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粘豆包粘住东北的魂儿

粘豆包粘住东北的魂儿

    东北人:整点实在的,它就是干粮!

    如何在人群里一眼认出东北人? 很简单,如果这个季节手里还攥着粘豆包的,一定是。 

    冬天吃粘豆包,一片金黄看着就暖和。粘豆包,过去只在冬天才能吃到的它,也是为数不多能调动起东北人同一根味觉神经的食物。“腊月到,蒸豆包,热气冒,香味飘”,对于东北人来说,吃了粘豆包才算过年。 

   每年回家,都要吃父亲做的粘豆包

    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下巴冻掉怎么办?那就用粘豆包粘上吧!

花落成蚀

    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描述了农历十二月初七初八,也就是这个时节,中国北方的寒冷程度。尤其是寒冬腊月的东北,零下三十度的室外,冻得人直“嘶~嘶~”,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室内烧得暖洋洋大火炕。

    严寒的冬天,东北人喜欢吃一种面食——粘 (nián) 豆包。

    电影里那句著名的台词'别拿豆包不当干粮',说的就是它。

粘豆包

    据传,粘豆包是满族传统食品,是早期满人祭祖和外出狩猎、砍柴的干粮。生活在白山黑水之地的满人,喜欢黏性甜软的食品,因为东北冬季漫长而寒冷,在山林中骑马狩猎,人们体力消耗大,黏性食品比较抗饿。

粘豆包是什么做的?

    粘豆包是用大黄米面,包上红小豆或红芸豆馅,上锅蒸熟而成。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五谷之一的黍,也叫糜子,去皮后叫黄米,有黏性,适宜酿酒做糕。

黍米

    “腊月到,蒸豆包,热气冒,香味飘。”

    从前的东北乡村,到了腊月年根儿底下,乡亲们碰面总少不了问一句:“你家淘米没?淘多少米啊?粘不粘?”因为“粘”和“年”谐音,所以粘豆包又叫“年干粮”。“成粘了!”粘豆包出锅时一定要说上这句吉利话儿,意味着有了“粘”豆包,能过一个好“年”。

    一入冬,收完了庄稼,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包豆包。

粘豆包是怎么做的?

    第一步:淘米、磨粉、和面

    新打的黄米,淘净沙子,(以前在小碾坊去壳的米都会有沙子,所以煮饭前要用簸箕筛出沙粒和杂质,如今技术进步,经过去杂质、抛光、装袋的大米都很干净。)倒进大盆里温水泡一天一夜,晾半干,石磨碾碎,掺些高粱米面、江米面,冷水和好,面团发酵一夜。

第二步:烀豆馅

    泡了一夜的红小豆或红芸豆扔进大锅里,放白糖一块煮。豆子烀 (hū) 熟不破皮,捣烂,这个过程是不断火的,所以一定要看着火,火大会干会糊,火小太稀,程度求一个刚刚好,需要耐心和经验。豆馅做好,捏成一个个蛋黄大小的团儿放在室外冻一夜。据过来人讲,50斤米配12斤红芸豆,能包近100斤粘豆包,1000多个。

第三步:包豆包

    备好面冻好馅,唤来总唠家常的邻里姑婶,说说笑笑间开始包豆包。揪一块黄米面团好拍扁,包进豆馅,揉圆,快手一分钟包十七八个,我是慢手效率减半。

包粘豆包

第四步:蒸豆包

    灶间塞满硬木柈子、苞米杆,旺盛的火苗映得灶膛红艳艳的,直径一米的大柴锅添水烧开,架铁帘,铺上秋天备好的苏子叶或苞米叶,铺叶子取其清香也比屉布易清洗,小时候看母亲蒸馒头还会铺白菜叶。

第五步:冻豆包

    刚出锅的粘豆包黄澄澄,味道香甜,但不要直接吃,筷子蘸上水,把连成一起的粘豆包划开,放室外冻上。粘豆包只有冻过才接地气儿,冻实诚的粘豆包不发散不牙碜,劲道耐嚼。冻好后装袋存缸,随吃随拿。

冻豆包

粘豆包怎么吃?

