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拓《石鼓文》释文及译文

    《石鼓文》是迄今所见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石作鼓形,共十鼓,分别刻有四言诗一首,记述了秦国君游猎之事,故又称“猎碣”。此刻石唐贞观时始被发现,杜甫、韦应物、韩愈作歌诗以后,始显于世。历经磨难、迁徙,原石现藏故宫博物院。

    石鼓文是汉字从金文向小篆发展的过渡性书体,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可谓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石鼓文字体方整,端庄凝重,笔力劲健,章法匀称清朗,有雄浑朴茂的艺术美感,被历代书法家视为习篆的重要范本,故有“书家第一法则”之誉。

    明代大收藏家安国所藏中权本、先锋本、后劲本,均为北宋拓本,是世界上保存字数最多、最好的拓本。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字迹漫漶,加之篆体不易辨认,令初学者无所适从。现以安氏所藏后劲本为蓝本,逐字释音,对释文做了今译(见附一),并将王福庵先生所书小篆石鼓文(个别字除外)对照排列,以便于学者临习。

《石鼓文》

吾車既工,吾馬既同。吾車既好,吾馬既阜。
君子員獵,員獵員游。麀鹿速速,君子之求。
騂騂角弓,弓玆以寺。吾敺其特,其來趩趩。
[走+憲]2炱炱,即禦即時。麀鹿[走+朿]2,其來大次。
吾敺其樸,其來[之+賣]2,射其[豕+肩]蜀。

汧殹沔沔,烝彼淖淵。鰋鯉處之,君子漁之。
濿有小魚,其游散散。帛魚皪皪,其筵氐鮮。
黃帛其鯾,有鯆有[魚+帛]。其[立+月]孔庶。
臠之毚毚,汗汗博博。其魚維何,維鱮維鯉。
何以苞之,維楊及柳。

田車孔安,鋚勒馮馮。    既簡,左驂旛旛,右驂騝騝。
吾以躋于原,吾戎止垤。宮車其寫,秀工寺射。
麋豕孔庶,麀鹿雉兔。其原有紳,其  奔奔。
大  出亞    昊  執而勿射。
多庶轢轢,君子攸樂。

鑾車,賁[朿+次]真  。彤弓孔碩,彤矢    。
四馬其寫,六轡驁驁。徒馭孔庶,[广+虜+邑]  宣搏。
眚車載行,戎徒如章。原灦陰陽,趍趍  馬。
射之    ,[之+予]  如虎,獸鹿如  。
多賢,陳禽   ,吾獲允異。

        ,零雨  流。迄[水+甫+方]2盈渫濟。
君子即涉,涉馬  流。汧殹洎洎,淒淒    。
方舟  逮,    自[6],徒馭湯湯,維舟以行。
或陰或陽,极深以戶。濟于水一方。勿    止。
其奔其[吾+攵],    其事。

□□□猷作原作□□□道  我司□□□□□除帥彼陂□□□□[莽+早]為  里□□□微    攸  □□□栗柞棫其□□□椶[木+咎]    鳴□□□□□亞箬其華□□□為所游優□□□盩導[二+日]樹□□□[五+日]
□□□□而師弓矢孔庶□□□□□□以左驂□□滔滔是  □□□不具獲[尸+辛]復□□具[月+亏]來□□其寫小大具□□來樂天子來□嗣王始□古我來□

天□□彼□□□走[馬+齊]2馬        微微雉立心□其一□□□□□□□□  之□□

吾水既清,吾道既平。吾□既止,嘉樹則里。
天子永寧,日維丙申。翌□□□,吾其旉道。
吾馬既陳,□□康康。駕□□□,左驂驁驁。
右驂[馬束矢],牝□□□。毋不□□□翰驪
□□□公謂大子,余及如□□,害不余及。

吳人[粦心]□,朝夕敬□。載西載北,勿奄勿代。
而初□□  用□□□□□□□大祝□曾受其庸□□
[]寓逢中囿孔□□鹿□□吾□其□□□緟緟大□□□□□□求有□□□□□□□是

