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敦煌写经 英藏S9139大乘无尽藏法一卷

敦煌写经

英藏S9139

大乘无尽藏法一卷(尾题)

尺寸:25×311厘米

题记:

开皇七年正月十日

相州光严寺沙门信行

白州知事檀越

信行少小患心劳损

由是不堪坐禅

亦不堪讲诵

自从十七以来

求善知识至今卌八岁

积满丗二年

唯得相州光严寺僧慧定

并州严净寺僧道进

魏州贵乡县党孙浪彪下王善行

赵州瘿陶县党王鳯邕下王善性

等四人誓愿顿舍身命财

直到成佛修行上事

相续不断此既有助王国

饶益群生

乞为奏闻

赐垂听许

谨白。

回向文: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当证弟子合家眷属

从今身乃至成佛

普为一切三宝

普为一切众生

曰舍上上钱一文

普供养一切三宝

普供养一切众生

施入信行禅师法界

普无尽藏常无休息乃至成佛。

此卷为隋开皇七年写经,

书法精湛,足为范本。

题记部分的形式不同于常见写经,在尾题前有写经的时间和缘由

尾题后为一段回向文。

  大乘无尽藏法,中国佛教典籍,三阶教创始人信行所撰,一卷。本文献是信行的早期著作,也是三阶教的基本典籍之一。信行在该文献中论述了三阶教的基本理论、修持方式以及自己创立三阶教的早期活动,对于我们研究三阶教的历史与思想均有重要价值。

信行大师,是我国隋代倡导三阶教(佛教一个支派)的一位大德。俗姓王,魏郡(今河南安阳)人。十七岁时,出家于相州(今安阳)法藏寺。受戒后,博涉经论,重视行持。认为佛教须应时宜,实行济渡,不应空讲理论。又比丘生活方式,对于菩萨行颇多不便,因此,他于法藏寺舍了具足戒。

信行舍了戒后,极力宣扬大乘利他精神,并且亲服种种劳役,节衣缩食,救济贫穷并供养三宝。虽舍了戒而并不还俗。于是远近有一些僧徒造门诘问,信行说明他要创立新宗的企图。他认为隋代已是末法时代,应因时设教,以法验人,从而依末法观创立三阶教义。

他把整个佛法分为三阶,阐明机教相应与根行相契。谓第一阶为大乘根机,属于正法时代;第二阶为三乘根机,属于像法时代,以上第一、二阶教中有大小差别之法,名为别法;第三阶为世间普通的根机,属于末法时代。不论大小乘法,必须普敬普信,名为普法。普法就是末法众生唯一得救的法门。有很多人从他化导,奉以师礼。

开皇三年(583年),他在相州光严寺,发愿为皇帝、诸师父母乃至一切众生,施舍身命财务,建立礼佛、转经、众僧、众生、离恶、头陀、饮食、食器、衣服、房舍、床坐、灯烛、钟呗、香、柴炭、洗浴十六种无尽藏行,“愿施无尽,日日不断”,直至成佛为期。开皇七年(587年),信行已经四十八岁。他写信给相州知事,誓愿顿舍身命财务从事无尽藏的布施。要求相州知事代为奏闻,让他推行这个志愿(“信行遗文”)。

这时左仆射(丞相)高 ,闻信行盛名,因请隋文帝召他入京,并施资于京师(今西安)真寂寺建立别院,供养信行居住(唐临“冥报记”)。开皇九年(589年),信行带着弟子僧邕等自相州至京师,受到了很多僧俗的皈敬。

信行教导门徒,悉行头陀乞食,日止一餐,他又效“法华经”常不轻菩萨的榜样,路上遇人,不问男女,悉行作礼,谓之“普敬”。由是他所领导的教团很快的得到许多道俗的信奉。

信行晚年患病,体气衰弱,不能起床,乃请佛像入房观念。开皇十四年(594年)正月四日寂于京师真寂寺,年五十五(“续高僧传”作五十四, 据“故大信行禅师塔铭”)。弟子净名、僧邕等三百多人,依林藏法,收其舍利起塔于至相寺旁,弟子裴玄证为撰舍利塔铭,他的教徒殁后,无论僧俗,照例也埋葬于他的墓塔左右,后来那里建了信行塔院,称为百塔寺。

信行创立三阶教的年代,据敦煌发现的“信行遗文”看来,开皇三至七年(西元583~587年)间,始在相州提倡。后来由相州传入隋都,得到许多道俗的信奉,不几年间,便形成了一个三阶教派。

三阶教所创立的无尽藏布施思想,与“华严经”的菩萨思想有关。裴玄证“信行塔铭”说∶“(禅师)披‘杂华’(即‘华严经’)之文。起菩提之行,感波仑(常啼菩萨)之志气,慨童子(善财)之精诚。誓欲洞达十二之文,和会百家之说。”可知信行之所以建立无尽藏,是受了“华严”饶益众生思想的启发。

信行认为到了末法时代,应有一种能够满足时代要求的佛法,即所谓三阶佛法。三阶的名称,是依时、处、人三项而建立的。约时三阶,即以经上所说佛灭后的正、像、末三个时代而言,以佛灭后五百年正法时代为第一阶,次五百年像法时代为第二阶,佛灭千年以后末法时代为第三阶。约处三阶,以净土为第一阶一乘(大乘)之处,秽土为第二阶三乘(大小乘)之处,第三阶为戒见俱破的众生之处。约人三阶,即以一乘、三乘和世间根机的区别,分为三阶。他认为众生根性不同,必须因人说法。既然时属末法,处在秽土,人乃劣机的世间则应信修普法。若以下人而修上法,则不和机宜。所以三阶教的主要教义,在于对根起行。

信行认为第一阶正法时,戒见(行为和认识)俱不破,第二阶像法时,破戒不破见,二者都是具有正见的人。但到第三阶的末法时,则戒见俱破。劣时劣处,又为偏见(空或有)或邪见所支配。对于执着偏见的人,若授以第一、二阶的“别法”,则信此一佛一经者,将谤他佛他经。所以信行主张在末法时期,不应学习“别法”,应该普遍归依一切佛、一切法、一切僧、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故他称第一、二阶为“别佛别法”,称第三阶末法为“普佛普法”,略称“普法”。

信行的著作,最初见于隋开皇十七年(597年)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十二,称为“对根起行法集录”三十二卷、“三阶位别集录”三卷,早已散佚。

后世学者对于三阶教的内容,只能从窥基的“净土要诀”及怀感的“释净土群疑论”等书中的片段记事,略见其教理大纲而已。

到了近代,日本佛教学者矢吹庆辉在欧洲从斯坦因、伯希和自敦煌盗去的许多古写经中,发现了关于三阶教的几种写本,从而进行研究,并参照日本古代所传三阶的典籍加以校订发表。因此,现在可以见到信行的著作有“三阶佛法”四卷、“对根起行法”一卷、“大乘无尽藏法”、“七阶佛名经”等残卷。

信行的弟子很多,其传记事迹见于僧传及碑铭的有∶本济、净名、僧邕、裴玄证、惠了、僧海、道安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无尽藏戒?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三(一)
敦煌遗珍:法藏 釋慧湛《佛說生經卷手稿》
敦煌遗珍 法藏 釋慧湛《佛說生經卷手稿》
四悉坛
张小贵:敦煌文書所記“祆寺燃燈”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