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9年度浙江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优秀案例九:湖州市妙西镇妙山村美丽乡村精品村规划

项目概要

项目名称

湖州市妙西镇妙山村美丽乡村精品村规划

获奖情况

2019年度浙江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一等奖

设计单位

湖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项目成员

唐杰彬  于   叶  王   震  姚致祥  戴  洋  沈永明

张   岚   谢  泉  褚慧励  梁启帆  陈  刚  朱梁斌


山水文交相辉映,产村景融合发展


01

项目概况

浙江省以“两山”理论为引领,通过乡村改造、设施配套、生态治理及2.0版美丽乡村建设,极大改善村庄面貌,现已启动3.0版乡村振兴,以精品村建设解决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

——乡村规划建设三阶段

妙山村位于美丽乡村发源地——湖州市域中部、西塞山旅游度假区内,全村总面积9.06平方公里,下辖11个自然村。2017年全村共有农户481户,计1357人。

妙山村现状村庄建设用地分布较为分散,沿妙山公路呈带状绵延5公里分布, 村庄总建设用地规模23.06公顷,人均建设用地达到169.93 ㎡/人。该村为茶文化和韩禅发祥地,但曾依赖矿山开采发展经济,牺牲环境。

——湖州十大乡村旅游示范区(三区十带)

——妙山村区位分析

——妙山村村域现状

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如何利用资源禀赋,加强个性化设计,探寻产村景一体化,是本次规划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妙山村航拍图

02

创新与特色


①梳山理水,保修并举,绘就产村景融合发展蓝图

村域三面环山,水田村相依。强化全域空间谋划,划定生态红线和村庄增长边界,通过环境承载力和开发适宜性双评价,合理布局三生空间,促进产村景一体化。

——由“生活空间规划”向“全域空间规划”转型


②公众参与,规划伴行,探索”坡地村镇”省级示范

通过乡村沙龙、乡贤会讨论群策群力;针对旅游项目落地难,创新“点状布局、垂直开发”,减少建设占地,合理引导,使规划更具可操作性,现为全省坡地村镇示范区。

——文化沙龙,乡贤讨论会

“慧心谷”项目总占地300亩,采用低密度、点状供地方式,建设用地降到11亩,其余茶园、竹林等生态保留地,以租赁形式使用,既降低投资成本,又减轻妙西镇用地指标压力。


③挖掘人文,活态展示,打造浙北特色山村新名片

维护村庄聚落空间,注重建筑风貌传承与创新,植入旅游集散中心、革命传习所,挖掘历史遗存,展示茶竹禅宗文化,彰显个性。


④引导农旅,激活经济,建设湖州乡村振兴样板地

坚持村民致富与旅游开发齐头并进,整合“环境、产业、文化、旅游、村居”功能,引导发展家庭农场、民宿、山地拓展、研学基地、茶竹加工、文创产业,助农增收。

——妙山村全域景区规划鸟瞰效果图

03

主要内容

坚持问题和民生为导向,结合妙山村发展实际,探索“全域景区化,产村景一体化”。


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保护与管控生态空间

根据生态敏感性,划定一二级生态控制线及禁建、限建和适建区。强化景观视廊控制。

加强生态修复与保护利用,通过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等GIS分析,评价用地适宜性,有效划定村庄建设用地和产业发展空间。