石鼓文释文及译文

吾車既工,吾馬既同。 吾車既好,吾馬既阜。

我们的车已坚固,我们的马已齐备。我们的车多美好,我们的马多健美。

君子員獵,員獵員游。 麀鹿速速,君子之求。

公卿大夫去狩猎 ,队伍浩荡旗飘扬。麀鹿惊慌速奔跑,公卿大夫追逐忙。

騂騂角弓,弓玆以持。 吾驅其特,其來趩趩。

牛角装饰好良弓,持弓待发不放松,我们驱赶群鹿首,鹿群踟躇向前冲。

炱炱,即篽即塒。麀鹿趚趚,其來亦次。

(群鹿奔跑)烟灰扬,进入猎围无处藏。麀鹿仓皇把命逃,它们趑趄且彷徨。

吾敺其樸,其來,射其猏獨。

我们驱赶出肥鹿,脚步沉重行怱怱, 开弓搭箭正命中。

汧殹沔沔,烝彼淖淵。 鰋鯉處之,君子漁之。

汧河啊水流荡荡,注入那湖泊地方。这是鰋鲤的家园,公卿们的捕鱼场。

濿有小魚,其游汕汕。 帛魚皪皪,其盜氐鮮。

浅水湾中有小鱼,群魚翩翩游得欢 。那边白鱼光闪闪 ,它们抢食很新鲜。

黃帛其鯾, 有魴有鲌。 其孔庶。

黄白色的是鲂鱼,有鲂鱼还有鲌鱼。它们影子多又多。

臠之毚毚,汗汗搏搏。其魚維何,維鱮維鯉。

饲之发出“史史”声,活蹦乱跳把食争。不知那是什么鱼,原来是那鲢和鲤。

何以苞之,維楊及柳。

鱼用什么来盛装,用杨柳枝编的筐。

田車孔安,鋚勒馮馮。 四众既簡, 左驂幡幡,右驂健健。

田猎的车很安稳,马辔首饰亮闪闪。随从侍卫精挑选。左骖旗饰迎风展,右骖健壮蹄翻翻。

吾以躋于原,吾戎止陝。 宮車其瀉,秀弓待射。

我们登上那高原,我的队伍来到陕。车辆相连如水泻,壮士引弓待射箭。

麋豕孔庶,麀鹿雉兔。 其逋有陳,其奔奔。

这里繁多麋和豕,还有麀鹿和兔雉,它們成群惊荒跑,爭先恐後逃啊逃。

太子出閣, 亞昊襗 , 執而勿射。

太子走出木阁来,此时夕阳已西下, 命人捉住勿射杀。

多庶躍躍, 君子攸樂。

众人飞跃去追击,君王见此乐无比。

鑾車,賁髤真。 弓孔碩,彤矢 。

君王銮车(鸣鸾声),豪华装饰显(威风)。(卫士)良弓甚硕大,红色箭杆(插壶中)。

四馬其瀉,六轡驁。 徒馭孔庶,鄜宣搏。

四匹马奔跑欢畅,六根缰绳手中晃。随从人马多又多,驻扎鄜地很宽敞。

眚車載行,戎徒如章, 原隰陰陽。

巡视车辆载君行,精选护卫如屏障,跨越高原与沃壤。

趍趍駱馬,射之族族 。 予如虎,獸鹿如 。

驱驰黑鬃的白马,飞箭嗖嗖射猎物。我(的勇士)猛如虎,狩猎麋鹿如(击免)。

多賢,陳禽 , 吾獲允異。

(将士从猎)多辛劳,擒取之物(堆满堂),我的收获不寻常。

癸,零雨。 流迄滂滂。盈盈渫濟。

(时序已是壬)癸日,电闪雷鸣雨(滂沱)。洪流滚滚波涛涌,人马鼎沸待渡河。

君子即涉,涉馬流。 汧殹洎洎,萋萋。

将官率先把河渡,人马奔流随其后。 汧河啊汹涌澎湃,萋萋(水草任漂流)。

方舟囪逮,自鄜, 徒馭湯湯,維舟以行。

方舟匆匆驶彼岸,(我们)来自鄜之乡,随从人马多浩荡,乘船而行向前方。

或陰或陽,极深以槳。 于水一方。勿止。

舟行汧河两岸间,及到深处划双桨。勇士到达河对岸,没有(犹豫和)徜徉

其奔其吾,其事。

将士奔跑齐欢呼,(记下)此事(永不忘)。

猷,作原作。 道澂我司,除。

(君王下令把)路修,路况高低平整齐。清理道路我负责,去除(杂草和乱泥)。

帥彼陂,草為卅里。 微,秩秩攸罟。

沿着山坡(和野地),清理道路三十里。(条条大路向)远方,纵横交错如鱼网。

