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穷人为什么穷?晚唐诗人一首诗,明明白白告诉你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对于这句老话,大家有什么看法?是不是也一样觉得,没什么不对的?

事实上,的确没什么不对。

欠债当然要还钱了,要不然还什么?总不能什么都不还吧!

然而你知道吗?恰恰就是因为这句话,使得古时候的穷人,别说穷一辈子了,几代人都翻不了身。

不相信?请看下面这首诗。

咏田家

(上阕)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这首诗开头的第一句,就描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为什么说奇怪呢?

因为蚕吐丝结茧,怎么也得4月份,然后再经过1个来月,这才会有新丝。

这还是春蚕。

如果是夏蚕,或者秋蚕的话,日期就更要往后推了。

然而诗中却说:

二月卖新丝。

二月份哪儿来的新丝?更不要说卖了。蚕宝宝都还没吐丝结茧呢!

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以新丝为抵押物,向人家借债了。毕竟想要养蚕,总得先搞一间蚕室吧?蚕还要吃桑叶,总得买一些桑叶吧?还有别的杂七杂八……

这些加起来,可都是钱啊!

没有钱,又想养。

怎么办?

只能是向人家借债了。借了人家的债,当然就要还了。然而问题是,赚了还好说,万一赔了呢?

这不,这首诗里描写的,就是赔了。

最后没办法,只好:

五月粜新谷。

把新打的谷子给卖了。这样一来,欠人家的债是还了,可接下来的一年,一家人拿什么糊口呢?

这种做法,不就相当于: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眼前的麻烦是解决了,可心头肉却被剜去了,一家人还怎么活!

真就没法活了!

咏田家

(下阕)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老百姓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

怎么办?

对于古人而言,办法还真就不多。最好的盼头,也无非是遇到一个明君。然而大多数时候,这也只能是一个盼头,想得美罢了!

最终的结果,只剩下要么死,要么就逃,没有第三条路。

于是就只剩下了空房子。

说起来,幸亏古代的房子,盖得比较简陋也粗糙,茅草堆一堆、泥巴糊一糊,也就完事了。再加上那时候的人们,还是比较聪明的,不会把全部身家,都压在一间房子上。

否则的话,想死都凑不够火葬费,想逃连条裤衩都不剩。

这就是穷人的悲哀。

什么也不干,就这么一直穷下去,终究不是个事。可只要你不想穷,想努力想改变,就必然需要成本。

没有成本,就只好借贷。

可借贷这个东西,岂是那么好碰的。人家总不能白借给你吧?总要收点利息吧?就算你最后做赔了,可欠的债总还是要还吧?

就这样一步步,最后逼得你不得不: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你不这么干还不行。否则的话,光是“眼前疮”,也一样会要你的命。可一旦把心头肉剜了,你这一辈子,也就掉进穷窟里了。

想要再翻身?你试一试。

这就是为什么在古代,穷人会“恒穷”的原因。

聊到这里,我忍不住,又要替古人愁了。那时候的穷人,想要摆脱穷困,难道除了借贷,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

恐怕还真没有。

即便有,也只能是厚积而薄发,自己先把钱给攒够了。至于借贷,能不碰就别碰,你以为人家是雪中送炭,其实就是止渴的鸠毒。

仔细想一想,难道不是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穷人为什么穷?这首著名的唐诗说得太透彻了,越早知道越好
聂夷中《伤田家》赏析
聂夷中《咏田家》 (肆说唐诗 也肆)
千家诗音画(90)
简练直白的理财理念!够用一辈子。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