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临床心血管系统:心绞痛与心肌梗死

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鉴别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发病机制

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

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继发病理改变,如斑块内出血、斑块纤维帽出现裂痕、表面有血小板聚集

诱发因素

劳力负荷增加时可诱发心绞痛.一般停止活动后症状可消除

劳力负荷可诱发心绞痛,劳力负荷终止后胸痛并不缓解

药物治疗

发作时应用硝酸甘油可缓解

剧痛者可给予吗啡.β一受体阻滞剂.同时抗凝

心绞痛的主要考点

    1.胸痛主要在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常为压迫、发闷、紧缩性、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或刀扎样痛,偶伴濒死的恐惧感?

    2.多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饱食、寒冷等诱发: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在3 - 5min内逐渐消火,偶有持续15 - 20分钟。可以反复发作。

    3.心电图检查:足发现心肌缺血、诊断心绞痛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其中心电图负荷试验:足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以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 1mV持续2分钟作为阳性标准、

心绞痛要点归纳:

症状

情绪激动劳累时,压榨胸痛如濒死,休息或用硝酸酯,持续数分可消失

体征

平时无体征,发作有表情,焦虑出汗皮肤冷、奔马律,杂音清,心率增快血压升

诊断

发作特点和体征.ST、T有变动,核素冠造可看清

治疗

休息平卧可吸氧,硝酸甘油舌下忙。缓解治疗硝酸酯.β阻滞钙通道,冠状动脉扩张剂.硝苯地平心得安,双嘧达莫氨茶碱。,中医中药锻炼疗.冠脉成形或搭桥

心肌梗死坏死组织的吸收

1-2周后开始吸收,并逐渐纤维化,在6-8周形成瘢痕愈合,称为陈旧性或愈合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常见症状

常见症状

特点

疼痛

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多发生于清晨

全身症状

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 - 48小时出现,程度与梗死范围常呈正相关

胃肠道症状

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H{量降低、组织灌流不足等有关

心律失常

多发生在起病1-2周内,而以24h内最多见,可伴乏力、头晕、昏厥等症状。心律失常是急性心梗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成对出现或呈短阵室速,多源性或“RonT”,常为心室颤动先兆

低血压和休克

主要是心源性休克,为心肌广泛坏死(40%以上)后,心排血量急剧下降的结果,预后差

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表现,随后可发生有心衰

    心梗先兆:心肌梗死有先兆,绞痛频发药无效。

    症状:清晨安静无诱因,上腹颈背多部位,疼痛较刷时间长,烦躁出汗濒死状。

    体征:心率增快血压低,心衰休克律失常,宽深Q波T倒置,ST段弓背抬。血清酶高血沉快。

    治疗:诊断不清按心梗,心电血清再测定。卧床吸氧快止痛,度冷丁类重复用:硝酸甘油静脉滴,溶栓疗法再灌注,冠脉成形支架术,利多卡因电除颤,传导阻滞起搏器,心律缓慢阿托品,室上逮律洋地黄。

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性改变

心电圈特征性改变

    具体内容

ST段抬高(Q波)

①在面向坏死区周围的导联上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②梗死部位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③在梗死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对称性T波倒置

非ST段抬高(非Q波)

①无病理性O波,有普遍性缺血型ST段压低>O.1mv.但aVR导联ST段抬高,或有对称性T波倒置:②无Q波及ST段变化,仅有倒置的T波改变

注:常考的是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动态改变考查较少。

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与心肌酶

    1.肌红蛋白:是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良好指标。起病2小时内升高,12小时达高峰,24 - 48小时恢复正常。

    2.肌钙蛋白I (cTnl)或肌钙蛋白T(cTnT):是更具有心脏特异性的标记物,在发病3-4小时即叮升高,11 - 24小时达高峰,7- 10天恢复正常,对心梗的早期诊断和发病后较晚就诊的病人均有意义:

    3.肌酸激酶的同工酶(CK-MB):诊断的特异性较高,在起病后4小时内增高.16- 24小时达高峰,3-4日恢复正常,其增高的程度能较准确地反映梗死的范围,高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有助于判断溶栓治疗的是否成功。

    4.肌酸激酶(CK):在起病6 - 10小时升高,12小时达高峰,3-4日恢复正常;

    5.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在起病6 - 10小时后升高.24小时达高峰,3-6日降至正常。

    6.乳酸脱氢酶(LDH):敏感性稍差,在起病6 -10小时后升高,达到高峰时间在2-3日,持续1-2周才恢复正常。

    注:肌红蛋白出现最早,敏感性强,特异性差;肌钙蛋白随后出现,特异性强持续时间长,CK-MB敏感性弱于肌钙蛋白,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并发症

特点

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出现心前区收缩期喀喇音及收缩晚期吹风样杂音。可迅速发生肺水肿在数日内死亡

心脏破裂

常在起病1周内出现.多为左室游离壁破裂

栓塞

见于起病后1-2周,若为左心室附壁血栓脱落,则引起脑、肾、脾或四肢等动脉栓塞

心室壁瘤

主要见于左心室心界向左扩大,心脏搏动较广泛,可闻收缩期杂音。心电图ST段持续抬高。影像学检查可见心缘突出,搏动减弱或反常搏动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于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可反复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可能机体对坏死物质的过敏反应

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

    1.介入治疗(PCI):应在起病3-6小时内,最多12小时内进行,可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

    2.发病12小时以上不宜施行介入治疗;不宜对非梗死相关的动脉施行介入治疗;有心源性休克者宜先

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待血压稳定后再行介入治疗。

    3.治疗:心衰急性心梗24小时内禁用洋地黄,右室梗死者慎用利尿剂。

    急性左衰减负荷,吗啡剁尿血管扩。右室梗死慎利尿,一天不用洋地黄。

    心梗的并发症:心梗并发五种症,动静栓塞心室膨,乳头断裂心脏破,梗塞后期综合征。心梗与其他疾病鉴别:痛哭流涕,肺腑之言。

    解释:痛:心绞痛;流:主动脉瘤夹层分离;腑:急腹症;肺:急性肺动脉栓塞;言:急性心包炎。

溶栓治疗成功与否的判断

    ①心电图抬高的ST段2小时内回降>50%;②胸痛2小时内基本消失;③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

④血清CK-MB酶峰值提前出现(14小时内)。

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力衰竭称为“泵衰竭”,采用Killiip分级法

分级

依据

I

无肺部啰音

Ⅱ级

肺部有啰音,但啰音小于50%肺野

Ⅲ级

肺部有啰音,且啰音大于1/2肺野(急性肺水肿)

Ⅳ级

心源性休克,有不同阶段和程度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梗的常见早期症状-头条网
急性心肌梗死有哪些先兆?怎样诊断
心电图和心肌酶正常,能排除冠心病心肌缺血?
“三心”症状让你认识心肌梗死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有哪些?
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