栗,柞棫其。 椶桕祈祈,鳴。

(道路两旁把)栗种,柞树棫树(皆挺拔)。棕树乌桕红彤彤,风吹阔叶声沙沙。

亞箬其華,為所游優。 盩導二日,樹五日。

树木成荫景色美,适合出行去游玩, 两天道路皆修好,五日就把树(栽完)。

,,而師。弓矢孔庶,。

(译文略) 军队(啊雄壮威武)。长弓短箭难计数,(译文略)

以。左驂,滔滔是熾 。不。

(译文略) 兵强马壮势空前, (译文略)

具獲信復,具盱來。 其寫,小大具。

报告匡复好消息,(天子)送胙来祭祀。(公卿大夫)排成排,无论老少皆(来拜)。

來樂,天子來。 嗣王始,故我來。

(祭天开始)乐声响,天子(喜悦笑颜开)。继承王位成大统,因此我也来听差。

,天虹彼,走。濟濟馬薦,栺栺芄芄。

(雨过天晴映)彩虹 ,(牛羊成群马)奔跑 。欣欣向荣百草丰,葱葱茏茏枝繁茂。

微微雉立,心其一。之。

微微锦雉昂首立,(因石刻剥泐严重,译文从略。)

吾水既清,吾道既平。 吾既止,嘉樹則里,

河流泉水已疏清,田间大道已修平。祭祀西畤已竣工,美丽树木载其中,

天子永寧。日維丙申, 旭旭薪薪,吾其周道,

天子心里永安宁。丙申吉日去祭神,朝迎旭日夜燃薪,我们要行周之道,

吾馬既陳。秀□康康, 駕弇,左驂驁驁。

马列两边踏征途。华美(车辆)稳当当,车盖(如云遮太阳),左边马儿神气爽,

右驂趚趚,牝。 毋不。四翰驪驪。

右边马儿四蹄扬。 (译文略) 四匹马并驾齐驱。

,公謂大, 金及如,害不余佑。

(译文略),秦公开口谓太仆,今天我们去(西畤),上天一定保佑吾!

吳人怜亟,朝夕敬。載西載北,忽牿忽代。

秦公祭祀虞人急,敬戒之心朝与夕。东奔西走选祀品,忽缚此来忽换彼。

(以下石刻多有漫漶,译文从略。)而初 ,献用。,大祝。曾受其庸 種寓逢, 中囿孔, 鹿。吾 其, 緟緟大 求有 是。

附二 石鼓歌

——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媕娿。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石鼓文,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石与形,诗与字浑然一体,充满古朴雄浑之美。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

落落珠玉,飘飘缨组;

仓颉之嗣,小篆之祖;

以名称书,遗迹石鼓。”

——唐·张怀瓘《书断》

    《石鼓文》线条较金文更加匀整圆润,字形结构较甲骨文和金文简单,整齐而略呈长方,平行线条多作排列装饰,严谨茂密。《石鼓文》是由大篆向小篆演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被历代书家视为临习篆书的重要范本,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清末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赞它是“书家第一法则”。《石鼓文》对书坛的影响以清代最盛,如著名篆书家杨沂孙、吴昌硕就是主要得力于《石鼓文》。

