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发现的史前文明

    历史上,曾有许多难解之谜,遗留给了后人。在这些谜团中,有些实在离奇得不可思议,即便在今日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面前,依然不得其解。如若不信,择其数例。

古史悠悠

    陕西省的中部,南有苍苍秦岭,北有绵绵北山,中部是宽阔富饶的关中平原,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水,便蜿蜒于其间。就在这块土地之上,孕育出了辉煌璀灿的古代文明。

    炎黄旧迹,周秦名胜,汉唐故都,加上众多的新石器时代古遗址,这一区域,以其无比丰厚的历史积淀,星罗棋布的文物,成为考古学家向往的圣地。

    站在二千多年前秦始皇陵上,浮云悠悠,面对五六千年前的半坡遗址,思绪遥远。此时此刻,人们都会为这漫长而丰富的历史所震撼,

    人类的历史,究竟有多长,自古以来,一直是个疑案。人类的文明,始于何时,对于古人而言,更是一宗难解之谜。在现代考古学没有产生的时代,司马迁撰写《史记》,只能从五帝时代的黄帝写起。黄帝时期,距今大约已经有五千年之久。再往前追索,远古渺茫莫及,缙绅先生难言。春秋时,齐桓公欲封禅泰山,管仲告诉他说,泰山之下,已经有七十二代帝王封禅之迹。照这种说法,最早封禅泰山的帝王,比黄帝还要早出很多。庄子在《肢箧篇》中追述古史,竟然一口气推出了十二个远古时代。他说:“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宋代的罗泌编辑《路史》,其中更是将先人传说搜罗汇总,构建出了一大串神话般的远古历史。

    在今天看来,古人构建出的这类虚无飘渺远古历史,并无多少依据,只能当作一种传说或者猜测。科学的有证据的远古历史,只能由考古学来解决。

古代发现的史前文明

史前文明

    遥远而神秘的史前文明,与外星智慧生物一样,是人类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世界上有各种关于史前文明的传说与消息,如有关于人类多代之说,有关于古老的岩层中发现人类脚印化石的报道。

    但许多严谨的科学家对此往往避而不谈,原因大约有二,一是认为其荒诞不经;二是认为其难以验证。然而,回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似乎应当正视这个问题,对其进行研究,辨明真伪,宣传科学。

    除了庄子,《汉书.古今人表》也集百家之说,而列其上古之帝王世纪,其于黄帝之上,自早至晚,则有伏羲,女娲,共工氏;容成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沌浑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东户氏;帝鸿氏;神农氏;列山氏;归藏氏等。

    古人所说的每一个氏,都可能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代,这一代代的所谓帝王,对于后人来说,不但觉得古史愈加茫然,一串串奇异的名号,徒然增添了历史的复杂和神秘。这些时代,目前尚无法与考古学有机对应,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考古学家在陕西洛河之滨,获得的大荔人化石,又于陕西兰田公王岭古地层中,发现了兰田古人类化石。这两次发现,将关中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从史书所记的不足万年,一下子拉长二十万到百万年之长。

    可能有人会问,考古学家如何能知道兰田猿人有百万年的历史?这种结论是否也是一种猜测?

    考古是依据地质年代学来决定古人类所处时代的,地壳中的自然沉积岩,先形成下面的地层,后形成上面的地层,层层累积,下面的地层古老,上面的地层年轻。利用这种理论,加上其中的生物演进关系和地质测年术,便可以建立各种地层的层序与年代。从兰田猿人所在的层位,便可间接测定出其生存的年代。如果从地质年代上去看待我们的历史遗存,二千年被尘封的历史,一般不过深入地下几十厘米,即便是七千年前的半坡,也不过从一米之下,便可以找到其时的文化踪迹。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人类活动遗存基本处于第四纪形成的地层之内,巫山人有二百万年,对于我们来说,这几乎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的古人类学者还不罢休,他们还想寻找更古老的人类遗存,那就是向二百万年前第四纪早期或相邻的第三纪晚期与进发。

    向上追溯了百万年,二百万年,在我们看来,距离我们已经极其遥远,历史已经是那样的漫长。那时的古人类,还介于人猿之间,他们的生存技术,还与我们所说的文明相去十万八千里,面对他们制造的粗糙石器,让人感叹到什么叫历史悠久,什么叫蛮荒时代。我们还在追问:历史再向前,还有什么?然而,天地茫茫,远古洪荒,古人的踪迹是那么地稀少,难以寻觅。迄今为止,也没有发现多少可信的线索。就在考古学家在国内苦苦寻觅更早的几百万年前人类遗存,不得丝毫踪迹时。一些少人问津的冷落史料中,却记载着足以让考古学家们目瞪口呆的信息。

