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62条

第362条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下利,手足厥逆无脉者,阴气独胜,阳气大虚也。灸之,阳气复,手足温而脉还,为欲愈;若手足不温,脉不还者,阳已绝也,反微喘者,阳气脱也。

少阴肾水;趺阳脾土。下利,为肾邪干脾,水不胜土,则为微邪,故为顺也。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注】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有阴无阳也。虽用附子四逆辈,恐阳不能急回,宜急灸厥阴以通其阳。若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手足不温,反微喘者,乃无气以续之喘,是阳气上脱也,故主死。

此少阴负趺阳大旨。盖少阴肾属水,趺阳胃属土,杂病恶土克水,而伤寒少阴病,惟恐土不能制水,水一泛溢,则呕吐、下利,无所不至。若趺阳脉和,胃土有权,则水有制,而少阴负则为顺矣。顺者,土不为水侮也。

【集注】

方有执曰:其喘必息短而声不续,乃阳气衰绝也。

万物资生于土,而百骸藉养于胃,水土平成,物阜人安,非天下之至顺乎?古今谓趺阳有脉者不死,有以哉!

程知曰:少阴下利,厥逆无脉,服白通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厥阴下利,厥逆脉绝,用灸法,晬时脉还者生,不还者死。可见求阳气者,非泛然求之于无何有之乡也,必两肾之中有几微可续,然后可藉温灸为鸾胶耳!

汪琥曰:趺阳脉,『图经』原名冲阳脉,在足跗中指端,上行五寸,去陷谷穴三寸,足阳明脉之所过也,为原,故一名会原,诊法病重者切之以决死生。伤寒以胃气为本,趺阳之脉不衰,知胃气尚在,病虽危犹可治也。

此不呕不烦,不须反佐而服白通,外灸少阴及丹田、气海,或可救于万一。

下利,厥冷无脉,灸之,厥不温与脉不还,是纯阴无阳,而反微喘者,则气不归根,必死无疑也。

少阴,肾脉,趺阳,胃脉,胃土本克肾水,而水盛反得侮土,以土生于火而火克于水,火胜则土能克水而少阴负,火败则水反侮土而趺阳负。凡病皆水胜而土负,土胜而水负者,甚少也。水胜则死,土胜则生,故少阴以负趺阳曰为顺。

仲景医脉,唐后无传,庸工下士,开滋阴补水之门,误世殃民,祸流千载。今海内医书,连床累架,皆徐世绩作无赖贼时逢人辄杀者也。俗子诵之,以害生灵,医如猛虎,人如孤豚,诚足悲伤不可说也。

此寒极则死之证也。下利而手足厥冷,则中阳不达于四肢。水寒伤血,至血分中热度消歇,而脉伏不鼓,是当通灸三阴诸穴,使阳气四达而手足当温。若既灸之后,手足依然逆冷,脉之伏者,依然不还,而上膈反见微喘,则是血寒于里,气脱于外,虽有卢扁,无能为力矣。按此条之末,「少阴负趺阳为顺」句,当是少阴篇脱简,与上文义不相连属,另条附释于后。

少阴之证,重阴则死,回阳则生。虽厥阴之病,大略与少阴相似,但此语明指少阴。故黄坤载悬解移置少阴篇中,以为虽三急下证,治之得法,皆可不死,故少阴见阳明证者无死法,此即「手足温者可治」「欲去衣被可治」之例也。

本条同第360/361条同讲。

这四条都是从下利开始的,下利都是指厥阴的寒性下利,反映里寒。

第360条有微热,微微的有些轻热,不是大热,也不是壮热。而渴,这个人还有些口渴。下利是阴证,微微有口渴,这是阳气来复的一个苗头,也可以说是阴证见阳的现象。脉弱者,脉是无力的,反映邪气不盛。下利以后正气略虚,脉证契合,病就要自愈了。微热而渴和脉弱联系起来看,才能显示出阳气恢复不是太过,而是恰如其分的。

第361条的下利和上条一样,也是阴寒之证。脉数,是阴证而见阳脉,有微热,汗出,这是阳气破阴,阳气已经恢复了,能够布于体表,所以微热而汗出不是格阳戴阳的那个意思,而是阴证阳气恢复的一个表现,关键在微字。今自愈,这样的脉数,阴证见阳脉,而且有阳气恢复的微热汗出的良好现象。假设脉复紧,紧脉就带有数脉的意思,也有注家说设复紧就是见了阴脉了,因为紧也是阴脉,阴证还是见阴脉,紧主里寒内盛,为未解,这个病还没有好,所以下利要见阳脉才为治愈。

