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田淑霄:治疗带下病分为三型

带下病根据带的颜色可分为白带、黄带、赤带、赤白带、杂色带等。

带下病临床可分为三个类型。


1.脾虚型


多由饮食不洁,或劳倦过度,或思虑过度,损伤脾气,以致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湿邪下注伤及任、带,任脉失固,带脉失约而成带下病。


临床表现:

带下量多,色白如涕如唾,甚者绵绵不绝,无臭气味。伴有神疲倦怠,食少便溏,腹胀足肿,头昏闷,面色萎黄。舌质正常或略淡,苔白,脉缓弱。


治疗原则:

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方用完带汤加减。


方药:

苍术10g,白术10g,白芍10g,山药10g,柴胡6g,党参15g,车前子10g,陈皮6g,甘草6g,荆芥炭10g,芡实10g,薏苡仁15g。


如果服汤药不便,用成药可服参苓白术散。

如果湿邪化热,带成黄色,质稠有臭气味,可在上方加黄柏10g、栀子10g。




2.肾虚型


多由素体肾气不足,下元亏损,或房劳多产,伤及肾气,使带脉失约,任脉不固而成带下。


临床表现:

带下量多,色白清冷质稀,淋漓不断,头晕耳鸣,腰疼腿软,小腹冷胀,小便清长,大便溏泄。舌淡,苔薄白,脉沉迟。


治疗原则:

补肾培元、固涩止带,方用金锁固精丸加减(金锁固精丸有售)。


方药:

沙苑蒺藜10g,莲子肉15g,芡实15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菟丝子12g,覆盆子10g,金樱子10g。


3.湿热型


多由经行产后,胞脉空虚,或因手术所伤,温毒之邪乘虚而入,损伤任带二脉,而成带下(包括现代医学说的细菌、真菌、滴虫感染)。


临床表现:

带下量多,色黄绿如脓,或夹血液,或浑浊如米泔、有秽臭气,阴中瘙痒。伴有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疗原则:

清热解毒、除湿止带,方用止带方加减。


方药:

猪苓10g,茯苓12g,车前子10g,泽泻10g,茵陈15g,黄柏10g,苍术10g,金银花20g,败酱草30g。


如果以上症兼有头晕耳鸣、胁胁胀痛,脉弦数者,为肝经有湿热,

可用龙胆泻肝汤(或丸)以泻肝经湿热。


方药:

龙胆草6g,车前子10g,生地10g,当归10g,柴胡6g,甘草6g,泽泻10g,木通8g,黄芩10g,栀子10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妇科专辑
带下病
带下病(总)辨证论治
白带异常(带下病)的治疗
白带异常如何调理?老中医有两把刷子
流传千年的古籍记载,白癜风的8大病因及处方建议大汇总!(下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