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今对联故事欣赏系列 6 。

45相传清代一捐官,不通文墨。到某地担任主考,不能阅卷,便将考生号码写置筒中,先出者为第一,依次类推,直到名额检满为止。有人作联嘲之云:

尔小生论命莫论文,碰!

咱老子用手不用眼,摇。

联语仿主考官的口吻来写,是为假称,又重言“论”、“用”。“碰”、“摇”二字尤其使人觉得滑稽。此联尚有另一版本。“尔小生”作“尔等”,“咱老子”作“吾侪”。这个版本显得更雅,但“尔小生”与“咱老子”带点粗野,更能表达这位主考官的真面目。

46孙保龙《古今对联丛谈》云,郑板桥在淮县上任不久,一塾师前来告状,谓主人请他教学,议定一年酬金八吊,但年终未曾兑现。板桥疑塾师误人子弟,遂以大堂灯笼为题,出联曰: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

塾师对道: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板桥见塾师并非无能之辈,即判塾师为胜,并留其在衙办事。

联语用了叠词、自对及上下对句相对(以“春夏秋冬”四季对“东西南北”四方)等技巧。

47《奇趣绝妙对联》言,明代解缙一日与友宴饮。友出联曰:

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解缙对道:

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

每个月前十日为上旬,初一(即上旬上)为朔日。中间十日为中旬,十五(即中旬中)为望日。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亦称端阳。九月初九为重九节,亦称重阳。上下联前二句各为回文,末句共嵌四个名称。“旬”与“日”,“月”与“阳”又为重言。

  48相传,“无情对”为清代张之洞所创 。这种对联形式,出句和对句各自成章,通过别解才能上下呼应。一天,张之洞在陶然亭会饮,以当时人的一句诗“树已半寻休纵斧”为上句,张对之以“果然一点不相干”,另一人则对以“萧何三策定安刘”。

上下联中,“树”、“果”、“萧”皆草木类;“已”、“然”、“何”皆虚字;“半”、“一”、“三”皆数字;“寻”、“点”、“策”皆转义为动词;“休”“不”、“定”皆虚字;“纵”、“相”、“安”皆虚字;“斧”、“干”、“刘”则为古代兵器。尤其是张之洞的对句,以土语对诗句,更是不拘一格。

诗情画意谢谢您的惠临赏阅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之洞的对联趣闻
《千古才情万古对》之张之洞巧对留青史
虚字入联有情趣
对联故事
古今对联故事集锦 (七)
启功:《说八股》(四、八股文的基本技巧和苛刻的条件)(好玩的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