第362条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寒邪很盛,阳虚故手足厥冷,血气不续故无脉,病很急。在张仲景那个时代,急救只有灸法,灸气海、关元、大敦、太冲,灸之不温,手足还是厥冷。若脉不还,倘若脉还是不至,就是气血不续;不但是肾阳虚,而且心阳也不足了。反微喘者反而加上微喘,这是元气上脱,是死证。

第362条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赵本是把这一条和上一条连在一起的成为一条。成本就把它分开了。对这一条的解释也有两种:一种是成无己的观点,他认为少阴是肾水,趺阳是脾土,下利为肾邪干脾,如果水不胜土,则为微邪,故为顺也。按照五行学说,少阴属于水,趺阳是个胃脉,属于脾胃,脾胃属土,所以水之邪犯于脾胃,这个就为顺了,为什么?因为土能克水,水来犯土是个微邪,所以为顺,理由还是有的,但比较牵强。

第二种观点认为,少阴是先天的,脾胃是后天的,三阴为病主要是阳气虚,寒气盛。负者死也,这时候的少阴阳气就不振作了,这是必然的。因为阴阳为病到一定程度都要影响到肾,而肾是阴阳的根本,所以无论阴虚也好,阳虚也好,到最后到肾就有亡阴、亡阳的危险,从伤寒病来说就有亡阳的危险,在温热病就有亡阴的危险,亡阴、亡阳都是凶相。趺阳指胃气,少阴阳气虽然虚衰了,但是后天的胃气相对还没有像少阴一样同归于败,胃气尚存,也就是说后天的脾胃阳气、水谷之气还存在,为顺也。人以胃气为本,得谷者昌,绝谷者亡。五脏之脉得讲胃气,人的生存得有胃气,得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所以有了胃气了就叫顺。

厥阴病里提出了趺阳的问题,也提出了除中的问题。反予黄芩汤欲彻其热,就容易变除中,预后不良。如果还没到除中,胃气还继续存在,那这个病虽然是重,为顺也,还是好的。所以在厥阴病篇里,三阴之末尾,提出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是一个总结的意思。

我同意第二种解释,因为后汉的文字可能会有错落。这一条有很强的临床指导意义。中医一贯的思想,就是在治病的时候要时刻不忘胃气,所以陈修园总结《伤寒论》就六个字,一个叫保胃气,一个叫存津液。

这是一段是说阴寒下利啊。下利,手足厥冷,以至于无脉,这是一种虚脱的样子,无脉是这个心脏衰绝的样子。那么这时候啊,这个病可以好,也可以坏,得赶紧灸之。如果胃复,手足温则可以好的。要是不温,脉也不还,表示胃气已败了,而再微喘,反微喘就是气脱于上,非死不可了。那么这一段与上边热利是个对待的,所以下利这个病啊有阴有阳,有虚有实,这个是虚寒下利。

底下这句话啊,「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是衍文,加这么一句没有什么大意思,不过这个解释是好解释。这个趺阳是胃脉啊,这个少阴是肾脉,古人认为这个土不能制水,水泛滥成灾才下利不止。如果趺阳胜了少阴,那么这在这个利证是个顺候,这个指的阴寒下利说的。

但是这一句搁这没什么大意思,你看这个整篇呐,没与这一段地方发生什么关系。而且现在咱们这个诊病也不像古人的遍诊法,这个遍诊法见内经,那咱们这个诊寸口是难经的诊法,现在咱们都是诊寸口啊。有时候书里头提起来少阴啊、趺阳啊,都是说明这个病的道理,所以这一段我认为是衍文,就是多的,没大意思,与前后都不相符,你看看下边就知道了。

下利,手足逆冷伴见无脉,是阳气将亡,气血难续导致的寒厥,急需温灸回阳,如果脉仍不还,反而出现微喘,是阳气已亡,气脱于上,属于死证。少阴指肾属先天之本,趺阳指脾胃言后天之本,少阴肾阴、肾阳亡失而后天脾胃之气尚存,病虽危殆犹可治,如果后天脾胃之气亡,气血无以为续,属于死证,揭示“保胃气”的重要意义。

版权说明

版权说明: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作者/刘渡舟;《胡希恕讲伤寒论》,讲述/胡希恕。转载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文中《子恒试注》部分为原创内容,转载请说明出处。文中图片取自蜂鸟网。

358条: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359条: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360条: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361条: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第362条: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圣心源》译读
伤寒论中厥阴病所涉及到的脉象
第59 讲 少阴寒化证(3)
《伤寒论》讲义(下)
伤寒悬解卷十二 黄元御医学大全
五脏都能产生痿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