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吉林纪事:养猫在吉林口语中婆娑斑驳的文化投影

作者:优雅的胡子(吴永刚-Max)

吉林市地处长白山余脉,周边山林里曾出没着许多猫科动物——老虎、远东花豹、猞猁、野狸猫时见于各种记载。早期的满族人民因猫科动物的凶猛、神秘而萌生敬畏,奉它们为护佑家族人丁,并赐予勇气与力量的神明。在吉林的锡克特里哈喇(石姓家族)古老的萨满仪式中,就有对金钱豹神(满语:爱心秃牙拉哈恩都力)的单独祭祀。《吉林市满族志》记载了部分神祠:久居白山之上,从银色山沟中而降临的金钱豹……火炭口中含,火花乱飞溅,全身放火星……在神鼓、腰铃的伴奏中,萨满会边唱边模仿一些金钱豹的动作,为所有参与祭祀仪式的人制造出视觉、听觉、感觉共振的精神冲击。

尽管诸如老虎之类的大型猫科动物在一些祭祀活动中会被叫做大猫,且古老的满语词汇里也很早就区分了野猫(满语Malahi 马喇希)和家猫(满语kesike ,克斯克),但是家猫在吉林城内外出现得很晚,真正饲养家猫的历史也并不长。

相较关内,从前的吉林地区,凛冬漫漫,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淳朴的吉林本地人饲养各类禽畜皆以实用为本。由《礼记》记载:腊日迎猫以食田鼠,谓迎猫之神而祭之,可知中原古人饲养猫的目的是捕杀偷粮、啮物的鼠类。可是在吉林城,捕鼠的工作早被其它动物分担——早年间,吉林城厢黄鼠狼、蛇类等野生动物数量很大,与它们有关的神秘传奇故事被传颂得神乎其神,因而被当作“保家仙”,受到包括闯关东移民在内大多数居民的敬畏、崇拜。这些“保家仙”皆是捕鼠能手,家猫的作用一时不能凸显,所以养猫之风尚属可有可无。

此外,吉林地区不是家猫的产地,家猫往往靠外地输入。由于旧时东北的封禁政策,吉林与关内的物资往来不多,本就规模不大的城市,家猫大行其道的日子还要等待好久好久。

吉林人不大养猫还有两个重要原因:

其一,家猫贪睡、馋嘴、乖戾、任性,脾气臭还不服管,远没有狗听话乖巧。有狗做比,猫的聪明伶俐反倒带来“心眼多,鬼道儿”的恶名。吉林城自建城起,有清一代,民风皆为旗人主导,旗人即军人,军人喜欢忠勇淳朴的性格,对耍奸打滑分外轻蔑。因而猫所带有的个性就很不受待见。有一则古老的童话《老虎学艺》就隐晦地流露出对猫的偏见:

老虎被老鹰撺掇,去跟老猫学习本领。老猫怕老虎学成之后对自己不利,于是传授中就没教给老虎如何爬树。果然老虎学成出徒,反过来用那些本领攻击老猫,没想到老猫竟然用爬树的本领躲过这一劫,并痛骂了老虎一顿。

这则故事明着对老虎翻脸进行抨击,并对老猫留一手的做法给予肯定,但细细品来,对老猫的那种“”中也不乏“远之”的提防韵味。

其二,家猫与人亲近时,会喵喵叫着在主人身上蹭头。小猫这样尚且显萌,大猫如此就让人觉得有些“意狎、犯贱”的感觉。吉林人“性直朴,习礼让”(《吉林外纪》),对这种不庄重的举止非常排斥,不仅觉得青睐这种习气,容易教唆家中人滋生轻浮游惰的习惯;而且过分亲昵不够端庄,是奸徒佞人的举止,与广被崇尚的军旅习气不符。为了保持诚勇骁劲的旗人古风,吉林民间不仅早早就流传“狗是忠臣,猫是奸臣”的说法,更苦口婆心般传播着“男不玩猫,女不逗狗”的劝诫良言。各种原因叠加放大,终使得养猫难于在吉林城形成风尚。

清代中后期开始,吉林城与关内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紧密,吉林城人口激增,野生动物逐渐向周边荒僻之处退去。家猫也在此时被退休于关内的旗人官吏和来吉林淘金的闯关东之人大量引入。这恰恰填补了捕鼠动物缺少的真空,猫捕老鼠的天性让养猫的人家逐渐多了起来。许多由关内传来并被本地文化改造的口语词汇——与家猫捕鼠有关的谚语、歇后语,开始浸润于城乡百姓的日常生活:

老猫拿耗子 —— 一物降一物;

瞎猫抓住个死耗子 —— 碰巧儿;

猫给耗子拜年 —— 没安好心;

鸡拿耗子猫打鸣 —— 乱套了;

猫哭老鼠假慈悲!

只是此时,或许因为家猫身上野性尚存,或许缘于百姓的生活条件还很简陋,在当时由关内传入并被市民广为传颂的一些口头文艺作品中,能够依稀感受到猫的饲养比较粗放。如伪满时期刊行的《吉林乡土志》中收录的一则民谣《小猫》,字里行间隐隐在表达猫想活下去,得靠自己解决口粮,而没法指望主人提供:

猫儿吃饭不用汤,一天三餐很匀当,不吃零食不吃糖,到了晚上工作忙,吓得老鼠都躲藏。

其它诸如“老猫房上睡,一辈挨一辈”和“钻进鸟笼里的猫 —— 嘴馋上了当”等歇后语,更是反映出早期家猫在吉林的居住环境与饲养条件——家猫在家庭中的地位是“生活助手”,而非今天意义上的宠物。

许多市民对猫的习性偏见尚存,家猫在口头文艺中仍是奸懒谗猾的化身:

家猫给老虎当老师——留一手;

屋脊上蹲个猫 —— 活受(兽)!

饿猫不吃死耗子 —— 假斯文;

隔口袋里买猫 —— 不知底细;

猫窝里的泥鳅 —— 留不住。

《吉林乡土志》收录的民谣《小宝宝》也戏谑地传递出当时吉林人对猫的看法:小亲亲,小宝宝,你家小猫坏透了,许多耗子他不咬,衔着金鱼可处跑。

在当时,捕鼠能手甚至不是家猫的免死金牌——漂亮的猫皮是一种廉价的裘皮!伪满刊行的《吉林新志》记载:猫,各家多有之。爪锐,行无声,眼孔随光变化。夜能视物,善捕鼠。皮可制帽,价值国币1元……

家猫在吉林人家庭中的地位在解放后也没有多大改观。直到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在物质生活基础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优质的精神生活,于是宠物概念开始流行。而今诸如铲屎官、撸猫等与宠猫有关的网络词汇大行其道,与以往不同的包容性也让猫的怪脾气被许多人理解和接纳——灵活机敏的小猫开始成为与人相伴、排遣寂寞的伙伴。无论书面,还是口头文艺作品中,猫的形象更加多元化,家猫终于脱离了捕鼠,成为重要的家养宠物。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作品,其他自媒体转载须经同意

文中图片取自互联网,在此向原作者致以诚挚谢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鼠年说鼠,为什么叫耗子?为什么十二属相排第一?
民间歇后语大全!吵架也有文采了
一条大猎狗
礼仪老虎(寓意深刻)
家猫见到老虎,一脸不相信“同类”竟能长那么大
令人拍手叫绝的趣味歇后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