    《石鼓文》主要以拓片行世,在唐代已有拓本,惜未传。其后则以四明范钦天一阁所藏赵松雪家之北宋拓本为最古。该拓本为剪裱本,存字四百六十二字。清乾隆五十二年,海盐张燕昌曾摹此佳拓,次年作《石鼓文释存》,越一年摹于石,可惜此刻石已毁于道光十九年。

清 阮元《重摹石鼓文记》

    明代大收藏家安国所藏中权本、先锋本、后劲本,均为北宋拓本,是世界上保存字数最多、最好的拓本。后流入日本,为三井文库藏。

    1522年至1534年期间,安国购买《石鼓十搨》耗费万金,其中后劲本以良田五十亩交换。在《中权本》跋中这样写到:

石鼓文 中权本每开27cm×13.7cm日本三井文库藏

藏家安国跋中记载:“余于此鼓搜罗廿载,耗费万金。”

石鼓文 后劲本每开27cm×13.7cm日本三井文库藏

明藏家安国跋中记载:“以寒字号良田五十亩易归。”

安思远旧藏宋元拓本(资料《石鼓汇观》)

    2018年11月20日晚,在中国嘉德2018秋拍大观之夜拍卖中,备受关注的“安思远藏善本碑帖十一种 ”以10675亿落槌,加佣金最终成交价为1.92625亿元。

    由于年代久远,字迹漫漶,加之篆体不易辨认,令初学者无所适从。现以安氏所藏后劲本为蓝本,逐字释音,对释文做了今译(见附一),并将王福庵先生所书小篆石鼓文(个别字除外)对照排列,以便于学者临习。

附 石鼓文吾车鼓释文及译文

吾車既工,吾馬既同。吾車既好,吾馬既阜。

我们的车已坚固,我们的马已齐备。我们的车多美好,我们的马多健美。

君子員獵,員獵員游。麀鹿速速,君子之求。

公卿大夫去狩猎 ,队伍浩荡旗飘扬。麀鹿惊慌速奔跑,公卿大夫追逐忙。

騂騂角弓,弓玆以持。吾驅其特,其來趩趩。

牛角装饰好良弓,持弓待发不放松,我们驱赶群鹿首,鹿群踟躇向前冲。

□□炱炱,即篽即塒。麀鹿趚趚,其來亦次。

(群鹿奔跑)烟灰扬,进入猎围无处藏。麀鹿仓皇把命逃,它们趑趄且彷徨。

吾敺其樸,其來□□,射其猏獨。

我们驱赶出肥鹿,脚步沉重行怱怱,开弓搭箭正命中。

善拓本年代记

明中晚期拓本三件。此时拓本因第二鼓“黄帛”二字未损,故又称为“黄帛本”。故宫博物院有两件,一件为孙克宏旧藏,册页装,有陈眉公、徐处柔等印,每鼓前有孙氏用朱笔所目标次序,册中有清代翁方纲、吴云等题跋。“汧殹鼓”之“黄帛”二字未损。唐兰先生定位明代嘉靖、隆庆以后拓本。此浓墨精拓虽为剪裱本,且诸多残字未剪失,诚为无上善本。

另一件为整幅拓本,折迭册装,有赵魏、张廷济、江凤彝、陶北溟、蒋祖贻等人印记。册首有陶北溟题签、题跋,册后有赵魏、六舟、马衡等跋。上海图书馆所藏一件为话雨楼王楠旧藏,曾双钩摹入《话雨楼所藏金石録》,后归吴昌硕(缶卢)。拓纸边侧皆有朱蓝笔释文。册首有杨岘、朱孝臧题签,顾麟士绘《缶卢校碑图》,册后有吴东发信札两通及六舟、杨岘、潘钟瑞、王国维跋。其中六舟、潘钟瑞、王国维三人跋中均提及“天一阁宋拓本”,由此可见,天一阁藏北宋拓本《石鼓文》影响之巨。

