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干货 | 申请被拒、面试被刷,到底是你能力有问题,还是你根本不会表达?

你的材料申请不过关,有可能不是你的资历欠缺。

你的面试被刷,有可能不是你的能力不足。

你的产品文案不出彩,有可能不是想象力不够。

......

以上问题,有可能都只是因为

你的语言表达有问题。


我知道有的同学在自我介绍时,絮叨了十来分钟,可大家还是不懂他的优势在哪里。有的人只说了两分钟,却让人立马喜欢上他。

在写产品文案时,有的人写出来的文案,离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有十万八千里。有的人写出来的产品文案,不仅能挑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还能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好感度。

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语言更有说服力?我仔细分析了一些案例和细节。发现那些更有煽动性的语言,都有以下几种特点: 

1、具体的例子代替抽象的评价性语言。

具体形象的例子,能在人脑海里形成一个初印象,并能强有力地起到论证作用。而抽象的评价性语言,则没有这种效果。其实这就是以前学的“举例论证”

a 我的文笔很好。

b 我的文笔很好,在一次写稿大赛中,我获得了一等奖。

以上两句话,你们觉得哪一句更有说服力呢?

明显是第二句。在某些阅读量很高的原创微信文里,作者为了要表达他的中心观点,也常常是大量的事例贯穿文中。所以,在材料申请或是面试环节中,让考官眼前一亮的关键之一是,你要擅长举例。

你的合作能力强,是哪一件事表现出来的?

你的抗压能力强,有什么具体的例子吗?

你的专业技能高,凭什么这样说呢? 

2、数据化代替笼统化。

数据是个典型的理性主义者。它很客观,量化的数字给人带来可以触碰的安全感。所以,数据化比起笼统地概述更有说服力。 

a 我的文笔很好,每一篇文章阅读量都很高。我的b 文笔很好,每一篇文章阅读量都是10万+。

相较而言,是不是觉得第二句又比第一句好?

如果你的简历上有很酷的数据,绝对可以成为加分项,因为客观的数据,是你能力的最佳证明。所以,如果你有很厉害的历史数据,就千万不要浪费,在材料上或者面试中,大胆地去展现出来。

3、短句代替长句。

聪明的人,常常会喜欢用短句来表达自己,他们甚至会刻意控制句子的长度。现代人碎片信息接受过多,习惯让他们往往更喜欢接受简单的信息。

短的信息,不仅可以让视觉体验更舒服,还可以让大脑处理信息更高效,而文章排版的重要性,也 是这个道理。 说话也是一样,如果说眼睛的爱好是标点符号,那么耳朵的爱好则是“适当的停顿”。以前觉得说话快速、流畅,才是一个完美的表达标准,后来发现,那些更容易把人带入语境的,更惹人喜爱的表达,反倒是那些不连贯的表达。这里的不连贯,不是指你说话没有逻辑、吐字不清晰。而是,放慢你表达的节奏回想一下你看过的演讲。

适当的停顿,不仅能让你有适当的思考时间,还能让你的语言听起来更有逻辑,而听你说话的人,也会有一定的空隙来同步处理接收到的信息,会更容易抓住你的重点。 

4、情绪化代替平淡化。

晓之以理很关键,但动之以情同样重要。我一直觉得,文字有生命。入读者的眼,这只是文字的最基础使命,入读者的心,这才是它们的终极使命。 

情绪化,看起来是一个贬义词。但是对文字来说,它们是一个褒义词。当文字有了情绪,它们就活了,例如以下:

(1)公司遇到了问题,所有员工都面临失业的危险。但在大家的努力下,公司终于度过了难关。我很感恩他们的付出。

(2)公司遇到了问题,所有员工都面临失业的危险。那段日子真的很难熬,我总是彻夜不眠,时刻都想着如何去渡过难关。好在最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努力下,公司终于活过来了!我真的很感谢遇到这么一群认真、勤奋的伙伴,感恩有他们陪我一起渡过难关。

(PS:以上例子仅供参考,请谨慎模仿)

以上两段话,哪一段听起来比较入耳?

当你写独特经历时,一定要先让自己觉得独特。

当你写感人事迹时,一定要先感动自己。

当你写有趣故事时,一定要先逗乐自己。

一切基于真诚情感的语言才是最深入人心的。

5、前因后果,有始有终。

当你说你熬夜做了一个项目,熬到了凌晨四点。其他的环节,你都没有说清楚,比如这个项目遇到的难题,你是怎样解决难题的,最后项目到底成功与否…… 这些如果都没说清楚,可能会让人觉得你有拖延症,所以才熬夜到凌晨四点。 

“请举例说明,你在突发状况下如何突破自我?”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脑海里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遇到了怎样的突发状况?我是怎样解决的?我为什么要这样解决?我在解决的过程中,付出了哪些努力?最后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环环相扣,少了一环,你的价值便模糊一分。 

这与做工作总结、复盘是一个道理,你要说清楚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不要求你长篇大论,但你要说出最关键的字眼。

不妨多问问自己,Why?How?Which?What?Where?Who?And so? 这些问的次数多了,你会发现自己的思维逻辑也会提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案策划高手的营销思维
提高沟通能力最有效的方法:金字塔原则
文笔蜕变:30天,创意写作博士带你提升写作力
科学网
原创投稿 | 策划文案能力图谱:不可忽视的基本功
七把刷子,五大方向全面解析你玩转运营岗的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