    煎着吃、烤着吃、蒸着吃,蘸白糖、蘸蜂蜜、蘸猪板油。

    有些小孩喜欢直接啃,冰凉凉的粘豆包冻得当当硬,小孩子攀比着谁牙口好。(我是真咬不动,那玩意儿冻得跟石头似的,砸人非常疼。)

    再次蒸时用盘子,盘底最好先抹一层油,吃起来粘乎乎粘牙粘嘴粘筷子粘盘子,说冻掉下巴用粘豆包粘上,当然是夸张,但也一语道破东北的冷和豆包的粘。

    黄米的粘豆包才是正统,不过由于黄米产量少价格高,现在多用江米面掺苞米面,比例自定,七三开,不会太粘牙。

    吃粘豆包要搭配清淡爽口的汤汁,比如青菜豆腐汤、白菜萝卜汤、酸菜粉丝汤等,再配一小碟清口的咸菜,比如辣白菜、糖蒜、樱菜等。

    吃红红火火东北杀猪菜时,主食不要米饭,要吃粘豆包、苞米面饼,喝大碴子粥。

    过去,粘豆包是东北的过冬干粮之一。它蒸食方便,比较耐饿,适宜对抗严寒的气温。落雪后,乡下人家就会准备很多,足够一冬的存量,其实它也代表着清苦的岁月。

    可如今,黄米面的粘豆包都升级为绿色食品、杂粮美食了。一些年长的人吃粘豆包来怀个旧,我喜欢它则是因为从小就对黏性食物毫无抵抗力。

    过年了,家家户户就包饺子杀年猪蒸豆包,剪窗花贴春联放鞭炮。室外冰天雪地,室内喜气洋洋,农人在简单的礼仪中寄托着对旧岁五谷丰登的感激,对新年吉祥顺遂的企盼。

    吃粘豆包一定要蒸透,热乎乎的吃。一边呼呼的吹着一边吃,外皮软糯粘牙,内馅又沙又甜,吃完喝一口酸菜汤,哈!舒服!

    然而,千万记住别蒸过火,否则……

    如今,一年四季,粘豆包想吃就吃。身处异乡的东北人要是想家,粘豆包的味道总是率先从脑海里冒出来。夏天的粘豆包,成了独属于东北的乡愁。毕竟,很多东北人的童年记忆中,都有妈妈包粘豆包的身影。

    粘豆包,不仅是东北人抹不掉的味觉记忆,它也是 “白山黑水”里,土生土长的“东北之根”。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东北的粘豆包,比艾窝窝结实,比青团扛冻。

    南方的青团温润乖巧,北京的艾窝窝精致可爱,和这些糕点相比,冻硬实了拿袋子扛的粘豆包,自带东北的直率粗犷气,更像是与馒头比肩的主食。说它只是小吃,东北人首先不服气:“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从古至今,东北人对粘豆包都是有感情的。 


    最早,生活在这里的半游牧半农耕民族和渔猎民族,出门狩猎捕鱼,或是出远门打仗,粘食是随身携带的食物。像粘豆包这样的粘食,既可以长时间储存,而且还能扛饿。满洲八旗军征战沙场,清廷入主中原一统天下,里面也有粘豆包的一份功劳。 

东北人闯荡数百年,只有粘豆包的朴实模样从未变过。

    清末民初,地广人稀的东北解除移民禁令,关内成千上万的人涌了过来,“闯关东”风头正劲。搬迁建城、开垦荒地,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扛饿的黄米糕是必备干粮,“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二十里的白面饿断腰”。粘豆包则更是作为糕中“上品”,为这股建设东北的大军提供能量,保驾护航。

    到了今天,东北这片沃野早已从过去的“漫山遍野大豆高粱”,变成了连天接地的稻田,选择主食时,东北人不再关注能存储多久、经不经饿,纵是如此,粘豆包也神奇地没在“优胜劣汰”里消亡,反而凸出了它的另一面优势:好吃、营养,成了东北人过年不可缺少的“年味”。

粘豆包蘸白糖,猫冬日子里挡不住的甜蜜

    粘糯Q弹的表皮,沙绵香甜的豆馅,隐约还能嚼到一两颗没被捣碎的豆子。单独吃,品味的是原生态的粗粮香气;蘸点白砂糖或是桂花蜜,则多了抹幸福甜蜜,分外好“磕”;终极吃法,是在热乎乎的豆包正中挖个小洞,加适量猪油和白砂糖,等猪油和白砂糖不见踪影,融合为一层透明的膜裹在豆沙外闪闪发光,就可以一口将粘豆包送入口中,“哏揪揪”好吃! 

 煎豆包。

    夏天吃蒸熟的冻豆包降温防暑,冬天吃热乎的粘豆包爽口开胃。剩余的粘豆包用油煎一下,起了干巴再蘸上糖,吃起来又脆又甜。作为带馅面食,粘豆包兼具粗粮与豆类之营养,既能当主食又可作副食,如此神仙食物,难怪东北人爱它如命!

粘豆包凭什么是“东北之根”?

