仰。

上世纪50年代那拨人,有着那个年龄的悲与欢。出于对国家大事的记载,那个年代的人取名烙印着浓厚的时代色彩,诸如“建设”、“国庆”、“新国”等具有象征意味的名字应运而生,我爷爷取名“建军”。爷爷是家族长子,出生便受到了很好的待遇,长辈亲自打了铜锁锁,福佑健康。

爷爷出生正逢国家新生,轰轰烈烈的国家初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国家复兴路上坎坷重重,每一个困难时期也影响着个人的命运。

青年时期,他们家都在农村,所以本质上还是保持着农民本色,从此,爷爷成了收割机厂的一名工人。

据爷爷回忆,他本应有机会提早落户城里,到庄里镇当交警,因犹豫而错过了报名,而现在的庄里镇已成了富平经济的命脉,变成庄里试验区镇级市。

从荆山塬到县城的路,坡陡而崎岖,遇到雨雪天,坡太滑,那拨人依然坚守在上下班的路上。老式自行车生锈了,废旧了,换成了小型摩托车,那会人出门大多是步行,摩托车算是稀罕物了。交通的不便,影响了塬上人的出行,每当有乡亲去县城时,热心的爷爷总会捎上一程。工人生涯中的爷爷白天上班,晚上到家还要做农活。收麦时节,爷爷总是晚上拿着镰刀去割麦,剩下捆扎、晾晒等工序由奶奶白天完成,这样才不致于错过收麦,影响收成。

黄土高原降水量少,农作物生长期容易干旱,特别是我家常年种西瓜,遇上缺水天气,势必减少产量。烈日的暴晒下,地里玉米苗焉了,拧成一股股绳。我们村没有水井,隔壁村有井,到处都缺水,自然将外村人排在了后面,眼睁睁看着庄稼枯死。第二年,爷爷便正式开始了打井计划,而且是一南一北两个井同时动工。

机器不分昼夜地转着,轰隆隆的声音掷地有声,村子好多人都去帮忙干活,都盼着井出水,这两口井承载了全村的希望。机器一天天地深入地下,抽上来的依然是绵绵黄沙,一天不见水,心就一直悬着,这可是全家家当和到处借钱贷款凑齐的打井费。虽说之前考察了最优的地理位置,但在黄土台塬区出水难度还是相当大。在地下开凿了十几米时,终于流出了汩汩清泉,正式下灌后,便承担起井的使命,养育一方人家。下灌是一大件喜事,那天,家里摆了酒席,共同庆祝着有盼头的日子。

至今,十几年过去了,那两口井依然迸发着顽强的活力,守候着一茬又一茬的农作物,在土地流转的今天,也哺育着园林苗木的生长。在有井的日子里,我家里种了各种各样的农作物,为了方便,又购置了农业机械,全家人都投入在了土地上。

爷爷是个闲不住的人,从收割机厂退休后还去县里当了几年保安,后因超过最大年龄,便回到了家。在家也时不时去园林打点零工,干些轻活,虽说他的户籍在县城,但也和土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

爷爷那辈人是黄土地上忠实的耕耘者,不论是在贫穷饥饿的年代,还是在国家发展新时期,他们对土地倾注了特殊的情感,一生与土地相依,土地也寄托着他们的梦想。

党瑶近照。

作者简介:党瑶,笔名汐瑶,陕西富平人,在校大学生,陕西省太一文学院签约作家,富平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公益通讯员。医路求索,承生命之重;文海泛舟,书岁月之痕。作品散见网络、报刊及选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路遥《人生》中高加林的人物形象分析
墨岚 | 延安,延安
看图识唐诗(276)李商隐·富平少侯
看着这些照片,想起了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你去过黄土高原吗?
林秋:父母的黄土地
繁峙县张海明:黄土地上的''刨金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