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科学-常见的腹外疝
1.腹股沟疝(l)分类分类定义
腹股沟斜疝若腹内脏器或组织自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内环,经过腹股沟管,穿过腹股沟外环,突向阴囊或阴唇的疝,称为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直疝若腹内脏器或组织自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不进入腹股沟管,也不进入阴囊的疝,称为腹股沟直疝
(2)临床特点
腹股沟斜疝
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男性。除局部坠胀感外,一般无明显症状。
重要的临床表现是腹股沟区有一突出肿块。肿块常在站立、行走、咳嗽或劳动时出现,多呈梨形,可降入阴囊或大阴唇。平卧或用手向腹腔推送时,肿块可向腹腔回纳而消失。回纳后,用手指通过阴囊皮肤伸人腹股沟管浅环,可感觉浅环扩大,此时嘱病人咳嗽,指尖有冲击感。用手指紧压腹股沟管深环,让病人站立并咳嗽,疝块不再出现;但一旦移去手指,则疝块又可出现
腹股沟直疝常见于年老体弱者,一般无自觉症状。主要临床表现是当病人直立时,在腹股沟内侧、耻骨结节外上方出现一半球形的肿块,不降入阴囊。疝内容物容易回纳,极少发生嵌顿
(3)鉴别诊断鉴别要点斜疝直疝股疝
年龄儿童与青壮年多见多见于老年40岁以上妇女
突出途径经腹股沟管突出由直疝三角突出经股管突出
进入阴挺可进入不进入不进入
疝块外形椭圆形或梨形,有蒂半球形,基底较宽半球形,位于卵圆窝处
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不再突出仍可突出仍可突出
精索与疝囊的关系精索在疝囊后方精索在疝囊前外方
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关系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
嵌顿机会较多极少最易嵌顿,占60%
(4)治疗原则:除婴儿、年老体弱及多病者,都应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手术术式特点适应证
加强腹股沟管前壁Ferguson法在精索前方将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至腹股沟韧带上,以消灭腹内斜肌弓状下缘与腹股沟韧带之间的空隙
①腹横筋膜无显著缺损
②腹股沟管后壁健全的疝
③一般直疝
加强腹股沟管后壁Bassini法游离并将精索提起,在其后方将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至腹股沟韧带上,置精索于腹内斜肌与腹外斜肌腱膜之间
①腹横筋膜松弛
②腹股沟管薄弱者
Halsted法与上法很相似,但将腹外斜肌腱膜也在精索后方缝合,把精索移至腹壁皮下层与腹外斜肌腱膜之间
①腹横筋膜松弛
②腹股沟管薄弱者
McVay法是在精索后方将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至耻骨梳韧带上后壁严重薄弱、大型斜疝、复发疝、直疝、股疝、老年患者
Shouldice法将腹横筋膜自耻骨结节处向上切开,直至内环,然后将切开的两叶重叠缝合,先将外下叶缝于内上叶的深面,再将内上叶的边缘缝于髂耻束上,以再造合适的内环,然后按Bassini法将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于腹股沟韧带深面
①腹横筋膜松弛
②腹股沟管薄弱者
2.股疝(1)定义:腹腔内脏或组织通过股环,沿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称为股疝。多见于中年以上经产妇。(2)临床特点①典型表现是病人久站或咳嗽时,常在卵圆窝处有一半球形突起,可回纳。②由于疝块往往不大,易复性股疝症状较轻,所以常被病人(尤其是肥胖者)忽视。③股管几乎是垂直向下的,疝内容物在卵圆窝处向前转折时形成一锐角,且疝环本身窄小,周围又分布有较多坚韧的韧带,所以股疝极易嵌顿。④在腹外疝中,股疝嵌顿者最多。⑤股疝一旦嵌顿,除引起局部明显疼痛外,也常伴有较明显的急性肠梗阻表现,并可迅速发展为绞窄性疝。(3)治疗原则:因最易嵌顿和绞窄,故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对于嵌顿性、绞窄性股疝更应进行紧急手术。
3.脐疝(1)定义:腹腔内脏或组织经脐环突出的疝,称为脐疝。①多见于婴儿,由于脐部发育不全,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瘢痕组织不够坚韧,加之婴儿经常啼哭,使腹内压增高所致。②成人脐疝较少见,多数为中年以上妇女,常因过度肥胖、多次妊娠导致腹壁薄弱,在腹压增加的情况下发生。
(2)临床特点①婴儿脐疝常在出生后数周至数月发生,脐部出现球形疝块,啼哭时突出,安静时回纳,很少发生嵌顿。②成人脐疝因疝环较小且疝内容物易与疝囊发生粘连,易发生嵌顿和绞窄。
(3)治疗原则①2岁以内的小儿脐疝多能自愈,可采用非手术治疗,采用胶布固定法。②若经非手术治疗1年后未见疗效,或年龄在2岁以上且疝环较大者需行手术治疗。③成人脐疝应尽早手术治疗。
4.切口疝(1)定义:腹内脏器或组织自腹壁的手术切口突出而形成的疝,称为切口疝,多发生于术后数周或数月内。
(2)主要原因:是腹部切口感染或手术后放置引流管时间过长,造成切口瘢痕薄弱。部分病人由于术后咳嗽、腹胀等造成腹内压增高,引起组织裂开,使局部腹壁强度降低。
(3)临床特点:在伤口瘢痕处发现柔软的疝块,疝内容物多为小肠和大网膜,疝块较大者可有牵拉感并伴腹胀和消化不良。疝环一般较大,很少发生嵌顿和绞窄。
(4)治疗原则:一般需行腹壁缺损修补术。对年老体弱或伴有严重疾病及腹内压增高因素不能解除者,疝块回纳后,需用腹带包扎。
5.白线疝(1)定义:发生于腹壁正中线(白线)处的疝,但绝大多数在脐与剑突之间,故又称上腹疝。
(2)临床特点:早期疝块较小,无症状;以后可因腹膜牵拉而出现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3)治疗原则:疝块小而无明显症状者,可不必治疗。症状明显者,可行手术。致谢本文来源:网络及网络投稿综合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本文小编以欣赏、学习之意发布,谢绝商业传播及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狐 疝
第二十一单元 腹外疝
女性也会得疝病
腹外疝的影像表现
奈特解剖图谱 | 看看这是不是你认识的疝
疝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