    粘豆包自带东北基因,早已打上了这片土地气候、民风的印记。“粘”、“豆”、“包”三个字,也简明扼要的概括了它能成为“东北之根”的原因。


粘,不粘不好意思上桌

粘住嘴巴,粘住温情

    东北的传统主食都叫饽饽:玉米饽饽、粘饽饽、高粱饽饽、白面饽饽……其中的粘饽饽就是粘豆包了。这股“粘”劲儿,是它最重要的特点。各家豆包蒸出来,问候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家豆包粘不粘?”

    做粘豆包的粮食一般有两种:黄色的是黄米面,白色的是江米(籼糯米)面。最受欢迎,也最传统的搭配,还是粘性、劲道俱佳的黄米面。

 还没有磨成粉的黄米和江米。

    粘豆包使用的黄米,是由五谷之一的“黍”脱壳去皮而来,黍也就是俗话说的靡子。在农业发展的早期阶段,靡子以其生育期短、耐瘠耐旱,与杂草竞争力强等优点,成为东北最早种植的粮食之一。不过,由于它产量很低,玉米、水稻这些高产量作物相继在东北安家后,靡子便少了很多。当然,为了吃粘豆包,东北农民依然会留出一块地种糜子。

    黄米粘性十足,用来做粘糕、粘米饼正好,还可以直接做成黄米饭。黏糯糯的黄米饭,拌上白砂糖,粒粒香甜。“南北大炕,高桌摆上。黄米干饭,大油熬汤。膀蹄肘子,切碎端上。四个盘子,先吃血肠。”大碗吃米,大口吃肉,是东北人在猫冬日子里难得的乐趣。

正在炕上发酵的江米面

    用黄米做粘豆包,还要会发面,这项技术活也只有多年发面经验的人才能胜任。黄米面不像白面,不能通过酵母粉、苏打粉来发酵,而是靠东北天然的空调——热炕。大缸大盆被黄米面填满后,码在热炕头上,用大棉被盖好。等过了两三天,再掀开盖帘,闻一闻、拍一拍、揉一揉,就知道面是否发好了。发好的面,透着淡淡的酸味,韧性刚好,这样的面才能做出粘性刚好的豆包。


豆吃豆捣豆,乐趣无穷


花豆

    东北人格外“爱豆”,这片沃土也是各种豆类生长的天堂。吃豆包,选什么豆也很重要。能成为豆包的馅料,必须要沙软,比如有红芸豆、红小豆。但是东北人最喜爱的还是属好看的花豆,紫红色的豆皮缀有白色花斑或者条纹,这种花豆和黄米面才是标配。

烀豆馅、捣豆馅、攥豆馅

    豆子变成豆馅,还有三道工序要做:烀(hū)、捣、攥。烀豆馅考验的是耐心,必须要小火慢烀。两个小时蒸汽的洗礼下,花豆烀得稀烂,在大铁锅中“豆生”完成蜕变。炸开的花豆豆皮香味扑鼻,豆子算烀好了。

    而捣豆馅则解压又解馋。用铁勺,或者直接用啤酒瓶子,将一颗颗爆肚的豆馅压扁“怼碎”,简直舒爽,但要注意不能全部捣碎,留几颗豆粒的豆馅才最好吃。小时候,帮家里捣豆馅的东北娃儿都会偷尝几口,那种沙软的口感,还没吃豆包就已过足了瘾。捣碎的豆沙趁热攥成一个个蛋黄大小的圆球,就等着和黄米面皮结合,实现“豆生巅峰“。


包是名词,也是动词

    “包”,是粘豆包的最终形态,也是做粘豆包的最后一步。

    东北人只要家里包豆包,必有大事发生。要么过年过节,要么祝寿盖房,包豆包,可是不容错过的东北大party。

东北农村组团包粘豆包的场景

    做豆包不容易,所以每次都要蒸好几锅,自家人肯定忙不过来,平时玩的好姐妹、左邻右舍的大妈、七大姑八大姨都得来当帮手,忙得不亦乐乎。几盆攥好的豆馅、发好的面放在炕上,包豆包就正式开始了。捏皮、放馅、攥紧,一会儿就包好一个。手上忙活,嘴上也一点没耽误。讲笑话、唠大嗑,彼此调侃开玩笑,屋里不时听见阵阵笑声。


玉米面做的粘豆包

    包好还没下锅的粘豆包,看上去就像山东的家常馒头。下锅的豆包,一个挤着一个摆放,东北人生动地描述成“撞豆包”。为了防止粘锅,有的人喜欢在蒸屉上铺一层苏子叶,可别小看这层暗绿色的菜叶,它不仅能防止豆包粘锅,还能增添一股特别的辛香。