    按照这种记载,在距今数以亿年计的远古地层中,便出现了人类的踪迹!古代发现的史前文明之三贞陵金钗奇观公元九世纪,唐大中十三年(859)八月七日,唐皇帝李忱,崩于大明宫,次年二月,葬于贞陵,谥号宣宗。唐代帝王的陵墓,大多以山为陵。以山为陵,就是在山腹中开凿墓室,称为地宫,葬帝王于其内。唐宣宗的贞陵,便选择在关中北部的仲山之上。仲山高耸于渭河之北,左有冶峪河,右有泾河,甚为高陡,最高峰海拔一千多米。贞陵的地宫口选择在山腰。就在开掘贞陵深入地宫时,出现了一起骇人事件。

    在一本叫做《唐阙史》的古书中记道:“夏侯孜为宣宗山陵使,开真陵用功尤至。凿皇堂深及袤丈,於坚石中得折金钗半股,其长如掌,余尚衔石中,工乃抉取以献孜。孜以寝园方近,其事稍异,因隐而不奏。”这一记载,被明代的陕西方志所引用。记载说到开凿唐宣宗贞陵时的地下墓葬结构,中有名皇堂者,金钗即出于其中。

    古代建筑有前堂后室之制,这里所记皇堂应当就是地宫中的前室。唐代为帝王修建的地下玄宫,往往很深,太宗昭陵深七十五丈。也就是说,贞陵这处皇堂已经穿越隧道,进入山腹深处。在如此深邃的大山之腹,开凿坚硬的石灰岩时,其中却夹着一支人类制造的金钗。这一惊人现象,闻之令人咋舌。我们已经无法验证这段历史,但我们知道,书中记载的真陵即贞陵,今日尚存,位于陕西泾阳县西。夏侯孜其人,也确为贞陵的修建者。

    《旧唐书》称:“八月丁卯,夏侯孜为司空。十月,贞陵隧陷。十一月戊戌,夏侯孜罢。”则此事发生于大中十三年,具体时间应当在当年八月至十月之间。设其八月底开工,凿至皇堂,少说也得一二个月。夏侯孜对于此事,采取了掩盖的方式。但如此异闻,还是传了出来。

    《新唐书.艺文志》记有令狐澄《贞陵遗事》二卷,另有柳玭《续贞陵遗事》一卷。此二人所著,列入杂史八十八家中。贞陵有如此之多的遗事可记,想必其中也涉及这件奇闻,可惜,此二书早已亡佚。石灰岩的地质年代是以亿年为数的,夹在地层中的金钗,则是与之共生的。从地质学的理论上讲,两者的年令应当一致。地质学家认为,关中北部山脉的地层多属奥陶系,系古代浅海沉积,地层年代距今大约四亿年之久。

    大荔人与兰田人都属于“猿人”,在形态上与现代人有很大的差别。他们使用着粗笨的石器,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按现代考古学理论,人类是从类人猿逐渐进化而来,直到一万年前,才出现现代人类,才出现农业文明,到数千年前,才出现人类制造的金属器具,人类文明是天地间唯一的、不可再现的。

    但是,贞陵事件,却向这一理论提出挑战,照文献所记,人类难道已有上亿年的历史?并且数亿年前便能制造金属器具?真是石破天惊。无独有偶。数百年后,类似的惊人事件再次于关中发生。

    古代发现的史前文明之四尧山仙蜕贞陵事件已经让人难以解释,但发生在尧山的另一件事,更加骇人听闻,神异无比,这便是尧山仙蜕。陕西蒲城县北的尧山上,有一处庙宇,庙中供奉着女神尧山圣母,香火千年不绝。尧山圣母究系何人?自何而来?早期的碑石中多未提及,只有唐咸通年间一通碑刻云,“自古灵应一方,不知肇兴何代”,大约唐人也不知其来龙去脉。传说圣母庙祈雨最灵,所以当地人世世代代都至尧山求雨。

    到金代皇统年间,适逢大旱,百姓纷纷至庙求雨,不日上天果降甘霖,为报谢神恩,地方决定扩建庙宇,重塑金身。就在扩庙凿岩时,于坚硬的岩石中,发现一具古人骨骼,石匠无不愕然。风闻此事的县令马扬急忙赶到现埸,对岩石与石中之骨骼进行了观察,发现人骨果然生于岩石之中。他殚思竭虑,也不解其惑,特撰《金灵应观仙蜕岩碑》以记其异。

