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四节气 | 冬至节气养生篇
2016-12-16 

冬至


2016年12月21日,星期三


《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即: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从而发挥其滋补功效。简而言之,冬至前后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时期。

饮食 · “三多三少”


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要注意合理搭配。食宜清淡,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宜食温热之品,以保护脾肾。吃饭宜少量多餐,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


中医有“青色入肝经”一说,绿色食物有益肝气循环与代谢,还能消除疲劳、舒缓肝郁,多吃些深色或绿色的食物能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在此,推荐一道木耳炒文武笋。平日里人们往往吃的比较油腻,这道菜能去脂解腻,而且营养丰富。木耳炒文武笋的主角就是绿色莴苣,将莴苣切成滚刀块,然后加上适量的木耳和冬笋,放少量油清炒即可。


(木耳炒文武笋)

总的来说,适合冬季进补的食物不少,大致可分为平补、温补、滋补三大类。大家可根据自身体质,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进补,切不可盲目进食。

运动 · 两大原则


【原则一】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

应避免大汗淋漓的高强度运动,否则会使阴津和阳气丢失,不利于闭藏,还容易感受风邪。选择强度适中的运动,让身体发热或微微出汗即可。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佳。运动时,要选择在向阳的地方进行,如操场、运动场等。


【原则二】选择适当的运动时间

如果运动时间不适合,会消耗人体内储存的能量,扰乱正常的生理周期,无法得到真正的健康。应等阳光出现才外出活动,因为冬季天气寒冷,晨练过早容易使人体受寒冷空气刺激,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专家建议,可将晨练安排在7点到9点这个时间段。

起居 · 早睡晚起加子午觉


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也”,气候变化影响人的生理活动。春夏为阳,气候温热;秋冬为阴,气候寒冷。人也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发生生理上的变化。冬季的3个月份,是阳气收藏的时期。天气非常寒冷,应重视保护身体阳气,不要使阳气过度耗散。如果冬天过度消耗阳气,体内阳气存储不足,则次年春天容易发生四肢无力,头晕之类的现象,对养生不利。因此,这个时候起居也应多加注意。


民间养生有“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的说法,冬至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黄帝内经》就人提提到:“早睡晚起,必待日光。”是指晚上9点钟上床入睡,早晨太阳出来了再起床。就是所谓天睡我睡,天醒我醒。冬至过后,适当早睡、晚起,不熬夜,顺应生命节律是很有必要的。

家庭保健 · 节气艾灸


俗话说“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至更是补阳的最佳时机。所以,冬至也是一年中艾灸养生的最佳时机。此时艾灸,可更好地起到温阳补气、温经散寒的作用,从而提高机体的抗寒和抗病能力,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还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艾灸取穴:太溪穴关元穴

(以上穴位,使用艾益生艾灸仪施灸,建议1天1次,每穴灸30~40分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节气养生:大雪
《养生保健知识:大雪节气养生》
24节气养生细节表【读书笔记】
立冬节气特点及养生提要
小寒过后三九天,如果泄了阳气,春天易生温病
大寒节气养生(转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