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内服加熏洗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疗效观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年第1期

中药内服加熏洗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疗效观察

李德梅,李敬会,夏忠诚,徐剑刚,高桂琴,余 武,蔡莉莉(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干部科)

老年皮肤瘙痒症多由于皮脂腺机能减退、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干燥及退行性萎缩等因素引起。临床上常见因搔抓而出现抓痕、血痂、湿疹化和苔藓样变,甚至出现皮肤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采用养血祛风汤内服加中药熏洗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62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来源于本院2006年10月-2008年12月住院及门诊患者,符合《临床皮肤病学》瘙痒症诊断标准[1]。排除标准:①因糖尿病、肝胆疾病、肾功不全、内脏肿瘤、自体免疫性疾病等内脏疾病引起的瘙痒;②4周内服用过雷公藤等免疫抑制剂;③1周内服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④有药物过敏史者。

依据就诊先后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男46例,女16例;年龄65~84岁,平均68.2岁;病程最短10个月,最长17年,平均17.8个月。对照组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龄69~81岁,平均71.4岁;病程最短11个月,最长15年,平均19.3个月。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①养血祛风汤(由本院制剂室煎制),200 mL/次,每日2次口服。处方:生地黄、熟地黄、何首乌、当归、防风各l2 g,五味子、白芍、丹参、白鲜皮、乌梢蛇各15 g,天冬、麦冬各10 g,生龙骨、生牡蛎、夜交藤各20 g。若皮肤遍布血痂,加牡丹皮、生地榆凉血清热;若皮肤出现渗出、糜烂,加土茯苓、生薏苡仁健脾利湿;若瘙痒剧烈、夜不能寐,重用夜交藤,加酸枣仁、炒栀子养心安神、清心除烦。②中药熏洗方:百部15 g,冰片3 g,当归、苦参、蛇床子、地肤子、浮萍各30 g。将诸药用无菌纱布包裹,浸泡 30 min,然后放入汽疗仪的专用药锅内煎煮,当治疗舱温度达到 37 ℃时令患者进入治疗舱进行熏蒸。熏洗温度控制在40~42 ℃,时间15~20 min,熏洗后用本院自制的维生素E软膏均匀涂于患处,隔日1次。其中年龄大于80岁(3例)和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者(3例)采用上述中药水煎取汁3 000 mL倒入浴缸进行熏洗。

对照组:予扑尔敏4 mg睡前口服;外用炉甘石洗剂,每日1次。

2组均以20 d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忌烟、酒、浓茶及咖啡,少吃鱼、虾、蟹等动风发物,多吃蔬菜水果,还要适量喝水,以补充体内水分;禁过度洗浴。

2.2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搔抓皮损及自觉症状消失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评定2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疗效,观察停药后3个月复发情况。

2.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进行疗效评定。痊愈:自觉瘙痒症状消失,局部搔抓皮损消退;显效:自觉瘙痒明显减轻,局部搔抓皮损消退80%以上;有效:自觉瘙痒减轻,局部搔抓皮损消退30%~80%;无效:自觉瘙痒减轻不明显,局部搔抓皮损消退不足30%。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对于“中国风”作品语言直接从修辞角度的研究较少。主要有亓迪的《浅析中国风歌词中常用修辞格》⑧,其对“中国风”歌词常见修辞格进行分析,深入浅出。

3 结果

3.1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2组总有效率比较,χ2=22.26,P<0.01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治疗组 62 24 26 6 6 90.32对照组 36 6 5 6 19 47.22

3.2 2组停药后3个月复发情况比较

停药后3个月治疗组的复发率为3.57%(2/56),对照组为23.53%(4/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校正值为4.49,P<0.05)。

3.3 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果(表1)表明:10例保肢失败患者中,1例于术后3 d内因血管因素导致坏死而截肢,1例因继发大面积脑梗死发生昏迷而放弃治疗,2例因继发慢性骨髓炎、长期伤口不愈而延期截肢,2例因生理和心理上无法面对多次手术、对治疗失去信心而中途截肢,2例因后期功能基本丧失又无法穿戴假肢而截肢。

4 讨论

目前,西医治疗皮肤瘙痒症一般采用抗组胺药、皮质激素等,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由于不良反应较大,限制了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且停药后常反复发作。

中医学称皮肤瘙痒症为“风瘙痒”,认为此病多因血虚肝旺,以致生风生燥,津液不足,肌肤失养所致。治宜滋阴养血、平肝熄风、疏风止痒。养血祛风汤方中地黄、当归、白芍、丹参养血活血;五味子、天冬、麦冬滋阴润燥;龙骨、牡蛎、钩藤平肝熄风;白鲜皮、乌梢蛇、防风疏风除湿止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当归改善微循环,熟地黄、何首乌有性激素样作用,丹参、白芍、苦参有抗过敏、止痒作用[3]。熏洗疗法是中医外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药物的局部吸收或刺激发挥整体药理效应。熏蒸时药物透过皮肤、孔窍、腧穴直接吸收,进入经络血脉,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4]。自拟中药熏洗方中的苦参、地肤子、蛇床子、百部、冰片、浮萍均具有祛风止痒的作用,加上当归、冰片养血润燥,加之温热刺激,直接作用于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药物有效成分进入体内发挥作用,达到养血润燥、祛风止痒的作用。

本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达 90.32%,显著高于扑尔敏口服联合炉甘石洗剂外用的对照组(P<0.01),且停药 3个月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养血祛风汤内服加中药熏洗治疗老年皮肤顽固性瘙痒症有较好的疗效,且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赵 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08.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55.

[3] 陈 平,王名扬.皮肤病临床常用中药指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118,138-142,184-187.

[4] 苏培基.中国民间疗法丛书·熏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外洗配合艾灸治疗小儿慢性湿疹 36例
刺血拔罐治疗湿疹有奇效
长条状的疙瘩特别痒用什么药
【中西医疗】皮肤瘙痒症的治疗
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病
中医治疗湿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