    今节录于下。“皇统已巳秋,因增修灵应夫人殿,患其旧基乾隅为巨石所局,不能宏大其势,乃命工东西凿去丈余,南北倍之,其高二寻。……于坚石中……得枯骸一躯,印于石内,头颅臂胫肢体咸具,石骨相附,几若同体。……石中之骸,人耶?神耶?固不可得而知矣。……乃命石工,复即旧石,稍升于城崖之上,比初穴高丈余,以避殿之碍也。别凿新穴,为小柏柩,裁方石以龛之,题其崖曰仙蜕。”此年为公元1149年。

    马扬撰写碑文中,最后推测说:“姑谓至人之仙者,无疑矣。然则因邦人祷雨蒙应,特新庙貌而仙蜕之出,又安知不为灵应之本体耶?昔之隐其形也,惟恐其山之不深,今之示其蜕也,岂期于人之复见?”暗示仙蜕与灵应夫人有关。后世遂传此骨为灵应夫人的仙蜕,说是她羽化登仙时所留。

    马扬门生,号为“兰泉老人”的张建,也为此碑作跋。此后,尧山碑石方志,频频将之与尧山圣母记述于一起。除此而外,祠庙所在之谷,因此也名为“仙蜕谷”。成书于元元贞二年(1296)的《类编长安志》,卷八《记异》中尧山即有:“仙蜕谷。”此文被收入清初蒲城县志,文中所记,言之凿凿。仙蜕之事,诚为奇观,不惟尧山因此名传遐迩,且使圣母之来历愈加飘渺神异,进一步奠定了尧山圣母的灵异仙人地位。

    1980年,当地一名原姓老人注意到这则记载,他觉此事甚是奥妙,惊异之余,首先怀疑仙蜕与神仙无涉,认为此石是猿人化石。因仙蜕久已无踪,故纠集数人于旧庙基下发掘,深达数尺,希望寻到仙蜕。结果,令人大失所望,只发现有一堆碎石。虽然毫无所获,原不死心,又远赴北京寻求专家帮助,但专家都说石灰岩中绝不会有古人化石,对此甚是冷淡。原老汉死后,蒲城县政协又有人提及此事,于是组织多人至仙蜕崖寻找,惟见古柏苍苍,岩石高耸,绝无踪迹。最后也不了了之。

    仙蜕奇迹,其后便无人问津。但仙蜕的传说,却一直在民间流传。

    古代发现的史前文明之五平陆铁鍱还有一件离奇之事,发生在唐代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惟其地不在关中,而是处在关中东部的山西平陆,三门峡之北岸。黄河三门峡,水流湍急,向京城长安运送的粮食,常常在此翻沉,成为国家大患。为此,特别在黄河北岸另开一条运河,此条运河长约五里余,全部在岩石上凿出。

    《旧唐书.地理志》:“天宝三载,太守李齐物开三门,石下得戟,大刃,有平陆篆字,因改为平陆县。”唐人郑綮所撰《开天传信记》则言之更细,曰:“天宝中,上以三河道险,束漕运艰难,乃傍北山凿石为月河,以避湍急,名曰天宝河,岁省运夫五十万人,无覆溺淹滞之患,天下称之。其河东西径直长五里余,阔四五丈,深三四丈,皆凿坚石。匠人于石得古铁鍱,长三尺余,上有平陆二字,皆篆文也。上异之,藏于内库,遂命改河北县为平陆县,旌其事也。”这次从顽石中,凿出的是一件铁器,文中称之为“古铁鍱”,即有文字之铁版,上有篆字“平陆”二字。此物出自石中,连唐玄宗也深感惊异,将之藏于皇家内库,并改当地县名为“平陆”。

    至今,山西省平陆县尚运用这一名称。当然,古人也有可能讨皇帝欢心,伪造符信,以求祥瑞,此种事例很多。但此具有平陆字样的铁版,却谈不上是什么祥瑞征兆。所以,此次石中出铁,也可能是一起真实记录,可以与前二事件并案研究。

    古代发现的史前文明之六千古之谜无解尧山与仲山都处在关中北部,两地距离约公里,地质结构相近。两次奇异发现都处在相类的深层石灰岩中,难道是偶然的吗?那么,会不会古人作伪?在现代考古史上,为了猎奇和获取名声,不乏造假事件,英国哄动一时的造假,便是一位考古学家所为,事件被揭露后,成为考古史上的丑闻。难道唐代的夏侯孜和八百年前金代的马扬也是此类造假者吗?

