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逝去的街巷—丹东路边俩少爷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何处不相逢”


分享对家乡 天津 的认知 
                 交流 人 在旅途 
萍水相逢的 感悟 ……

 
逝去的街巷
 
丹东路
 



丹东路已说三篇,上篇说的是丹东路边的新学书院。本该转移阵地,可实在忍不住,还想啰嗦几句。谁让新学书院日后成了17中附小,成了咱的母校呢。
这新学书院,当年有俩少爷,一个是英商亚细亚油行顾问的长子,叫黄作霖,后改黄佐临(1906-1994);一个是天津中国银行行长的独子,叫杨宪益(1915-2009)。两人毕业于同一所学校,又先后留学英国。



▲1925年,黄少爷离了天津新学书院,先后留学英国伯明翰大学和剑桥大学


▲1935年,杨少爷别了天津新学书院,直奔英国牛津大学

先说黄佐临。

新学书院读书时,他便爱上了戏剧,最喜欢易卜生。留学英国,他上课学会计,下课写剧本。黄佐临人小胆儿大,联欢会上演完自己的处女作《东西》,随手把剧本寄给了萧伯纳。好家伙,那可是闻名世界的戏剧大师,此时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啊。大师就是有大师的范儿,他给“中国小黄”回信说:
“一个易卜生,他是个门徒,不是大师;
一个萧伯纳,他是个门徒,不是大师;
易卜生不是易卜生派,他是易卜生;
我不是萧伯纳派,我是萧伯纳;
如果黄想有所成就,他千万不要做门徒,
他必须依赖本人的自我声明,独创一格。”
过了几年,中国小黄得寸进尺,直接登门拜访大师。这位英国老萧也够意思,带他找一工匠,制作了一本羊皮相册,还让小黄写出中文“萧”字,作为相册封面。老萧的意思是,相册里将来要贴满黄独创一格的剧照。

中国小黄两次留英归来,几经辗转,定居上海,当了四十多的上海人艺院长,一生导演话剧、电影百余部,最终由门徒,成泰斗。
然而,直至1994年黄佐临去世,那本相册仍是一片空白。不知是小黄对老萧过于崇敬,还是黄老对自己的作品从未满意。




再说杨宪益。

杨入读新学书院,正课不用功,整日读世界名著。留学英国牛津没多久,便用英语吟颂《离骚》,这一年,他24岁。1953年,杨宪益38岁了,跟一群各界专家去见毛主席。周总理特别介绍:这是一位翻译家,已经把《离骚》译成了英文。毛主席握了握他的手说:“你觉得《离骚》能够翻译吗?”杨宪益觉得,这是质疑,显然,也是鞭策。他在翻译事业上,更是加了把劲儿。
看看他和夫人戴乃迭的译作吧:
古典作品有《红楼梦》《老残游记》《唐代传奇》《儒林外史》《 汉魏六朝小说选》《关汉卿杂剧选》《聊斋故事选》《 汉魏六朝诗文选》《宋明平话选》 《史记选》。现代作品有《鲁迅选集》(1-4卷)《王贵与李香香》《白毛女》《中国小说史略》《故事新编》《野草》《呐喊》《彷徨》。
以上仅是杨宪益夫妇中译英不完全书单,自然,也没包括英译中。有人说,杨宪益夫妇翻译了整个中国。




黄佐临与杨宪益,两位天津少爷相差九岁,先后入读丹东路边的新学书院,原本只是擦肩而过。可八十年前的一次不期而遇,两位有了新的交集,就在新学书院,而且是针锋相对。

1934年前后,日寇侵华日紧,每逢“五卅”等纪念日,一些爱国学生便组织游行、罢课。杨宪益正在新学书院就读,便成了罢课领袖。此时的黄佐临,刚刚留学归国,就任母校新学书院校长。一个要组织学生罢课,一个要维持教学秩序,两人多次面对面,针尖儿对麦芒。最终呢,自然是化干戈为玉帛:杨宪益逐渐认识到,黄校长是个好人;黄校长组织学生排演英文戏剧,还特意为杨宪益安排角色。日后两人相聚伦敦,此段经历,竟成美好回忆,以致晚年忆及,仍回味无穷。