明末至清初(乾隆初年)间拓本六件,此时第二鼓,“氐鲜”等五字未损,故又称“氐鲜本”。一件为私人所藏,手卷装,吴昌硕题“凤翥鸾翔”篆书引首,款曰:“雍干毡蜡,古香可掬,氐鲜二字完善,可证已为希世之珍矣,奚事斤斤于八鼓之字耶!摘昌黎《石鼓歌》字颜其端。庚申春孟,吴昌硕时年七十又七。”此卷每鼓有马叙伦疏记,卷后有王国维1922年长跋。另有马叙伦、谭泽闿、王福庵跋。

第二件为嘉兴博物馆所藏,手卷装,原系明赵宧光旧藏,后归张廷济清仪阁。虽缺“马荐”、“吴人”二鼓,依旧不失为善本,卷首有赵宧光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篆书题端,另有张廷济、吴廷康、罗振玉、宝熙、邵章、陶昌善等题跋。其中宝熙于1923年跋中提及:“数年前以之('汧’字不损本)易米”。是册乃徐坊旧藏明初至明中期拓本,民国间传入日本,原件不明下落,当时日本博文堂有珂罗版精印本流传。

第三件为上海朵云轩所藏,册页装,张燕昌旧藏本。册首有费念慈、翁广平、张廷济题签,册后有张燕昌、方廷瑚跋,另有吴东发信札两通。

《石鼓文》(王楠藏本)

明代中期拓本,第二鼓第五行“黄帛”二字不损,称“黄帛本”。第十鼓,下半截长条铭文之“大”字处未断开。

王楠、吴昌硕递藏,拓纸边侧皆有朱蓝笔释文,前有顾麟士手绘《缶庐校碑图》,后有释达受、杨岘、潘钟瑞、王国维、程镕题跋,现藏上海图书馆。

张廷济藏本

《石鼓文》(张廷济藏本)

明代后期拓本,第四鼓,三行“写六辔”与六行“原隰阴”间石花呈上下两块,中间有黑块分割,尚未泐连成一体,称“銮车鼓石花未连本”。

庄味琴、张廷济、张辛、王瓘、陈敬民、希陶递藏。有张廷济、张开福、端方、周大烈题跋,现藏上海图书馆。

姚广平藏本

《石鼓文》(姚广平藏本)

    清代早期拓本,第二鼓,四行“氐鲜”,五行“鳑又”,六行“之”字未损,称“氐鲜五字本”。

    姚广平、惠兆壬、陆玑、吴承溥递藏,有张廷济、姚广平、陆玑、吴让之、吴承溥题跋。册中朱笔临摹之字,为道光廿四年(1844)姚广平据范氏天一阁宋拓本补录,现藏上海图书馆。

    其余三件为上海图书馆所藏,分别是“徐渭仁旧藏本”、“姚广平旧藏本”、“顾大昌旧藏本”。“徐渭仁旧藏本”,册页装,1926年归谭泽闿,册首有张廷济、曾熙题签,册后有曾熙跋曰:“来海上十余年,每询旧家,亦竟无所遇。”清初拓本之罕见,由此可见。“顾大昌旧藏本”,整纸折迭册页装,为彭藴章、顾大昌递藏,第六鼓有顾氏隶书题诗曰:“传留岂偶尔,金石托久长,块然此十鼓,阅世几更张。”盖墨缘眼福,非偶然者也!“姚广平旧藏本”,整纸折迭册页装,经姚广平、惠兆壬、陆玑、吴承溥递藏,有陆孙伯、沈学宽、姚广平、张廷济、陆玑、吴让之、吴承溥题记。册中姚广平于1844年据天一阁宋拓本(四百一十二字本)朱笔补录,摹字精确,遒劲自然,朱墨交辉,极为耐看。

