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PK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由经验的反复练习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比如,学生反复地练习乘法口诀表,最后能背出乘法口诀表。行为主义只研究外在的可观察的行为,试图解释行为变化是如何受环境影响而发生的。(点击查看)
行为
主义信奉教育万能论和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著名行为主义倡导者华生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名言: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让我可以用来培育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随即选出任何一个,不问他的才能、倾向、本领、父母的职业和种族如何,把他训练成为任何选定类型的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小偷。
——高觉敷著,《西方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p264
PK在行为主义看来,行为变化的实质是刺激-反应联结的形成,如刺激“4*6”和反应“24”之间形成联结;在行为之后出现的事件(即后果)被看作强化,例如,当老师向一个学生提问“4*6=?”,学生回答24,老师说“很好,你答的很对”,这就是强化。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强化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概念,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事件都叫强化物。对行为主义者来说,对强化的控制就意味着对行为的控制,对目标行为进行强化是学习的关键。(点击查看)
行为主义后期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他明
确指出,任何集体当前的行为结果都会改变其未来的行为。例如,当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并获得老师的当众表扬时,他以后积极举手发言的行为就会越来越多。这一原理不仅适用于动物训练,也适用于人类各种行为包括社会行为的塑造和校正。由于行为主义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直到现在,在行为矫正、心理治疗以及教学设计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刘儒德主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p22
PK行为主义理论的教学遵循的过程是:首先选择终点行为,即教学目标,越具体越好;其次,了解学生的起点行为,即目前能做什么,已经知道什么;第三,步调划分,就是将知识划分成若干小步,步子的大小因学生的能力而异;第四,呈现小步任务给学生,对学生在每一小步上的反应予以反馈和强化,直到学生达到教学目标为止。这种教学模式被称为程序教学。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特别关心学习时学习者头脑内部所发生的事。他们把学习看作是大脑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认为学习是由接收、短期存储、编码、长期存储以及提取信息等几部分构成。认知理论家们关心知识的认知结构或系统,关心建立和改变这些结构的过程。
在认知主义理论看来,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得”。认知主义理论家认为,学生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他们积极地做出选择、注意等反应;积极地组织已经知道的信息实现信息的学习;积极地寻求相关信息来解决问题。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合理的学习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认知主义具有以下增强学习的原则:定向与回忆:在教学时需要告知学生学习目标,引起学生对学习结果的预期,激活学生记忆中的相关知识。智力技能:促使学生应用已有的策略和方法来学习新的信息,提高学习的效率。个别化:教师需要调整教学,以适应个别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提高学习的效率。
直接教学是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典型教学模式。它的教学过程将在第六模块详细介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主观经验系统的变化。学习时,学习者不是像接受东西一样接受客观的知识,而是在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理解。这种建构是在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
PK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在自己先前经验的基础上,以其特殊的方式,来建构对新信息、新现象、新事物、新问题的理解,形成个人的意义。由于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因此教学需要为学习者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促进学习者的主动建构过程。(点击查看有关建构主义的小故事:鱼就是鱼
鱼就是鱼
有一条鱼,他很想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却因为只能在水中呼吸而无法实现。它与一个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大成了青蛙之后,跳上了陆地。几周后,青蛙回到了池塘,向小鱼汇报他所看到的景象。青蛙描述了陆地上的各种东西:鸟、牛和人。小鱼在自己的脑海中就出现了一幅幅他所认为的鸟、牛和人的样子。它把每一样东西都想象成了鱼的模样,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做了稍微的调整--------人被想像成了用鱼尾巴走路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牛则是长着乳房的鱼。
PK建构主义发展了许多教学模式。著名的模式有:
随机进入式教学   随机进入式教学主张,不要抽象的讲解如何运用概念,而要把概念具体到一定的实例中,并与具体情景联系起来。对于同一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多次进行学习,每次学习的情景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不同的侧面,从而促进学生把握概念的复杂性,并广泛而灵活地将概念运用到具体的情境中。
情境性教学 情境性教学批评传统教学远离生活实际,倡导教学要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主张采用真实性任务,创设与问题情景相似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展开与现实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获取隐含在情景教学中的知识、工具,并在学习过程中评价学生的学习。  认知学徒制   认知学徒制主张,让学习者像手工艺行业中徒弟跟随师傅那样在实际情景中进行学习,从多个角度观察、模仿专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外显出来认知过程,从而获得可应用的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主张,向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在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适时适量的给以帮助和支持,随着学生自身能力的增长,教师逐渐减少支持,直到学生完全独立而全部撤出支持,让学生承担学习的责任,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主张,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性的、界定了知识应用范围的问题情景,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考察所学主题,理解知识的使用情景,发展学习者灵活的可应用的知识、并迁移到其它问题情景之中。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人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情感方面)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自由、尊严、价值、选择和责任,探讨人的友爱、创造、自我、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生命意义、人生成长、高峰体验等问题。(点击查看)
马斯洛批判传统的学习是一种外塑学习,即学习活动
不是由学生决定的,而是由教师强制进行的。学生只是对个别刺激做出零碎反应而已。学生所学的知识缺少个人意义。他提倡内发学习,强调学习要具有个人意义,学习活动要由学生自己选择和决定,学生自身具有学习潜力,教师只是辅导。
在教育上,人本
主义主张,不要客观地判定教师应当教授学生什么知识,而应当从学生的主观要求着眼,帮助学生学习他们喜欢而且感觉有价值的知识,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开展自由的学习,自主选择和决定学习活动;教师只是一个“为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的人”“学习的促进者”。人本主义理论提倡自我激励、自我调节的学习、情感教育、真实性评定、合作学习以及开放课堂和开放学校。(点击查看)
罗杰斯猛烈批判传统教育方式中的师生关系,他认为传统
教育中的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是权利的拥有者,学生是服从者;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讲演、考试、分数甚至嘲弄)支配学生的学习。从教育政治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壶与杯”式的教育模式。他提出废除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角色,以促进者取而代之。教师和学生是一起成长的。教师和学生一样,需要不断的在学习中获取新的意义和启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行为主义、认知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探究
教育心理学考研大纲分析
教学设计研究综述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三大教育理论分析
第二章 学习理论
不同心理学流派的教学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