黄佐临与杨宪益,婚姻也堪称美满。

黄佐临是家乡逢知己。1930年,黄首次留学归国后,妹妹邀其去看英文演出,天津中西女中学生演的,沙翁名剧《如愿》(后译《皆大欢喜》)。黄写了篇剧评,发表在天津英文报纸《京津泰晤士报》。有人说,黄的赞美,实际都给了女主角。这位女主角,本名金韵之,日后艺名丹尼。从此,两人一个演戏,一个导戏,过了一辈子戏剧人生。
黄佐临病逝时,丹尼已痴呆,她只说了三个字:真是的。这仨字,被写入她的挽联。

有人好奇:这挽联,咋写的?咱未找到直接资料,试补之:你呀你,真是的!谁导丹尼再登台?



左上图中间那位女生,就是金韵之,即丹尼


杨宪益则是英伦结情缘。1935年,杨留学伦敦,结识一漂亮女孩儿。杨为她取了中文名,叫戴乃迭。1940年,杨宪益毕业了,要回国,戴乃迭一心追随,义无反顾。这一追随,就是一辈子,六十年,戴只回过一次英国故乡。即使文革袭来,戴被疑是英国特务,杨戴双双入狱四年,两人仍身两地,心相随。

1999年,戴乃迭病逝北京,杨宪益赋诗悼之:早期比翼赴幽冥,不料中途失健翎;结发糟糠贫贱惯,陷身囹圄死生轻;青春做伴多成鬼,白首同归我负卿;天若有情天亦老,从来银汉隔双星。




最后,我还想说说黄杨青春萌动的两段故事,那自然还是在新学书院时期。

这回先说杨宪益。 
杨没上过小学,在家读的私塾,12岁时被送入新学书院。新学书院很时髦,一些课程全英语教学,杨家便为少爷请了个家教。女家教姓徐,年轻漂亮,毕业于中山大学外语系,已婚,人称“池太太”。
池太太除了教英语、数学,还跟杨宪益谈文学,谈人生……五、六年下来,池太太有些离不开杨宪益了。1935年,杨宪益新学书院毕业,家里让他留学英国。池太太送杨宪益,一直送到了上海客运码头。那个时候,远赴欧美,大都是坐船的。池太太曾写多封长信,向杨诉说婚姻的不幸和对杨的思念。几年后,池太太自杀了,喝了过量的安眠药。六十年后,杨宪益忆起这位池太太,依然饱含同情与怀念。




接着再说黄佐临。

我有个上海同行,曾任职新民晚报,名叫李癸南。李记者最近忆及:三十年前,她曾问赫赫黄导,身边女演员无数,为何无诽闻?黄导始而不语,最后,一本正经道出一个秘密——黄佐临在天津时,就读新学书院,是男校。一天放学回家,迎面忽然飘来几个中西女中学生,个个典雅可爱。黄佐临直愣愣地盯着她们,脑袋边走边往后转,结果一头撞上大树,弄得鼻青眼肿。回家后,父母问,黄只得撒谎:不小心,摔了个跤。
黄大导演讲这个故事,大概是要说,要想有所得,必须有所舍。
三十年前,我也曾赴上海黄府采访。那时,咱不知有个新学书院,自然也不知,黄导也是我的校友、师长。问的什么,我也实在记不起来了。如果今天采访,我一定会问:上世纪六十年代,您回过丹东路边的母校吗?那个时候,学校礼堂不演戏剧了,但经常会响起童声合唱《歌唱二小放牛郎》,这也是17中附小的一个品牌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丹东路边俩少爷——逝去的街巷(40)
杨宪益兄妹的天津往事
杨宪益兄妹和他们的母亲
(8)逝去的街巷——丹东路
走近名家 | 我的父亲黄佐临
萧乾:花子与老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