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看待《三国演义》的“尊刘反曹”思想
 
                     如何看待《三国演义》的“尊刘反曹”思想 
                          
                                   编写:灵曦
                                            

     
 


         《三国演义》主要讲述了魏、蜀、吴的三分天下局面。最近看了新版的《三国演义》,扮演孙权的那个人就说在新三国中他这个角色的露镜机会多了,而且在老版的《三国》中,包括史书,都对吴记载不如蜀、魏多。因此,《三国演义》也主要刻画了魏和蜀之间的对抗。吴只起到了一个陪衬作用,作品始终遵循诸葛亮的计策“联吴抗曹”,也就是说,这个纷争主要体现在魏和蜀之间。
         刘备作为一个仁君形象,得到了千万人士的拥护,就从他身边的大将谋士说起,个个有才有谋,雄姿英发,武艺超强。例如:诸葛亮。我们不得不用鞠躬尽瘁这个词来形容他。当年,刘备“三顾茅庐”为的就是求得诸葛孔明这个贤才,从这一段佳话中我们不仅能看出诸葛亮的才道谋略丰厚,要不刘备也不会为他三顾茅庐,更是体现了刘备的礼贤下士,任才爱才的一大形象。体现刘备这一形象的另一根据就是号凤雏的庞统,当刘备识得庞统不为一般人才时,不惜将救过自己姓名的的卢马送给他。再如关羽,一般被我们看做是“义”的化身,任凭曹操怎么挽留,关羽却一心只想寻找刘备,可见关羽的忠肝义胆。又如张飞,虽性情鲁莽,好吃酒,但也是个武艺高强之徒,曾大战马超数百回不分上下,也是以骁勇之将。还有赵云、马超等威猛英雄,都在身边中心耿耿的辅佐着刘备,在《三国演义》中,作者都不惜笔墨,作了精心的刻画,使他们成为家喻户晓的完美典型。而且,刘备一直以“仁”自称,他谦厚有礼,仁爱将相,关心民生疾苦,这点与曹操代表的魏集团有很大的反差。记得《三国演义》里面有这么一回:刘备要想寻求一个可以安身的安稳之地必取荆州,夺取荆州之后,要更加稳固自己的地盘的话就必夺得荆州九郡,而如果是曹操处于如此境地的话,他一定会带兵将其九郡杀的片甲不留的,但是,刘备却不会这样做,他只是派遣张飞、赵云等猛将过去“劝降”,而不是真刀真剑的与他们抵抗,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让九郡的百姓无怨言,安心归顺刘备,二是自己还能得到好名声,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因此,人民一提到刘备,就称其为刘皇叔。可见,三国里面的人物以及包括三国的作者也是一心向汉的,他们都希望像刘备这样礼贤下士,关心百姓的仁君最后能够取得胜利,能够兴复汉室。但是现实往往不是那么简单,曹操的奸诈与计谋,使我不得不佩服,他可以说是英雄里面“奸绝”的这么一个形象突出的角色。与刘备相反的是,曹操却有不少恶行,如“宁叫我负人,勿教人负我”的自白,“割发代首”、“梦中杀人”、“借头压军心”的诡计,为报父仇而杀人数万,“泗水为之不流”的暴行等等。例如《三国》中有这么一个情节就能够反映出曹操多疑、机警、杀人不眨眼的性格特点。事情大概是这样的,董卓入京后,表曹操为骁骑校尉。曹操拒绝董卓的任命,逃出洛阳,抄小路回家乡。路过朋友吕伯奢家时,把他们一家都杀了。因为他清楚地听到了屋外的磨刀声,误以为人家要杀他,由是他先下手为强,杀了吕伯奢一家。之后才发现人家是准备杀猪宰羊款待自己的,从这也明显地表现了曹操的多疑与心狠手辣,完事后,为了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说下了一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可想而知,曹操对他的朋友都这样多疑奸诈,更不用说对他的身边将士,他的妻儿、他的臣民了。他曾经就对他的身边人说,不要靠近我,小心我“梦中杀人”。试想想,这样残忍、暴虐、多疑奸诈的君主会是百姓心目中仁君的形象吗?这样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为其子代汉建魏的曹操是百姓心目中的有仁有义的君王形象吗?答案是不会!这就使刘备与曹操两个人物形象在百姓以及我们的心中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而且,在《三国》中,都把曹操称为“曹贼”,如果没有计谋、没有狡诈,没有玩弄权术,曹操会被人称为“曹贼”吗?可见,是三国作者本身就明显地具有“尊刘反曹”倾向。在《三国》中,刘备以宽厚仁义自居,而被鲁肃和周瑜说成是假仁义,虚伪,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如果刘备称帝,绝对是个万民拥护的仁君。曹操善于玩弄权术,不及刘备那样爱贤爱民,他成了“心狠手辣”的代名词,我不得不承认,曹操是个的的确确的军事家。但在百姓心中,刘备是个稳稳当当的仁君形象,因为“得民心”啊!
        再从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看,刘备与曹操虽然都是雄居一方的军阀,但刘备比较仁厚,曹操比较奸诈,刘备就有意识地高举“仁义”的旗帜与曹操抗衡,他曾对庞统说:“今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一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由此可见,一善一恶对比鲜明,“拥刘反曹'主要体现的是作者”善善恶恶“的伦理道德观念,这点在以上的论述中也体现得到。
         此外,罗贯中还把刘备作为实行”仁政“的代表,表达了明军仁政的社会理想。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人们常以”刘皇叔“来称呼刘备,一次”拥刘反曹“就成了正统观念的表现。刘备是汉室后裔,又具备仁君形象,与”曹贼“这个代名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拥刘反曹“倾向显得更加鲜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时期谁是正统王朝呢?曹魏、蜀汉还是孙吴呢?
读三国 品曹操
图解三国
《萌风史记:诸葛亮死前6年与死后46年的世界》 作者:紫槿流苏
《三国演义》与国家的分裂和统一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李欣珂:不是英雄,不读三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