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技术学院“紫玉砂色,融汇茶韵”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技术学院“紫玉砂色,融汇茶韵”实践团于725日起先后前往扬州市仪征市马集镇方营村、宜兴、泰兴市黄桥镇、镇江市茅山镇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借鉴方营村成功移植宜兴红茶脱贫致富的案例,打造一个可行性极高红茶文化精准扶贫成功典型案例。

团队队员在机电技术学院团委书记陈龙福带领下第一站来到方营村,方营村党支部书记周丹热情接待了实践团。

周丹书记介绍到方营村方有2000多亩茶田,200多户农民种茶,可是村民只采春茶、不采秋茶秋茶不好喝,卖不出价,因此大片茶田只能采收一季。可是周丹却不甘心不愿放弃让村民收入翻番的机会。周丹向专家请教,多次前往宜兴拜访名师,学到了红茶制茶技术。今年,方营村已制作红茶1500公斤,收益30万元。方营村打响“方映红”红茶品牌,形成特色产业支撑带领村民们集体走上富裕路。

 

陈龙福老师向周丹书记介绍团队实践项目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一丸土”就是宜兴紫砂。为了深入了解宜兴紫砂文化,团队成员来到鲍志强紫砂艺术馆,馆内陈列了许多艺术的结晶,展现了紫砂独特的艺术见解和艺术主张,形成了个性鲜明、独树一帜的大匠风范。随后实践团成员来到了丁蜀镇紫砂博物馆,对博物馆的历史起源、文化特色以及宜兴近几年来紫砂壶的发展情况做了详细的调研工作。后面前往茶博园对当地的红茶生长环境,技术要求深化学习,为后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践小队在鲍志强紫砂艺术馆合影

 

实践小队成员在茶文化博物馆做茶文化调研

 

茅山镇茶园航拍图片

随后实践团前往了茅山镇,经过考察发现,在高效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茅山镇以以“葡萄、苗木、金银花、桑葚、玫瑰五朵金花为主导的优势产业。但因为固守成规的缘故,当地的特色种植已成规模,农民大量的种植葡萄、桑葚等,造成产量过剩,农村个体户卖不出去,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实践团成员针对这一现象,深入塔子塘村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在与当地村民的沟通下,了解到茅山镇有茶叶种植的基础,前往当地茶园进行地质,环境的勘察,发现当地完全符合宜兴红茶移植的条件。当地“茅山长青”和“宝华玉笋”等皆为中国名茶,所以引进宜兴红茶丰富当地特色农业具有极高的可行性,进一步为助力脱贫奠定了基础。

群策群力 “暑”不言尽

“紫玉砂色,融汇茶韵”实践小队将秉承商院精神,牢记商院校训,明确实践宗旨,保持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劳逸结合,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给贫困户指明方向,点燃心中的希望,做到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也为中国茶文化的传播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实践小队与黄桥当地居民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紫砂壶
为茶而生——那些令人口水一地的宜兴古茶器(第一辑)
为何懂品茶的人都用宜兴的“紫砂壶”
紫砂壶的辨别和养护
正宗宜兴紫砂壶五大特征
带你走进宜兴山区的茶园看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