书中另收录有乾隆晚期拓本(“吾马”二字未损本)一件,此拓与“氐鲜本”之晚本风神相近,唯“氐鲜”等五字已损,亦可谓是“氐鲜”等五字损后最旧拓本。另有咸丰至同治年间拓本(“允”字未通本)一件、光绪初年拓本(“囿”字未损本)一件及光绪中后期拓本(“囿”字已损本)一件。以上各种均可视为各个时期的标准件。

    “满盘苍玉列我前,制古形奇异琱琢。”《石鼓文》之浑厚奇卓,昌硕先生得之尤深,书中所录另有一特别之品,为吴昌硕题清末拓“吾车鼓”一帧,系私人所藏。吴昌硕先生上题“岐阳猎碣”篆书四字,款曰:“安吉吴俊卿题端时庚子仲夏。”时年先生57岁。拓片之下以行草书录韩愈《石鼓歌》全文,古气浑朴,骨力隽健,一气呵成,潇洒超迈之气盈然。

    明清以来,好古之士多醉心于《石鼓文》,习篆亦多从中取法、临摹、研究,奉其为篆学津梁。清嘉庆至民国间尤甚,从石鼓文中悟其理,通其法的书家尤伙,如俞樾、翁同龢、吴大澄、吴昌硕、汪洵、黄士陵、伊立勋、曾熙、罗振玉、叶为铭、童大年、赵云壑、陈含光、王福庵、马一浮、吴东迈、马公愚、王个簃、邓散木、来楚生等均有临石鼓或集石鼓文字的佳作问世。著名文字学家商承祚先生直至1979年秋,还集石鼓文成八言联赠友。《石鼓文》之魅力,可谓经久弥新。

    晚清杰出艺术大师吴昌硕,以诗书画印四绝雄视一世。其篆书即为善学善用《石鼓文》之典范。其曾曰:“余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昌硕先生以石鼓文篆联、篆屏无数,颇多作品署款“集天一阁藏北宋石鼓字”之语。他的篆书至60岁左右,已基本确定面目,南通个簃艺术馆所藏的1903年为刘葱石所临的《石鼓文》十屏,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此书每屏自画鼓形边框,依拓本位置墨书石鼓全文,又以红蓝二色考释。最后一鼓吴昌硕题曰:“葱石观察嗜金石,能识古文奇字,而宣王猎碣尤寝馈不释手,近以素纸十幅,属图鼓形临摹篆迹,秋蛇春蚓,自愧弗如,信蜾扁法之不易求也。每鼓以朱笔注明释文,以蓝笔书所同异,均企正讹。”每屏右上由褚德彝以篆文标识,王个簃称此件为第一神品。

图说:鲤鱼出水荐鲜硕,天鹿鸣囿乐康平(左)花亞鹿车出,淖平鲤翰来(右),吴昌硕集石鼓文联

    吴昌硕一生临石鼓文无数,但通临本不多。朵云轩藏有吴昌硕于戊申年(1908年)通临的《石鼓文》册,并有朱笔考释。在近二百字的长跋中作绝句二首:“柞棫鸣鸾古意垂,穴中为臼事堪悲。昌黎涕泪挥难尽,此鼓还成没字碑。”“劫火已雠(chóu)天一阁,宏文阮刻费搜罗。漫夸明拓存'’字,翠墨张皇雁鼎多。”可见缶老念念不忘天一阁本。此缶老通临本曾摹刻上石,但拓本流布未广,幸天一阁尚存拓本。

    天一阁藏翁同龢通临《石鼓文》一册极为难得,苍劲质朴,尤显厚重,其款曰:“于是广求精拓原文,得王蓉州先生拓本并汪柳门太史拓本,互相校勘。”时为辛丑(1901年)十月,翁氏已罢职归里三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鼓文拓本及书法之美
上图×上博《石鼓文》善本新年大展
石鼓文———原石、 拓片、释文及临作
什么是石鼓文?
书画考级 |《石鼓文》原拓本与反白本对照(高清图集)
二玄社-石鼓文(先锋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