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隋炀帝之死

隋炀帝之死

    隋朝的历史就像是一颗灿烂的流星,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里面的深层原因还要从隋朝的起源说起。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西魏,当时中国处于后三国时代,东魏和西魏占据北方,两国以黄河为界,而南方则是梁朝。西魏是一个胡汉合一的政权,它的掌门人宇文泰是鲜卑人。为了有效地融合汉人和胡人,西魏创造性地创立了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制度,简单地说就是以宇文泰为首的八个人分管国家军政大事,兵民一体,具有原始的民主色彩。他们组成了中国上赫赫有名的关陇贵族集团。

    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就是十二大将军之一,其地位仅次于八柱国。随着西魏地盘不断增加,各大统治家族纷纷扩大自己的势力以求得政治上的优势地位。公元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取代西魏皇帝建立北周,577年灭北齐统一了北方。后来隋文帝杨坚在汉族地主支持下取代了北周,建立了隋朝。虽然是开国之君,隋文帝本人却不是一个拥有绝对权力的人,仍受制于关陇贵族集团。这一点从文帝怕老婆就可以看出。据记载,有一次文帝喜欢一个宫女,独孤皇后醋意大发将宫女处死。文帝见状很生气却也无可奈何,只好一人独骑出长安城散心。两位大臣听说后惊慌万分,赶紧飞奔出城将皇帝劝回。  事实上,隋文帝并不是怕独孤皇后本人,而是顾忌她背后强大的家族势力。可见在当时皇帝和贵族处于共享国家权力的时代,一个丧失了贵族支持的皇帝是不可能长久的。

    隋文帝杨坚去世以后,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即位当了皇帝。杨广年轻时绝对是五好青年,20岁时就担任平陈的最高指挥,率领50万大军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西晋以来将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天下的再次统一。

    不过此时隋朝内部的统治阶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关陇集团内部通过联姻等方式构建的利益集团逐渐松散,亲缘关系的疏远也导致了利益的分化。同时随着帝国版图的扩大,又有很多新的政治势力加入到了统治阶级内部。这些新兴的政治人物主要来自原来北齐统治的关东地区和陈朝统治的江南地区。隋炀帝在平定南陈之后,当过十年的扬州总管,深知南方经济发展之迅速,南方有大量可用的人才。

    聪明的隋炀帝很快就意识到,想要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要首先摆脱关陇贵族的约束,同时培养起忠于君主的官僚集团。于是,隋炀帝实行了一系列大的措施:

    修建东都洛阳。隋炀帝征发数百万民工,以十个月为期,修建东都洛阳。洛阳城宫殿富丽唐皇,真可谓是东方名城。隋炀帝以洛阳为东都,长久居于此地,主要目的就是要远离关陇贵族的大本营长安,从而逐渐摆脱其约束。同时由于洛阳城位于中原腹地,洛阳的兴盛自然加强了帝国东西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加强隋朝的统治。

    开凿京杭大运河。我们都知道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在隋朝之后一年多年的时间里都在造福我国人民。但运河的修建同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很多人说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只是为了到扬州去游玩,这完全是诬蔑之词。开凿京杭运河的主要原因是连接南北交通。当时南方的经济迅速发展,运河的开通就更加促进了南北之间的交流,也为南方人的从政准备了条件。

    三征高丽。隋炀帝三次远征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平定难以驯服的高丽,为帝国开疆扩土。隋炀帝更想通过不断地对外战争,整合国内的统治阶级,大量任用南方人中自己的亲信,从而逐渐排挤关陇贵族对军权的掌握。

    以上三大措施分别是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的重大举措。三大措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加强中央集权,消耗北方的力量,确切地说是打击了关陇贵族集团的势力,同时大力扶植了南方的发展。

    俗话说:“神仙打架,百姓遭殃。”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必然会使无辜的百姓遭受水深火热的命运,妻离子散、哀鸿遍野的景象比比皆是。“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农民起义的火焰燃遍了全国。隋炀帝在失去民心的同时,也失去了势力依然强大的关陇贵族的支持。面对隋炀帝的种种措施,关陇贵族集团对皇帝失望至极。他们拥立了自己新的领袖,就是时任太原留守的唐国公李渊。李渊李世民父子于618年起兵,迅速占领了关中地区。此时身在扬州的隋炀帝已经万念俱灰,无心处理混乱的局面,只想保存江南半璧江山,最后酿成兵变被杀。