    包好的豆包要先蒸出一锅犒劳大家。软糯香甜的豆包,配上大炖菜,再酌壶温酒互相碰杯,是专属东北的温情时刻。哪怕一人食,豆包配上东北大酱,再夹一口清凉爽利的芥菜疙瘩小咸菜,也能吃出滋味。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年从11月开始,东北就进入了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在如此独特的生态环境下,东北地区形成了适宜生境、应时而做的饮食民俗,也孕育出了一种独特的美食——黏豆包。

黏豆包与金元宝

    黏豆包,又称黄豆包或豆包,是黏米面和豆馅的结合。诗经有云“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其中的“黍”就是糜子,去皮后称作大黄米,米粒大,黏度好,颜色金黄,是做黏豆包的上等材料。做馅的豆子最正宗的就是红小豆和红芸豆。黏豆包一般是在冬季刚开始的时候制作,然后放入户外的大缸中保存过冬。一切工艺都源自天然,可以说,黏豆包是传统天然食品的典范。 

关于黏豆包的由来,民间流行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很久以前,在奈曼旗土城子一带有一个贫困的村落,村落中有一户万姓人家,家中只有婆婆、儿媳带着孩子三口人,日子过得很穷。大年三十这一天,别人家都在准备包饺子做年夜饭,可万家什么都没有。无奈之下,儿媳只好到财主家去借粮。财主知道她家很穷,借了也还不起,就给了她一块已经酸了正准备扔掉的黄米面。回到家后,万家儿媳把豇豆烀熟捣碎做成了馅,用酸黄米面包了起来。可是面太脆,怎么也包不成饺子,于是她就包了很多豆馅圆团。蒸熟后,婆婆说:“我这么大岁数了,还头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叫什么名儿呀?”儿媳说:“这是酸黄米面包豇豆泥,既然今天全家吃了一顿饱饭,就叫它'都饱’吧。”婆婆说:“那有豆馅的就叫'豆包’吧,没馅的就叫“黏团”,寓意一家团团圆圆。”

    且说这一年,玉皇大帝心血来潮,决定到人间体恤民情。恰巧来到万家,他见万家贡的不是饺子而是黄团子,就问财神爷这是什么。财神爷说可能是用什么面做的金元宝。玉皇大帝拿起一个尝了尝,感觉好吃极了,便让财神爷用金元宝把锅里剩下的黄团子都换了带走,财神爷换完后又把从别人家拿的饺子也放在了锅里。

    再说万家儿媳,见桌上的豆包吃没了就去锅里拿。掀开锅盖一看,豆包都变成了金元宝,锅里还有许多饺子。她急忙回屋问婆婆,婆婆激动地说:“一定是老天恩赐,让我们从此过上好日子。”从那以后,万家的日子过得其乐融融。这件事很快传遍了大小村落,于是家家户户都开始效仿。从此,过年吃黏豆包就演变成为东北地区的习俗。

不可或缺的餐桌主角

    东北民众为何偏偏对这小小的黏豆包情有独钟呢?

    早在《清朝野史大观》中就有记载:“满人嗜面,不常嗜米,种类极繁。”满族人自古就有爱吃黏食的习惯,而黏豆包也正是起源于满族的食品。黏豆包不仅好吃可口、味道独特,而且特别充饥,人们吃了以后身体会变得强壮有力,在粮食匮乏的日子里可谓是顶饱食物的首选。更重要的是,黏豆包体积小,非常便于在寒冷的冬天随身携带,适合人们远程外出从事狩猎活动和出征作战,因此也曾作为八旗军的军粮,甚至可以说,大清国的半壁江山里,也有黏豆包的一份功劳。汉族人发现黏豆包竟然有这么多优点以后,也渐渐地喜欢上了黏豆包,目前黏豆包已经成为人们冬季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角。

    任何一种美味的食物都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别看黏豆包个头小、不起眼,但其制作过程十分讲究,无论是淘米、和面还是包豆包,都存在着不小的难度,全程做下来需要三四天。老少邻里坐在一起,边唠家常边包豆包,甚是热闹,这也算是农村中不可多得的集体活动。

    做好的豆包放到锅里时要相互紧挨着,人们称其为“壮豆包”,豆包下面以及豆包之间也要铺好梭子叶,这是为了防止豆包粘连。豆包蒸好后,大伙坐在一起一口一个黏豆包,再喝上热乎可口的酸菜汤,真是满口甜香,爽胃热心。蒸好但没吃完的黏豆包就放到室外-20℃左右的气温下冷冻,然后储藏到大缸里,想吃的时候拿出来蒸一下就可以了。 

