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伤寒杂病论》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伤寒杂病论》

【方剂组成】 桂枝去皮,三两(9g) 甘草炙,二两(6g) 生姜切,三两(9g) 芍药三两(9g) 大枣擘,十二枚(12枚) 厚朴炙,去皮,二两(6g) 杏仁去皮尖,五十枚(8.5g)

【用法用量】 用水490ml,煮取药液210ml。每次温服70ml,并酌情取暖使病人轻微汗出,然则病愈。

【功效药理】 解肌散邪,降气定喘。具有对体温、汗腺双向调节作用,能抗菌、消炎、抗病毒、抗过敏、镇静、镇痛、抑制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增加心肌血流量、增强对环境的应激能力等作用。

【适用病证】

1.中医 太阳中风证与寒饮郁肺证相兼:发热,恶风寒,汗出,头痛,咳嗽,气喘,舌淡,苔薄白,脉浮。

2.西医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过敏性紫癜,神经性皮炎、药物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太阳中风证与寒饮郁肺证相兼,或寒饮郁肺夹虚证者。

【知识要点】

1.掌握桂枝、生姜配厚朴、杏仁,厚朴配杏仁,大枣、甘草配厚朴、杏仁之间的用量比例关系。

2.方中厚朴配杏仁治疗太阳中风证与寒饮郁肺证或肺虚气逆证相兼,旨在下气平喘;太阳中风证与胸中气滞证相兼,旨在理气降逆。

3.方中桂枝、生姜与厚朴、杏仁配伍,旨在辛散温通降逆;病变是寒饮郁肺夹虚证,旨在温肺化饮,止咳平喘。

【临床须知】

1.用药特点 方中用桂枝、生姜辛温解肌,桂枝偏于解肌通经,生姜偏于辛温透散;厚朴、杏仁苦温降泄,厚朴偏于下气,杏仁偏于肃降;生姜与杏仁,生姜偏于宣,杏仁偏于降;芍药补血敛阴;大枣、甘草甘温益气;生姜与桂枝配伍以解肌发汗,与杏仁配伍以宣降肺气。方药相互为用,以解肌散邪,降气平喘为主,兼以益气。

2.用量分析 方中用药7味,辛温解肌药2味如桂枝、生姜共18g;降泄药2味如杏仁、厚朴总量14.5g,补血敛阴药1味芍药9g;益气药2味如大枣、甘草36g。上述4类药的用量比例约6∶4.5∶3∶12,从用量分析方药主治,病是太阳中风证与寒饮郁肺证相兼,或寒饮郁肺夹虚证。

【医案体会】 詹某,男,56岁,郑州人,有多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近因病证加重前来诊治。刻诊:咳嗽,痰多清稀,受凉加重,出汗,胸闷,手足不温,口淡,舌质淡,苔薄白腻,脉弱。辨为肺气虚弱,寒饮郁滞证,治当补益肺气,降逆化饮,给予桂枝加厚朴杏仁汤、苓甘五味姜辛汤与四君子汤合方加味:桂枝10g,生姜10g,白芍10g,大枣12枚,厚朴6g,杏仁10g,茯苓12g,干姜10g,细辛10g,五味子12g,红参10g,白术10g,炙甘草10g。6剂,第1次煎30分钟,第2次煎25分钟,合并药液,每日1剂,每天分3服;二诊:咳嗽减轻,以前方6剂;三诊:咳痰减少,以前方12剂;四诊:胸闷好转,出汗止,以前方6剂;五诊:诸症基本消除,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日分3服,治疗3个月。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根据咳嗽、受凉加重辨为寒,再根据汗出、脉弱辨为虚,因胸闷、苔白腻辨为饮,以此辨为肺气虚弱,寒饮郁滞证。方以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温肺散寒,降逆止咳;以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化饮,敛肺止逆;四君子汤补益肺气。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经典医案、方论
喘门(附:咳嗽)
肺病经典——《伤寒杂病论》
一个民间土方治哮喘上万例(三副药治支气管炎)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五三)
太阳病兼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