    从文献记载中,夏侯孜是掩盖了此次发现,惟恐事情传扬出去。而马扬也似乎并非那种猎奇之辈。他在这篇文章中,详细记载了现场,对仙蜕之说也抱有怀疑的态度,也谈到它处所见古代化石,非常客观。两人都无作假的动机。会不会是后人作伪?开展现代考古的历史不足百年,而这些文献,都是早就产生,有的是清代就记录下来的,有的则早在唐时已有记录。所以,从考古角度造假,也几乎无有可能。

    这样,我们面对的就是一则则不解之秘。同时,马扬文中所记仙蜕当为人骨,如果是猿类,其骨骼与人类不同,必然视其为怪,而不会称其为仙。想一想教科书中的地质生物史。奥陶纪,才出现早期的脊椎动物,却产生人类的化石,要知道,此时距离人类的诞生,可以说还遥遥无期……。假如这是真实的记载,我们的关于人类进化的历史观便受到了挑战,会令人陷入迷茫,动摇现有的历史自信。

    世界上对史前文明有着多种猜测。非洲,美州,都有很多同类的线索,与三叶虫化石相伴的人类脚印;深矿岩层中掘出的铁球,……。加上我们列举的历史记载,所有这些,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人们渴望得到答案,可是,和神秘的UFO一样,这一问题,目前无法得到答案。面对这些史料,我们如何解释?

    庄子曾说过“朝菌不知晦朔”,难道我们自视为独一无二的人类百万年以上的漫长发展史,在无尽的时空中,相比之下,也只是生命短暂的“朝菌”。或者人类的全部历史,只不过是大自然之手造就的一代又一代人类中的一代,如同年年播种小麦中的一季吗?天地茫茫,宇宙无限,我们不可能洞悉所有的知识。远的不说,即便我们人类自身,便有难以穷尽的秘密。这些似是而非的记载,不但增加了人们的疑惑,也鼓动着人类继续探索的精神。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疆土辽阔的国家,在历史上我国经历了历朝历代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历史的变迁,我国的发展依然熠熠生辉,但是我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我国的西部地区一直都非常神秘。

    罗布泊地区就十分神秘,它位于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是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东缘,由于它的形状宛如人耳,所以它被誉为“地球之耳”,又被称作“死亡之海”,原本这里的水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气候出现了变化,最终这里变成干旱的状况。之所以说罗布泊神秘,是因为罗布泊出现了很多失踪事件,古往今来,无数探险者舍生忘死深入其中,但是有去无返,后来人类在前往罗布泊搜寻的时候,只搜到了几具干尸,因此罗布泊又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古时候,罗布泊还存在过一个文明——楼兰文明,楼兰是西域古城遗迹,在我国的《史记》中有相关的记载,这里曾经还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罗布泊"这个神秘的名字,多少人为之向往!由于它的形状宛如人耳,因此被誉为"地球之耳",又被称作"死亡之海"。

    罗布泊的神秘,千百年来一直掩盖在大漠的面纱下,它被人称为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洲",从古至今,为了揭开罗布泊神秘的面纱,无数的探险者来到这里冒险。

    然而在《山海经》的记载中,罗布泊与现在完全不是一个样子,《山海经》称之为 "幼泽",寓意多条河流汇集而成,这里曾出现过一个神秘的国家——楼兰古国。

    没有人知道楼兰古国的确切消息,只知道它诞生过而又突然灭亡。大量的考古人士前往探究,但离奇的是大部分都不幸遇难,没有人生还。罗布泊的神秘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就在2005年,一支探险队在罗布泊深处发现了几百具干尸,一开始认为这些尸骨是前些年走失在罗布泊的那批人,可带回进行化验鉴定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果:这些人的碳14表明他们曾活跃在公元前15世纪,距今已足足有3500多年!

    3500多年前正是我国历史上所记载的夏朝时期,在我国史学界,夏朝是否真实存在一直都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有很多史籍资料都曾记载过夏朝的存在,然而至今为止,却并没有发现夏朝确切存在的证据。而关于夏朝的存在以及罗布泊地区的历史,在我国的一本奇书《山海经》里面有详细记载。

    《山海经》中记载:夏朝曾征服西亚,联合西亚各国,发动了一场牵动亚洲18个国家的战争,180万军队在此展开厮杀,最终同归于尽。而这些干尸很有可能就是那时候留下来的。

    这也就意味着夏朝在我国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而《山海经》这本书里面的部分内容并非是虚构的,而是真实的历史。

《山海经》的魅力还不止于此!