黏豆包里的故事传说

    由于过去东北没有小麦,无法像关内老百姓那样,“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九蒸馒头”;并且在当地有一种风俗叫“过年不做新饭”,要吃“余饭”(即剩饭),意思是年年有余,所以人们就选择了做黏豆包,既能弥补粮食的稀缺,又能满足风俗的要求。

    每次做豆包,都会做够一整月吃的,黏豆包就成为东北老百姓过年,甚至是整个正月里的主要食品。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就体现了黏豆包的重要地位。人们在腊月里把黏豆包蒸好后又冷冻贮存起来,在正月里顿顿来吃,这样一般人家就可以整个正月都不用做新饭了。

    但是一次性把一个月的豆包提前包完,可是一个不小的“工程”,没个几天可包不完,人们甚至需要连宿隔夜地包。包豆包又是一个累活,单调乏味容易使人寂寞无聊。在白天,人们已经唠完了家常,晚上往往没有新的家常可以再聊。为了打破寂寞的气氛,让大家熬过包豆包的漫漫长夜,黏豆包就成为民间故事的催生剂,夜晚也变成包黏豆包最有意思、最刺激的时刻。

    到了夜晚,人们聚集起来,一边包豆包,一边唠嗑,讲故事的气氛一经开头,大家便你讲一个他讲一个,互相补充完善就产生了许多民间故事。故事多以狐精鬼怪的传说为主,为的是防止大伙儿犯困打瞌睡。故事不仅生动有趣,也富有深刻寓意,有不少故事影射当时社会的状况,结尾也一般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随着时代的发展,故事的情节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越来越丰富完整。一年接着一年,一代接着一代,这种讲故事的形式仍然在继续发展着。屋内欢笑不断,热闹非凡,民间“瞎话篓子”的讲述声娓娓动听;窗外冬夜的风声呼呼作响,雪花轻轻打在窗户上;灶坑里的麻秆、豆茬燃烧得劈劈啪啪作响……各种声响在寒冬腊月中谱成一首曲子,把人带进那神奇的故事情境之中。

黏豆包,黏黏情

    如今,做黏豆包、吃黏豆包逐渐演变成为东北农村饮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如果家里子女及亲朋好友有在外地的,一定要把黏豆包送到那边,因为只要吃到家里的黏豆包,就有与家里人团聚的感觉。因“黏”与“年”谐音,黏豆包也叫“年干粮”。村民见面时都要喜气洋洋地问候:“你家淘米没?淘多少米啊?黏不黏?”“成黏了!”这亲切的乡音中,饱含着人们对自己生活的满足和喜悦。问的人喜气洋洋,回答的人也是喜气洋洋。民间有句俗语“腊八腊八,冻掉下巴”,所以孩子们也争着抢着吃黏豆包,说要把自己的下巴粘起来。

    慢慢地,人们对黏豆包就有了一种无法割舍的情结,不仅春节要吃,元宵节、清明节、立秋、中秋节等各种节日,但凡有点条件的家庭都要做些黏豆包来吃,就连老人过生日都要用黏豆包来庆贺。包黏豆包对人们来说已经不是简单的劳作活动,而是如同亲自参演一台大戏,自家演员不够用时就到邻居家去“外聘”,有时对方还会主动前来“客串”,大家说说笑笑中不知不觉地就把黏豆包包好了。

    豆包是圆的,象征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豆包是黏的,象征家庭团结、齐心协力。豆包是吉祥的象征,是心愿的表达,是文化的传承。让我们在这个冬天里,一同品味黏豆包:黏豆包,黏又黏,红豆馅,装里边,黏豆包,圆又圆,又甜又香又解馋……

 摆成心形的豆包新花样

    身在异乡的东北人,要是想吃粘豆包,不用等到过年,无论是购买还是自己做,都可以一解思乡情。虽然少了些仪式感,美味却是有增无减。冲破了季节桎梏的粘豆包,同样跃出了传统口味,面皮可以加黑米、玉米面、紫薯,豆馅不妨试一些花生、红豆、栗子,今天的粘豆包如川剧“变脸”般活跃在东北餐桌上。

    可走南闯北的东北人啊,最念念不舍的还是老家屯里的粘豆包。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吃一口土生土长的粘豆包,那些磨米捣馅包豆包,还有背着妈妈偷偷尝豆馅的记忆,就一一浮现在脑海,那可能是一段永远都回不去的时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粘豆包,粘住了整个东三省!
像奶糖一样粘牙糊嘴的豆沙包,你吃过吗?
吃出用金钱买不到的感觉, 老一辈人的手艺值得传承。
东北人的过去!太值得看看了!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新京都文艺】作者:高丹凤《​难忘腊月粘豆包》总1370期2022年355期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