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宋的最後十年

 
宋徽宗

 
藝術家從政,好像極少有建樹的,越是藝術造詣高的,越不行,職位越高的,危害越大。在這裡面,最有名的,職位最高的應當是我們大宋朝的徽宗皇帝了。

徽宗一朝,共使用了6個年號,在位25年:
 
建中靖國歷經1年公元1101年
 
崇寧歷經5年、公元1102-1106年
 
大觀歷經4年、公元1107-1110年
 
政和歷經7年、公元1111-1117年
 
重和歷經1年、公元1118年
 
宣和歷經7年、公元1119-1125年
這6個年號中,「宣和」最為有名,不管是《大宋宣和遺事》、《宣和畫譜》、《宣和書譜》、宣和殿等,還是對徽宗的別稱,都用宣和,也正是這宣和的7年間,宋的命運急遽直下。徽宗當政的這25年,歷經了北宋由極盛轉衰而亡,如果這個徽宗如他兄長般短壽,或許大宋的氣數還會長些,壞就壞在他當了整整25年皇帝。
歷史是給後世看的,在千年之後,我們再來回首這華夏文明登峰造極的時代,給北宋來個10年倒計時,感同身受一下在這歷史的轉捩點,都有些什麼讓人感慨唏噓的瞬間!!

北宋亡國10年倒計時
 
政和7年、公元1117年,
此時離北宋亡國還剩10
高俅封太尉,童貫領樞密院
說起童貫,看過水滸的都知道,其作為宦官,而能統領全軍,掌控整個朝廷的兵權,這在整個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而且史書記載其居然有鬍子?整個徽宗年間大的戰爭,都是由童貫總指揮,當然,後期基本上都是失敗的。
造「萬歲山」即「艮嶽」
藝術家皇帝動用他無上的皇權,開啟了造園夢,也可以說是開啟了自毀模式。他設立蘇杭應奉局,派朱勔專門負責採集奇珍異石,後果當然是民不聊生,導致日後方臘、宋江起事,史稱「花石綱之役」。
 
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
此時離北宋亡國還剩 9年
遣使與金接觸,商議夾攻遼國的事。
從戰略層面來看,這個很關鍵的一步已經走錯了。憑北宋的武備情況,很難和日後的金國平起平坐,所以說聯金滅遼是不可取的。
重和這一年間,皇帝就忙著和道士們切磋了,一會兒冊封,一會兒造觀。
徽宗自號教主道君皇帝,認為自己是道家的皇帝,並且一生鍾愛道教,經過他的努力,後世道教的資料典籍留下不少。
 
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
此時離北宋亡國還剩 8年
讓和尚改做道士,叫「大覺金仙」,並且給天下各宮觀的道士以極高的禮遇,要地方首腦好生對待。
道士皇帝成天就想著畫畫、寫字,和道士切磋。
童貫派兵攻打西夏,先敗後勝,封太傅。
童貫在同西夏的交戰中,還是打得可以的。正因為如此,他才連連高昇,說實話,在歷代的宦官中,童貫算是很有能力的。
東南水災,京西飢荒,由於花石綱的問題,東南開始騷亂。
是時,已經可以看出一個王朝行將覆沒是的端倪了,內憂外患不斷。
 
宣和2年、公元1120年,
此時離北宋亡國還剩 7年
宋遣趙良嗣(即馬植)與金口頭約定夾擊遼國,是為「海上之盟」。
聯金滅遼,是由趙良嗣提出的,趙乃遼國漢人,其初衷其實也無可厚非,從遼手中奪回燕雲十六州是大宋歷代皇帝的夙願。怎奈,宋孱弱的軍力和統帥的無能,實在是沒有和金聯合的基礎,到頭來反而暴露的自身的實力,導致金滅遼後隨即南下滅宋。
因建造艮嶽,採花石綱,激起民變,導致方臘起事。
徽宗的藝術家天份,再加上無上的皇權,導致事態發生了質的變化。他應該沒有想到,這個任性的舉動,讓宋王朝的腐朽不堪開始發酵。
 