    隋炀帝虽然死了,但是他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却一直造福着后来的人民。唐朝后来也是按照隋炀帝理想去发展的。隋炀帝虽然心怀理想,无奈时代条件的限制,未能实现。看到这一切我们不禁想起了唐朝诗人皮日休的那首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在刚过去的4月,扬州考古所宣布发现“真正的”隋炀帝杨广之墓。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消息很快激起全国媒体持续关注:有的关注杨广之墓的真伪,有的关注杨广14年短暂的统治,有的关注杨广的各种轶事趣闻。然而,隋炀帝之死的真正原因,却少有媒体去探究。实际上,隋朝文、炀两代皇帝对当初支持其上台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不遗余力的持续打击,导致后者不断伺机反抗,才是最终致隋炀帝和隋王朝于死地的真正原因。

 虽然隋炀帝已死去近1500年,至今史学界对其死因的研究却依然有热度。表面上看,“天下大乱,骁果思归”,是致其死命的导火索;深入一层看,“得之于宇文氏,失之于宇文氏”,似乎是隋王朝的宿命。而实际上,隋朝文、炀两代皇帝对当初支持其上台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不遗余力的持续打击,导致后者不断伺机反抗,才是最终致隋炀帝和隋王朝于死地的真正原因。

一个扶持四代王朝的贵族群体

 当年,也许无人知道“关陇军事贵族集团”这个学术味极浓的词汇,因为这是现代大家陈寅恪先生命名的。但若说起“八柱国家”,恐怕当时稍有文化的人都不会不知道。

 新唐书曾载文称:“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当时荣耀,莫与能比”。所谓八柱国家,包括宇文泰(西魏、北周的实际创立者、李世民曾外祖父),李虎(唐朝创立者李渊的祖父),独孤信(隋朝创立者杨坚的岳父、李渊外祖父)等8人,他们在西魏时期都被封为“柱国大将军”。这就是关陇集团的核心力量。

  关陇集团是宇文泰为与东魏高氏抗衡,而将从河套地区辗转迁移到关中的北方六镇武将和关陇(今陕西、甘肃一带)当地豪族的力量统一起来,在府兵制基础上形成的军事贵族集团。

 其中,宇文泰为八柱国之首。另一柱国因是北魏皇族而权力受限,因此实际是六柱国。六柱国各统2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又各统2个开府仪同三司。每个开府各领一军,共24军,这就是府兵系统。这些柱国、大将军、开府,为着共同的利益,崇尚军功,交替支持,互相联姻,结成了从北魏末年到唐朝前叶,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中央约200年的政治集团。

 在当时混乱的中国境内,这个集团的横空出世,因其凝聚力强大、人才辈出,成为结束长达400年分裂的主体力量。

 后世史学界对其有较高赞誉:“魏周肇其基,隋唐承其统,以其武功文治,克定东西、混一南北,结束魏晋四百年之分裂局面,开启隋唐中古极盛之世。”

 也就是说,关陇集团一共推动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王朝的兴替。他们先是聚集在宇文泰旗下,一起创立了西魏;后又分别支持宇文后裔建立北周取代西魏、杨坚建立隋朝取代北周、李渊建立唐朝取代隋朝。

 在此过程中,权力不断扩张的关陇贵族逐步腐朽、失去活力,渐成阻碍社会进步的门阀集团。

隋二帝釜底抽薪

 关陇集团势力渐消

 出身于关陇集团的隋文帝杨坚,是乘着北周幼帝在位、神器无主的时候,争取到关陇集团的支持,而最终获得了帝位。

 但在登基后,杨坚却对关陇集团深怀戒心,一方面关陇集团盘根错节,势力庞大,害怕其中有人袭其故伎;一方面则是为了限制腐朽的门阀政治,提拔更有生机的中下层地主进入政治舞台,释放民间生产力,推动国家的改革发展。

 开皇初年,杨坚就采取了一项重大举措:对府兵制实行君主直辖。这直接剥夺了关陇贵族赖以存在的军事基础。

 杨广继位后,承续乃父遗志,以更大力度持续打击关陇集团。他创立了进士科。隋文帝废除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以分科考试选拔官员,但当时只设秀才和明经两科。“炀帝嗣兴,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这是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适应历史趋势的官吏选拨制重大改革。中下层地主甚至部分贫寒子弟,从此可通过读书应考登上仕途,限制和打击了昔日豪族垄断政治的局面,扩大了人才来源和统治根基,进步意义较大。

