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学不等于道教

大道有十大根本特征:不易、简易、变易、清静、自然、无为、无形、创生一切、包罗万有、主宰一切。

道学与道教

道学不属于宗教的范畴。

为什么说道学不是宗教呢?

     道学的信仰,是超越一切人格化宗教神祗的“大道”。将道学误读为宗教,认为道学是崇拜偶像,这是极其是低级的误读。

    真正的道学以无形无象而生育万物的“道”为根本信仰,大道有十大根本特征:不易、简易、变易、清静、自然、无为、无形、创生一切、包罗万有、主宰一切。每一个特征,都可以创造出一个宗教偶像,上帝也好、真主也好,天主也好,梵天也好,都逃不离这十大特征,都是大道的拟人化形象化艺术化。

    道学是极度的理性化,理性到将万事万物都用卦象、数学及清晰明了的推演表达出来的程度;而宗教不然,宗教是极度的感性,感性的极端,就是迷信,宗教的根本,是不讲道理的,而是用人格化的“神”的权威代替道理。宗教做得好,可以起到教育的作用,而宗教的弊端,也是基于他感性的特质,极容易变化出种种邪教,即使合法宗教内部,也有诸多愚人的成分在内。宗教非理性的根本弱点,导致其余科学在根本上的不兼容,更导致了宗教与宗教之间的绝对不兼容。

     当天下通用的“道”,变成打上不同文化及历史烙印的宗教神祗之后,神祗之不同,决定了宗教之间的绝对不兼容性。因此,宗教绝不是伴随人类历史全程的文化,它注定要被它自身的弱点所瓦解、消亡。宗教更不是人类文明的最高智慧凝结,充其量只是圣人“神道设教”的方便教育载体。道学可以包括宗教,但是宗教觉不能代替道学——这个共认,一定要达成,否则,人类以后的苦头将无穷无尽。

      文明之间的碰撞,可以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比如我们提出的“道学为体,科学为用”的文明架构。而文明之间的碰撞,更有可能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这个极端,就是战争。我想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

根据央视主持宏亮访谈太易先生的现场录音整理

太易先生,道家黄帝老子一脉相传之至道在当代的精研、深修、传习者,他是道家文始派易道医三位一体、全法全诀的传承人。以文始派为核心,博采东西南北诸家之长,修行有证。在学术上,太易先生于2014-201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道教)专业深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 “道学为体,科学为用”、“汇综百家,并为道学”的理念,编著《十大道学根本经典》一书,并在山东琅琊落地大道家园实修道场。

  欲收听太易先生更多道学智慧的分享,请点击大道家园官网 http://www.dadaojiayuan.com

 主持人:今天有很多人对道学和道教都存在着很大的理解上的偏差,你能不能说说道学和道教的区别究竟何在?

   太易先生关于主持人提出的这个问题,实际上从古代到当代都是纠缠或者困惑很多人比较大的命题,也是当代人比较容易混淆的命题,我认为道学跟道教至少在当下的区别还是蛮大的。如果用一句通俗的语言来说,道学可以认为是广义的道文化,而道教只是道文化里面形成宗教化模式的一种表达。

     如果要更清晰的辨认一下,我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对比。比如在当代,我们知道的道教的宫观,相对来说还是蛮少的,它所覆盖的地区和信徒可能不算太多。但是道文化不同,比如我们知道的道文化太极理念的武术化表达的太极拳,覆盖的人群至少有五到十个亿,同时运用道学基本的阴阳五行生克制化所表达出来的中医学的覆盖人群超过十亿,还有我们每个中国人或多或少都知道或者体验过各种各样的周易文化,覆盖人群超过十二亿。

       当然道学里面的主干“丹道”,如果我们从历史的传承线上说,丹道的传承人很大一部分并不在道教宫观体系里活动,包括丹道的源头,它可以追溯到伏羲黄帝老子,而在这个时期,作为宗教化形式的道教还远远还没有形成。这也是在道学跟道教的根本不同的地方,当然在当下,还包括有林林总总的养生术,比如各种养生气功和法术等等,他们在民间的覆盖人群还是蛮多的,我们可以做个粗略的统计,道文化覆盖的人群超过三十个亿,这个数字远远比单纯的道教徒大很多。

道学名词解释

  (向上滑动点击链接观看)

道学——

 至道修炼

至精——

先天一炁

先天元神

后天元神

识神

神道设教

太上老君

旁门左道

元神记忆

三毒六欲

阳神成就

阴神成就

阴阳

两仪

四象

河图

洛书

天下神器

古三坟

根本师

无为

丹道

净土

上士上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家与仙学的关系
道,道学,道家与道教
《清静经》全解读
我国道教为什么会走向衰落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讲道清华 I《与道合真,通经致用身心安—<道德经>中的修持法》(连载四)
隐仙派传人太易先生正解《清静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