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学综合知识点-藏 象
第四节  藏  象
【要点提示】
1.脏腑的生理功能
2.五脏之间的关系
3.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脏腑
共同功能
五脏
肝、心、脾、肺、肾
藏精气,藏而不泄
六腑
胆、小肠、胃、大脑、膀胱、三焦
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
奇恒之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功能不同于腑,类似于五脏藏精气
一、五脏的生理功能
功能
主宰牛命活动;五脏穴腑之大主
1.心主血脉
①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
②心对血液的生成有一定的作用。水谷精微缀过心、肺的气化作用,化赤为血
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神滑动能调节和影响血液循环
2.心主神明
(心主藏神)
①主宰生命话动
②主宰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
【附】心包络
保护心脏,代心受邪。,外感热病的神昏、谵语,称“热人心包”
肺位最高,故称“华盖”;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又称“娇脏”;肺为水之上源
1.肺主气,
司呼吸
主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
①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②生成宗气,贯心脉以行气血
③对全身气机有调节作用
2.肺主宣发
与肃降
宣发: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发散的功能
①排除体内浊气
②将脾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外达皮毛
③宣发卫气,调节腠理开合,将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肃降: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肃降、收敛的功能
①吸人自然界清气,下纳于肾
②将脾转输的水谷精微向下布散;将津液下输于肾
③清肃呼吸道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3.肺末通调水道
肺气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津液代谢具有疏通和调节作用
①通过宣发主司腠理开合,调节汗液排泄
②通过肃降使水液向下输送至肾和膀胱,生成球液
4.肺朝百脉,
主治节
①朝百脉:余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会聚于肺,进行气体交换;肺气具有助心行血的作用
②主治节: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寄旺于四时
1.脾主运化
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转输至全身的功能
①运化水谷精徽: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精微的吸收、转输、布散的作用
②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布散作用
2.脾主统血
脾能统撮、控制血液,使血行于脉内,而不外溢
3.脾气主升
脾气以上升为特点
①升清:精微物质的上升、布散
②升提:维持内脏的正常位置
喜条达舒畅而恶抑郁:主升、主动,易亢易逆;称“刚脏”
1.肝掌疏泄
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的作用
①调畅情志:心情舒畅,情志活动正常
②促进消化吸收:协调脾升胃降;促进胆汁生成、排泄
③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气机通畅则血行通畅,水道疏通
2.肝主藏血
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的功能
①贮藏血液:制约肝阳上亢,维持疏泄功能
②调节血量:调节人体备部分的血量分配
③防此出血
腰为肾之腑;肾为先天之本;肾为脏腑阴阳之本
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①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具有生殖和繁衍后代的功能
②后天之精:通过脾胃运化功能耐生成的水谷之精气
①主生长、发育:人体的生长、发育与肾中精气的盛袁密切相关
②主生殖:肾藏先天之精,携带遗传物质;肾精化生“天癸”,能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生殖功能
③肾阴肾阳为人体阴阳的根本:又称真阴和真阳、元阴和元阳。肾阴对脏腑有滋养和濡润作用;肾阳对脏腑有温煦和推动作用
2.肾主水
肾的气化作用对津液的输布和摊泄,维持津液代谢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①对参与津液代谢的其他脏腑有促进和调节作用
②使水液中清者上升于肺,布散周身;浊者下降注入膀胱而为尿
3.肾主纳气
肾有摄纳肺吸入的清气,保持呼吸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保证呼吸均匀和调
二、五脏之间的关系
项目
关系
1.心与肺
