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科项目文章 | IF=11.8亚细胞蛋白质组学助力揭示胶质母细胞瘤获得性耐药新机制




本期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获得性TMZ耐药,亚细胞蛋白质组学,DHC2,XPC,CBX5




研究背景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成人中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脑瘤形式,也是中枢神经系统最致命的癌症。尽管在了解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大多数目前的治疗仍然无效,包括靶向治疗,例如EGFR和VEGF靶向药物。

替莫唑胺(TMZ)是唯一一种可显着延长GBM患者总体生存期的化疗药物,但接受标准治疗后中位生存期仍仅12-15个月。对TMZ治疗的耐药性是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克服TMZ耐药性对于改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对TMZ治疗缺乏反应通常是由于肿瘤对药物的内在和获得性耐药。脱甲基化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的表达是与TMZ内在抗性有关的关键途径。然而,大多数最初对TMZ有反应的MGMT阴性GBM会产生获得性耐药性,从而导致治疗失败。获得性抗药性的分子机制仍然知之甚少,并且没有相关的治疗策略可以克服这种获得性抗药性。

南方医院研究团队利用蛋白组学技术展开了深入探讨,近期,其研究成果发表于《BRAIN》(IF=11.8)中科新生命参与了label-free蛋白质组学分析工作。下面让小编带您细读这篇文献。

Acquired temozolomide resistance in MGMT-deficient glioblastoma cells is associated with regulation of DNA repair by DHC2. 

BRAIN.2019  IF=11.814




主要材料



人类GBM细胞系:U87 和T98G;
分离自新鲜肿瘤组织的GBM原代细胞:GBM1和 GBM2
GBM1和U87是MGMT-缺陷的GBM细胞;
GBM2和T98G是MGMT-阳性的GBM细胞。




方法路线






研究结果



(1)DYNC2H1的表达与MGMT-缺陷的GBM患者对TMZ的响应以及预后具有相关性,提示DHC2与MGMT表达呈负相关,在MGMT-缺陷的患者中产生TMZ耐药性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利用WB与焦磷酸测序甲基化分析确定患者中MGMT缺陷真实存在。
Fig.1
(2)在MGMT缺失和MGMT阳性细胞系中进行DHC2敲除试验,表明MGMT缺失细胞中DHC2缺失会引起DNA损伤增加,增加对TMZ和受损肿瘤发生的敏感性。靶向DHC2的治疗使GBM小鼠对TMZ敏感性增强。
Fig.2
(3)细胞核label-free蛋白质组鉴定出2000个蛋白质和45个差异蛋白质,通过分析TCGA GBM-540数据库发现XPC和CBX5可能是DHC2的调控因子。
Fig.3
(4):DHC2与XPC和CBX5相互作用,并且调节它们的核定位。
Fig.4
(5):XPC和CBX5介导修复TMZ诱导的DNA损伤。
Fig.5



小编总结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结合了亚细胞蛋白质组学和体外分析,以验证DHC2是MGMT缺陷型GBM细胞中获得性TMZ抗性的关键调节剂。该研究还表明,其潜在机制涉及对XPC和CBX5核转运的调节,从而增强了细胞的DNA损伤修复活性。这些研究对于今后克服TMZ耐药性,进而改善对多形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Nature子刊」新突破:免疫系统吞噬癌细胞的胃口增大
胶质瘤的四种分子标记物
老年人胶质母细胞瘤的放射治疗
[易错与误判]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假性进展”的相关临床知识、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胶质瘤免疫治疗!百时美施贵宝Opdivo治疗新诊断MGMT甲基化胶质母细胞瘤(GBM)3期临床失败!
病例讨论|浙二神外周刊(一)——GBM术后:远处播散?放射性脑炎?(神经肿瘤MDT)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