  杨广还剥夺了大部分关陇集团贵族世袭爵位的特权。他曾下诏,“不得计考增级,必有德行功能灼然显著者,擢之。”并将原有的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九等爵位,“唯留王、公、侯三等,余并废之。”这既减少了冗繁的官僚层次,又节省了政府开支,却严重触犯了关陇世族的既得政治利益。

 在此基础上,杨广效仿乃父,进一步打击以关陇集团为代表的贵族世家的经济利益。其主要举措是“括户”,就是通过检查户口,将世家隐漏不报的人口搜括出来,遣送还乡或就地入籍,这样可增加国家财赋和兵源。虽然历朝政府都试图从世家手中争夺户口,但唯独隋朝工作最为彻底。

 作为括户的辅助手段,隋政府推出了轻税和整顿吏治的政策,将原本躲在世家庇佑下逃避重税和苛吏的小农吸引到政府怀抱。后世赞誉说:“设轻税之法,浮客悉自归于编户,隋代之盛,实由于斯。”

 就这样,文、炀二帝通过一系列手段,对关陇集团进行了釜底抽薪的致命打击,后者原有的军事、经济、政治特权被剥夺殆尽,子孙后代也无法把家族的基业传下去。如此一来,他们对隋王朝的统治,必然由支持转向反对和仇视,千方百计伺机夺回原有权利。

相机而动四次逆袭成功

 客观地说,杨广是个很有眼光的君主,在位期间的业绩令人叹为观止———

 修建大运河,促进了经济大发展和全国大融合。营建东都洛阳,修正了长安偏居西北的缺陷,凝聚了关东的人心物力。

 在国防上,杨广令突厥俯首称臣,平定了吐谷浑,“辟地三千里”,史称“威振殊俗,过于秦汉远矣”。

 任何一个帝王能实现其中一个工程,就可称得上有为之君了。而杨广却将所有的工程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充分体现了他不体恤民力,企图以最快速度建不世之功。

 与此同时,隋炀帝却经常带着数十万大军全国大巡游,在位14年竟有10余年在外冶游;又挥霍无度,穷奢极欲,海内财力耗竭殆尽。

 一方面肆无忌惮地挥霍民力,过度透支国力;一方面后期对高句丽的战争连连失利。内外两方面的举措失当,导致民怨沸腾,统治基础大为削弱。

 一直相机而动的关陇集团顺势发动了一次次反叛。首先是关陇集团核心人物杨素的儿子杨玄感,乘杨广二次征伐高句丽时在黎阳起兵。一时“公卿达官子弟奔者如流”,其中大部分是关陇集团后裔。虽然这次反抗很快被镇压,却如同打开了“潘多拉之盒”。原已有苗头的农民起义烽火,越烧越旺。很多历史学家都将隋朝灭亡归因于农民起义,却忽略了关陇集团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直至隋炀帝死前两年的616年,农民军仍是分散的小股势力,无力与隋军主力作战。杨广却误判形势,匆匆南下江都,放弃了他赖以立国的关中河洛地区。

 于是在617年,关陇大贵族蒲山公李密和唐国公李渊相继起兵,割据一方,众多关陇世族纷纷加入其中。

 在获悉昔日贵族全数起来反对自己后,杨广的意志完全崩溃,在离宫内整天饮酒为乐,颓废不堪,一直守候他身边的关陇子弟便发动兵变,将他缢杀了。

 初略统计了一下参加“江都政变”的人员情况,发现其头目均属于关陇集团,其余人中超过六成也属于关陇集团,而被害者除皇族外,绝大部分都不属于关陇集团。

    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特征便是武将专权,权臣把持朝政,皇权得不到集中,弑君篡权屡屡出现,皇权与相权严重对立,矛盾渐深。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首都南移,北方“六镇”失去了军事上的重要地位,镇民的地位日益下降,生活窘迫,流民渐众。终于,六镇流民聚兵南下,“六镇起义”爆发了,这场起义之后,北魏皇族的实力已经从根本上消耗殆尽,以尔朱荣为首的各地方的军阀势力交错割据,从这时起,已经埋下了北魏分裂的伏笔。永熙三年(534年),高欢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皇帝,是为东魏孝静帝。第二年,宇文泰拥立元宝炬为皇帝,是为魏文帝,史称西魏,而政权实被宇文泰掌握。

    西魏建国后所面对的形式十分的险恶,其时,三国并立,乱战天下,东面有高欢的东魏大军压境,南面有南梁武帝萧衍虎视眈眈。西魏的实际掌权者宇文泰很快看清了这种情势,于是,他拜苏绰为大行台左丞,开始进行军制改革,建立了府兵制度。

