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画,老外画!40岁法国人从0开始学国画,一画就是40年!
userphoto

2022.08.08 浙江

关注
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方式,与西方绘画在立意、用途、技法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


中国画自成体系,强调“意存笔先,画尽意在”,重神似不重形似,重意境不重场景,一笔下去水墨丹青,尽显东方神韵,在世界美术史上可谓是独树一帜。


到了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交流变得简单快捷,东西方的交流沟通也日渐频繁,越来越多的国外艺术家开始接触到中国画并为之心折。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罗渭石就是其中的一员。


罗渭石本名Robert Faure,1940年生于法国,是里昂大学的哲学硕士。七十年代,他对东方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在法国开办“东方智慧学习和研究中心”,教授瑜伽并担任心身医学与社会科学教师,后来又对中国画产生了浓厚兴趣。

那是他四十岁的时候,在法国第一次见到中国画,一位中国女画家在他面前地画了一幅墨竹,他顿时被这幅深入浅出、行云流水的中国画迷住。

郑板桥国画竹子

那之后,罗渭石多次到中国旅行写生和听课,逐渐从墨汁染成一坨的国画小白,变成了水平高超的国画高手。因为对中国画爱的痴迷,他这个中国名字就取自他最为崇拜的两位国画大师,徐渭和石涛。

徐渭和石涛是众多革新画家中的代表,尤其是徐渭,其画风与唐朝的禅画接近,罗渭石最爱这种风格。

徐渭作品

石涛作品

在得到中国知名画家的指点后,罗渭石把西方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佛道文化融合,以“禅意”入画,自创了一种“水墨禅画”。

禅为静虑,虚灵宁静,摒弃外缘,定心于内,作为一位热爱中国文化的国际友人,罗渭石在深谙中国传统水墨的同时,又能跳出传统中国画的规则,从另一个角度以一种更为宽阔的视角、更为融合的态度,重新组合中国画的笔墨语言。



罗渭石中国画作品

随着不断地深入学习,罗渭石对中国画的痴迷程度也越来越深,一画就是四十余年,至今已年过八十的他依旧在不断创作。

罗渭石在中国和法国举办过多次画展,在法国的画展上,他会静静守在展厅的一个角落,观察参观者的一举一动。

罗渭石在自己的个人画展上

“法国人对我的画感到惊奇。记得一次办展览时,有一群法国人进来参观,他们很吵,讲话很大声,但当专注于画后,他们突然安静了,开始小声交流。不知道他们每个人都读到了什么。”

这些年,有许多外国人都爱上了绘制水墨画,其中不乏顶尖高手,比如塞尔维亚的Endre Penovac、印度尼西亚的Elicia Edijanto、美国的Karl Martens等。

Endre Penovac的黑猫

Elicia Edijanto作品
这位画家的故事我们未来或许会介绍

Karl Martens的雄鹰

只是,这些画家的水平虽高,却有不少人评价说没有中国画的韵味,只是把水墨当成一种技法在使用,得中国画之形,未得中国画之神。与他们相比,似乎罗渭石的作品更有中国画的神韵,将东西方气质融合得很好。



罗渭石中国画作品

“中国画的背后有一个谜,我一直在寻找这个秘密。”罗渭石这样说。




罗渭石中国画作品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和历史,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国人,看到越来越多外国人在学习国画书法,学习中华文化,自豪的同时,也更应该努力学习,传承经典,让笔墨纸砚,琴棋书画,熠熠生辉,文化长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个老外痴迷中国水墨30多年,以“禅意”入画!
马麟绘画作品欣赏
81岁老外画国画41年,还在中国办画展,水平到底怎么样?
翟建群------洋溢着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乐观的景象
【艺展中国】陶泓江:一展成名的画家
3位孩子合办画展,一起在水墨里诗意成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