——整治与提升村庄环境

从道路、景观、环境等方面进行整治,完善公共空间,加强景观节点、景观带及界面设计,突出山村风貌。

优化村庄道路体系,完善对外交通和慢行空间。

遵从“简法设计、自然生长”,最大限度保留乡村原真场景。完善滨水、庭院绿化。保留竹林、水杉、茶田等植物群落,设置观赏型植物景观。


②乡村内涵挖掘彰显

修复陆羽古道、杨富桥、福源寺及古树公园,挖掘人文历史,保护非遗旱船,通过绿道、旅游路线将各节点串联。

增设人文标牌,村标等设计融入茶竹元素;利用围墙、老物件营造小品。挖掘英雄事迹,村民公园内立碑塑像,弘扬红色文化。

——历史人文挖掘与展示


③存量空间微创手术

——注重现有建筑改造

按照“不大动、少花钱、出效果”原则,对乡村进行“微改造”。村内建筑分拆除、保留、整治、新建四类。拆除危旧房;保留质量较好及特色建筑;整治屋顶、墙面、店招、围墙。

将村部南侧废弃厂房、妙山公路沿线破旧用房、现有笋站改造为精品农家乐、骑行驿站和电商服务站,选择部分农户发展民宿。

——有机织补村庄新肌理

整合现有村民点,针对农民建房难,预留两处新建点;安排公建及产业用地,使新建区与老村有机融合。

延续村庄发展脉络,梳理道路与水系,有机织补新肌理,增设完善中心公园、如意桥等邻里空间。

——建筑风貌传承与创新

调研传统建筑构建元素、材质及色彩,提炼地域特征,合理确定公建住宅风貌定位。

加强浙北山区民居设计,提出院落增添与组合等设计手法,提供多个农房及民宿方案。


④景村一体妙境营造

结合“坡地村镇”试点,引入西塞山前度假木屋、慧心谷等项目,探索“点状开发”。

建设“乡村大景区”,以“妙山妙水妙境”为意向,形成古道问茶、智谷妙境、山居竹隐等八大景,并策划休闲度假、创意体验等项目。

设置茶山、竹径、山溪绿道,修缮登山古道,增设指示牌,驿站,形成绿道+古道的游览序列。


⑤农旅融合特色发展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加强一二三产融合互动,推动‘第六产业’。完善霞幕山茶田、精品水果园;设置中草药、富硒蔬菜基地,竹产业梦工场、农旅综合体;培育“三葵雨芽”、霞峰云雾茶品牌,“霞雾素”名贵兰花。整合周边资源,发展体验式生态旅游。

针对学生、中青年、老年等不同群体设计旅游产品,包括素质拓展训练、山地自行车、森林探险、果蔬采摘、中医养生等。

——营建研学创作基地

依托同济大学及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开展研讨教育、文创设计、竹产业研究等智慧型活动,让妙山成为学术、农旅、文创、度假四位一体的城乡互动纽带。

04

实施效果

在精品村创建中,多部门联动指导,项目投资方提前介入,方案几经调整,并细化到施工图,多专业跟踪服务,确保设计不走样。

①道路交通网络渐成体系

新建霞幕山通景公路,有效避开村庄;优化街巷空间,畅通“最末梢”;修建伴溪绿道,骑行道,增设驿站、旅游公交线、停车场;形成快慢游交通体系,让游客进得快、游得慢、玩得好。

②生态旅游项目雨后春

西塞山前度假木屋预订火热,慧心谷成为第三届世界乡村旅游大会接待酒店,多个亿元级项目落户,另有野界国际度假营地、长颈鹿庄园、廿一农旅综合体、大师智慧谷,多元业态全域发展。

宜居乐活乡村靓丽展现

设施配套逐步完善,村居品质极大提升,旅游发展带动民宿、农家乐、农场,促进村民增收,吸引青年返乡创业。休闲文化生活丰富,成立乡贤参事会,激发乡村治理活力。

历史人文挖掘个性彰显

修复中国十大古道——陆羽古道,开展马拉松;举办茶文化研讨会、茶艺师技能比赛;拍摄文史纪录片《霞幕北飞》,培植中韩友谊。崇尚英雄人物,弘扬红色文化。

妙山村先后被评为3A级旅游景区,浙江省首批休闲旅游示范村,她正抢抓乡村振兴机遇,探索产村景融合发展,积极打造美丽乡村精品村新样板。

本文仅代表项目组观点

—— E N 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虞第二座高铁新城,呼之欲出!周边12个村庄规划!
10个美丽乡村规划案例
乡村振兴丨绿维创新村庄规划,就地解决三农问题
100张图详解村庄崛起之路——以日本小谷村为例
一个通过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落实点状用地的案例 | 施家鑫
仅有不足10%的成功率,乡村究竟如何振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