    宇文泰利用旧时鲜卑人的八部之制,对军队的统辖系统进行了改变,立“八柱国”。宇文泰本身掌握了西魏的皇权,地位早已超然于众人,虽为“八柱国”之首,但仅是挂着个虚名。另又任命西魏皇室广陵王元欣为“八柱国”之一,但不掌实权。实际统御西魏六镇兵马的为其余“六柱国”,其分别是赵贵、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于谨、独孤信(杨坚岳父,李渊外祖父)、侯莫陈崇六人。这“六镇”又各统领两名大将军,即是府兵中的“十二大将军”。“八柱国”逐渐形成了八个门阀,这八个门阀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错综复杂、纵横交错,他们互相联姻,互相依托,终于形成了一股空前绝后的政治势力。于是,影响了中国历史二百余年,结束了此前中国400余年分裂历史,创造了西魏、北周、隋、唐四大王朝的关陇贵族集团从此诞生了。

    “八柱国”中的独孤信虽然军事能力非其所长,但是有一点却足可以载入史册,阅尽历史典籍,能和其媲美的绝无一人。他实为中国历史上最牛的老岳父。独孤信年轻时长相俊美,可能家族基因比较好,生出来的女儿自然也是大美人。独孤信的长女嫁给了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成为北周第二位皇帝的明敬皇后。独孤信的四女儿嫁给了“八柱国”之一的太尉李虎的儿子李昺,而李昺的儿子叫李渊,也就是唐朝开国皇帝,千古名君李世民的父亲。李渊称帝时母亲已经死去,追封为元贞皇后。而独孤信最小的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了“十二大将军”之一杨忠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隋文帝杨坚,这可是真材实料的一国皇后。而且这位皇后个性十分彪悍,把个隋文帝杨坚管得服服帖帖,从不让他宠幸其他女人,最后造成了隋朝后宫“虚嫔妾之位,不设三妃”的局面。

    隋文帝杨坚出身于关陇集团,趁着北周静帝年幼,争取到关陇集团内部支持,而最终取代北周建立隋朝。隋文帝登基皇位后,却对关陇集团戒心满怀,这是因为关陇集团内部关系盘根错节,势力强大,不好控制,他害怕有人效仿于他,重施故技威胁皇权。再说关陇集团到隋朝时,早已腐朽不堪,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于是,杨坚开始有意提拔中下层地主进入国家政治舞台。并逐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准备打压关陇集团:中央建立三省六部制,皇帝开始直辖各兵镇府兵,这等于斩断了关陇贵族们赖以存在的军事基础。杨坚的政策无疑是正确而有效的,可天却不遂人愿。公元604年,杨坚在仁寿宫神秘去世,在位23年,享年64岁。隋炀帝杨广继位。

    无论杨坚的死是不是杨广弑父夺位所致,杨广这位皇帝应该不是历史上所说的那样残暴之人。隋朝的灭亡,杨广只是在与关陇贵族集团的博弈中输的彻底。至于那些身后骂名,可能只是唐朝有意丑化的结果。杨广上位后,秉持了杨坚对待关陇集团的一贯政策措施,不过杨广却比杨坚更为激进。

    杨广先是培植南方的政治势力,想用它在朝堂上制衡北方的关陇集团。但因为南北朝对立刚结束不久,南北方长时间的敌对情绪导致了南方汉人极度仇视北方人。他们认为北方的汉人血脉早已被少数民族的血统融合,早已不再纯正。所以都不愿意入朝当官,这样一来,关陇集团还是在朝堂之中一枝独秀,而南方的政治势力根本不能与之匹敌。于是,杨广采取了更为激进的方式来针对关陇集团,他数次发动对外战争用以削弱关陇势力的军事力量,这也是杨广数次远征高丽的原因。

    频繁的对外战争和关陇军队的巨大损耗终于引起了他们的警惕,于是在他们的暗中支持下,隋朝国内开始造反不断,想像以前一样用政权的更替维护关陇集团的利益。 隋朝民间频繁的造反让其国力急剧下降,流民四起,生产搁置。梁、陈的后裔也乘势而起,他们终于又一次占领了南方。而失去了南方赋税支持的隋朝迅速衰弱了下去,当天下群雄终于窥明了隋朝即将灭亡的真像,各个世家和门阀势力开始纷纷割据,隋朝末年的大战乱开始了。 隋朝灭亡的根本源头是五胡乱华和南北朝长期对立所引起的一系列民族矛盾,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南方汉人与北方汉人之间也存在着极深的仇恨,南北汉人并不团结,而且极端敌视。