    其实,近些年来的研究发现,一次又一次的证实了《山海经》中记载的内容并不是凭空虚构的,而是真正存在的历史。

    《山海经》中有对小人国的记载:"有小人国曰僬侥之国,几姓,嘉谷是食"。这段描述以往总被当作是古人脑洞大开的奇妙想象,直到俾格米人被发现,才让人们惊呼古老的《山海经》简直就是一本神奇宝藏古籍。除此之外,《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美国学者墨兹博士按照《山海经》的描述开启了一场探秘之旅。他根据《山海经》中山川河流的记载,拿着《山海经》当地图用,完全按照书中说的方位前行。

    结果,墨兹博士实地考察后发现,《山海经》中记载的一部分山川情况,与美国中部和西部的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喀斯喀特山脉,海岸山脉的太平洋沿岸完全一致,就连四条山系走向、山峰、河流走向、动植物、山与山的距离也与书中如出一辙。

《山海经》真的是太神奇了!

    《山海经》是一本包罗万象的书。它集地理志、方物志(矿产、动植物)、民族志、民俗志于一身,是上古百科全书。它囊获文献、地理、神话、奇幻等的研究价值,是华夏文明第一宝典,拥有着破解上古文明历史的魔力,对我国乃至世界都有深远影响。

    《山海经》向我们勾勒出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广袤奇异的上古神话史,更是一部距今四千多年的炎黄时代文明史,对我们了解先祖和史前文明有着不可比拟的价值。

    有人害怕里面是文言文看不懂,所以,有对《山海经》里面的内容感兴趣的朋友们,建议大家读一读彩图全解版的《山海经》。这本书里面,不仅尊重原著的内容,而且采用图解的方式,含有很多有趣的图片、注释和深入的解析,绝对可以让你看得懂,而不会枯燥乏味。大人和孩子都可以读,可以让小孩子从里面的插画了解上古的故事。

    楼兰文明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又是什么时候消失的?这个问题至今都在困扰着人类,据悉楼兰古城占地12万平方米,整个遗址散布在罗布泊西岸的雅丹地貌群中。关于楼兰的记载最早出现与我国的《史记》,是西域最东边的丝绸之路上的当道小国,汉匈为争夺西域都欲控制楼兰,楼兰在汉匈之间“不两属,无以自安”。后来在《汉书·西域传》以及《三国志.魏书.文帝纪》都有相关的记载。

    不过楼兰最早发现是在1900年,由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发现,后来我国的一支科考团队来到楼兰,对楼兰进行了考察,结果在黄沙之下,发现了大量的尸骨,起初科学家认为这些埋在黄沙之下的尸骨是多年前探险的失踪者,但是经过研究与鉴定发现,这些尸骨距今已经有3500年的历史,而根据时间来推算,当时应该是处于夏朝时期,根据《山海经》中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夏朝曾对西亚地区发动过战争,这样一来这些尸骨很有可能就是当年战死沙场的战士们,那么《山海经》的记载也很有可能是真实的。

    据《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由于当时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来到楼兰城,又召集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士3000人,不分昼夜横断注滨河引水进入楼兰城缓解了楼兰缺水困境。但是在这些努力下,楼兰还是没有改变缺水的状况,最终因为缺水,居民纷纷离开楼兰,于是楼兰城最终成为今天的遗迹。

    目前关于楼兰的消失之谜还有很多说法,除了自然环境、缺水的因素以外,有人认为楼兰的消失与罗布泊的南北游移有关;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楼兰消失于战争,楼兰的国力衰弱,因为北方的入侵,楼兰被人们遗弃;还有一种说法是认为楼兰是因为一场瘟疫而消失,这场瘟疫剥夺了百分之八十以上人的生命,人们不得不弃城而逃;还有专家认为是因为气候的旱化导致楼兰的文明消失,在距今约2000年左右旱化加剧,中国北方广大地区冰进发生,黄土堆积,湖沼消亡,海退发生;也有专家提出或许是因为当时人类的过度开采,导致这里资源短缺,环境恶劣难以生存,导致人们都离开了这里,加速了楼兰文明的消失……至今楼兰消失之谜还在人类的探索中。

    楼兰文明的消失令人感到遗憾,或许在未来我们能够揭开楼兰文明之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罗布泊藏有大秘密!楼兰文明被揭开,《山海经》的记载或是真的
野人武宗云挽救了即将消失的罗布泊史前文化——中国石器行(罗布泊段)
《山海经》不仅仅颠覆了人类历史,更是史前文明的最有力证据!
楼兰古国为何一夜消失了科学家找到幕后黑手,人类的警钟已敲响
山海经:为何说山海经记录了史前文明毁灭后的景象?
《山海经》的内容是不是史前文明?真相揭开,让人不敢相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