心生血脉,肺主气。联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的中心环节是“宗气”
2. 心与牌
血液的生成和血液运行
3.心与肝
血液与神志方而的依存与协同
4.心与肾
心肾阴阳既济(水火既济,心肾相突)和精血互化
5.肺与脾
气的生成(宗气)和津液的输布代谢
6.肺与肝
气机的调节
7.肺与肾
津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8.肝与脾
饮食物的消化和血液的生成、贮藏、运行
9.肝与肾
精血同源(肝肾同源);藏泄互用(调节女子排卵、月经来潮和男子排精)阴阳互资
10.脾与肾
先天后天相辅相成和津液代谢
三、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五脏
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①心在志为喜;②心在液为汗;③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④心在窍为舌
①肺在志为忧(悲);②肺在液为涕;③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④肺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
①脾存志为思;②脾在液由挺;③脾在在合肌肉,主四肢;④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①肝在志为怒;②肝在液为泪;③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④肝在窍为目
①肾在志为恐;②肾在液为唾;③肾在体合骨,其华在发;④肾在窍为耳及二阴
四、六腑的生理功能
六腑
特性
功能
含义
胆为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
1.贮藏和排泄胆汁
帮助消化,与肝的疏泄功能
密切相关
脾胃功能得以正常进行
2. 胆主决断
对事物进行判断,做出决定
又称“胃脘”“太仓”“水谷之海”“后天之本”
1.胃主受纳腐熟
①受纳:饮食人口,容纳于胃
②腐熟:初步消化,形成食糜,下传小肠
脾胃的消化功能称“胃气”
2.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食糜必须通降小肠
有利于小肠、大肠之气的通降
1.小肠主受盛和化物
①受盛:接受胃传下来的食糜,停留一定时间
②化物:进一步对食糜进行消化,并吸收水谷精微
依赖脾的运化功能实现
2.小肠泌别清浊
①食糜经过进一步消化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
②滑者(水豁精微)吸收,浊者(食物残渣)下传大肠
③吸收水液,无用之水渗入膀胱
小肠主液
1.传化糟粕
2.吸收部分水液
吸收食物残渣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大肠主津
贮尿和排尿
接受肾传下来的浊液
膀胱的开合依赖肾气的推动和固摄
三焦
脏腑中最大,义称“孤府”
主持诸气,总司
气机和气化,为
元气和水液运行的通道
上焦:横膈以上,包括心、肺
中焦:横膈以下.脐以上,包括脾、胃
下焦:脐以下,包括小肠、
大肠、膀胱、肾
上焦如雾
中焦如沤
下焦如渎
五、奇恒之腑
(一)奇恒之腑所包括的组织器官
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异于六腑;功能“以藏为主”,类似于五脏藏精气。
(二)脑的生理功能及与五脏的关系
1.脑的生理功能
“脑为元神之府”,能末宰和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如呼吸、心跳、吞咽;主管思维、意识、情志活动、记忆力。
2.脑与五脏的关系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精神情志活动的认识与心、肝、肾的联系更为密切。
(三)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影响其功能的生理因素
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足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
2.影响女子胞功能的生理因素
(1)肾中精气和天癸的作用。
(2)肝气肝血的作用。
(3)冲任二脉的作用。
六、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脏腑
关系
心与小肠
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形成表里父系
1.小肠分别清浊,清者转化为心血
2.心主血脉,气血输送于小肠,利于小肠的受盛和化物
肺与大肠
1.肺主肃降,可以推动大肠的传导
2.大肠传导正常,利于肺气的下降
脾与胃
1.纳运协调:胃主受纳,为脾的运化提供物质基础;脾主运化,为胃的受纳创造条件
2.升降相因:脾气上升,水谷稍微得以输布;胃气下降,水谷及糟粕得以下行
3.燥湿相济:脾属阴,褥爆而恶湿;胃属阳,喜润而恶燥
肝与胆
1.胆汁的正常排泄和发挥作用,依赖肝的疏泄功能
2.肝盘疏泄,调畅情志;胆主决断,与人的勇怯相关
肾与膀胱
1.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依赖肾的气化
2.肾气充足固摄有权,膀胱开会有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脏 腑 理论
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及各自功能是什么
五脏与六腑之间都有什么关系
徐振邦主讲的博医养生健康论坛
中医思维:人体的运行机制
中医基础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