    当杨广一面肆无忌惮地挥霍民力,透支国力时,他还没有停下对高句丽的战争,并接连以失败而告终。这些举措失当导致了民怨沸腾,隋朝的统治根基被严重地削弱了。伺机而动的关陇集团各门阀开始发动了一次次的叛乱。第一个是关陇集团核心人物杨素的儿子杨玄感,当杨广第二次征伐高句丽时,他在黎阳起兵。慕名投奔而来的士族子弟甚众,而这里面大部分是关陇集团的后裔。杨玄感兵变很快就被镇压了,但是,这如同打开了那个“潘多拉之盒”。农民起义的烽火越烧越旺,顷刻燎原。史书上多将隋朝灭亡归咎于农民起义,却忽略了关陇集团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公元616年,这是隋炀帝死前两年,这时的农民军仍是布散于全国的小股势力,基本没有任何能力与隋军的主力进行作战。

    公元617年,这是隋末形势逆转的一年。关陇集团的大贵族蒲山公李密与唐国公李渊陆续起兵,雄踞一方,众多关陇世族后裔陆续来投。杨广在获悉“八柱国”后裔竟已全部起兵反对自己,意志早已完全崩溃,在皇宫内以酒浇愁,颓废不堪。隐匿在他身边的关陇子弟便发起了兵变,将他缢死了。李渊在知道杨广已死后,马上废掉了手中的傀儡隋恭帝,在关陇集团的支持下,创立了大唐王朝。经过战争,分裂数年的天下终于再次一统,关陇集团也在唐朝初年再次焕发出了生机。

    时间来到了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成为了大唐的太宗皇帝。安定天下后,李世民与杨坚面对的是一样的问题,关陇集团也成为了唐帝国必须解决的问题。李世民与杨坚不谋而合的是,必须寻找一个新的政治团体来制约关陇集团在朝堂上的影响力。李世民没有把眼光投向南方,因为隋朝的灭亡已经可以证实南方势力根本不足以制约关陇集团的影响力。于是,千古第一明君把眼光瞄准了另一个政治团体——山东集团(唐初时,"山东"主要指太行山以东的广大黄河流域。包括今天的河北省、山东省,以及河南省的部分)。

    山东集团是一个范围势力,包括在山东地界上的士族、豪杰和寒族优秀子弟。山东士族的主要代表是王、崔、卢、李、郑五大家族,他们自晋朝开始,不断与皇族通婚,积累了强大的人脉。而山东豪杰却是隋末唐初唯一能与关陇集团相抗衡的武力集团,李勣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李世民无愧于千古第一明君,眼光是多么地毒辣。事实证明山东集团很好地制衡了关陇集团,以魏征、李勣为代表的一批山东名臣为大唐做出了不朽的功绩,也成功遮掩了关陇集团的锋芒。

    关陇集团的锋芒虽已黯淡,却并未消失,直到后来女皇武则天当权时,才开始严厉打击关陇贵族集团。再加上经过多年的太平日子的消磨,其自身早已衰腐不堪,关陇集团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至唐玄宗时期,关陇贵族集团基本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而这时唐朝的军政格局也悄然变化着,地方武装再一次强势起来,唐朝也开始了衰落。

 李渊在获悉杨广遇弑后,立刻废掉了所立的傀儡隋恭帝,在关陇贵族的支持下,创立了唐朝,经过数年战争终于再次一统天下。关陇集团在唐初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

  隋朝二帝作为关陇贵族推上台的利益代言人,却触动了后者的核心利益,如同实力不足的董事长叫板全体董事会,被罢免是在所难免的。隋炀帝若能采取渐进式改革措施,待皇室“资本”真正“控股”时再发难,估计隋王朝也不至于如此短命。这其实也是唐朝经历三代皇帝后,在武则天手上才终于解决关陇集团的成功原因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隋炀帝之死: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逆袭
史上权力最大的贵族,南北朝因他而亡,隋唐因他而建
北周隋唐的实际掌控者——关陇集团
解答:为什么关陇集团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如此之大? | 刘三解
隋朝衰亡不应忽视的原因:关陇贵族势力排斥隋炀帝
“关陇集团”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它存在了多久?看看网友的回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