宣和3年、公元1121年,
此時離北宋亡國還剩 6年
平方臘,詔安宋江。
宋廷平定農民起義還是有一手的,武力與懷柔並用,方臘從起事到覆滅,總共也就四百來天。但在對外戰爭上,真的乏善可陳。難道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當然,敵人太厲害也是一個因素。
 
宣和4年、公元1122年,
此時離北宋亡國還剩 5年
與遼軍作戰,屢戰屢敗。
宋打遼,可以說是屢戰屢敗。遼國被金打得到處跑,打宋可是輕輕鬆鬆。
郭藥師降宋。
郭藥師是遼國大將,先降宋,後降金,最後為金滅宋立下大功。
 
宣和5年、公元1123年,
此時離北宋亡國還剩 4年
金將燕山六州歸還宋,宋輸出歲幣給金。
宋軍主帥童貫實在沒辦法,就秘邀金攻打燕京,金佔領燕京後,將城內所有掠劫一空,留了一座空城給宋,還要了宋一大筆歲幣。童貫班師回朝後加官晉爵,封太師。宋用錢買回來的空城,其實是在意淫,只是滿足朝廷上下光宗耀祖的顏面而已,因為金隨時可以拿走。
金主阿骨打病死,其弟完顏吳乞買繼位,此君亦是至宋滅亡的重要因素。
完顏阿骨打其實是沒打算立刻南下滅宋,但吳乞買不同,他繼位後隨即開始了對宋的戰爭。
遼將張覺降宋,獻平州,惹惱金國。郭藥師大敗遼軍,遼國大將蕭幹為部下所殺。
張覺先降金,再降宋,對金而言是很嚴重的事件。他在金史中被列入叛丞,在宋史中被列入奸丞,真是夠倒霉。此時,宋軍主力已消耗殆盡,但遼國降兵戰鬥力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宋並未處理好遼國降將的問題,這些軍隊後來也瓦解了。
王安之斬張覺,將其首級獻於金。
張覺為大宋賣命,最後在金國的逼迫下,被宋斬首,還將首級獻給了金國,這就把兩邊都得罪了。導致降宋的遼軍徹底瓦解,郭藥師最後背叛降金,跟此事不無關係。
 
宣和6年、公元1124年,
此時離北宋亡國還剩 3年
禁止傳閱蘇軾、黃庭堅的文章。
朝政至此,還在搞內部爭鬥,黨爭一直伴隨到北宋的滅亡。
河北、山東盜賊又起。
此時的內憂已是遍地開花,朝廷已經很難兼顧了。
 
宣和7年、公元1125年,
此時離北宋亡國還剩 2年
忙著招降納叛,封官晉爵。
赦免流民為盜的人,詔安了十幾萬的流寇。可以看出,朝廷想通過詔安儘量化解內部矛盾。
封童貫為廣陽郡王,並使其宣撫太原等地。金兵南下,童貫逃離太原。
童太師以宦官之身,直至封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關鍵時刻置皇恩於不顧,開始自保了。
金國以宋接納張覺為藉口大舉南下入侵。遼國降將郭藥師反宋降金,並包圍了太原府。
此時,宋因為之前的聯金滅遼,所有實力都已暴露無遺,金需要的只是一個小小的藉口,便可以興兵南下,直取東京了。而此時郭藥師的反叛,無疑是給宋又一記沉重的打擊。


宣和年間,雖北宋來日無多,但徽宗依舊任性的愛著他的藝術,並且碩果累累,這也是為什麼徽宗讓後世又恨又愛的原因。
讓我們暫別腥風血雨的國是,跟隨徽宗的作品來感受他在藝術領域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先來看一下徽宗留給後世的遺產:徽宗命人編纂或親自撰寫的書籍,包括《宣和畫譜》、《宣和睿覽集》、《宣和書譜》、大觀茶藝》等,還大力發展道教,遍佈全國各地的道家宮觀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民間醫療機構的作用。

瑞鶴圖卷
此幅作品乃徽宗藝術成就集大成者,構圖獨到,宣德門的一線屋簷襯托著群鶴盤旋,意境深遠、精美絕倫,真是國畫中的神品,詩、書、畫、印結合得天衣無縫,此種式更成為後世中國畫的重要特徵。

瑞鶴圖卷|局部
此幅一改常規花鳥畫構圖的傳統方法,將飛鶴布滿天空,一線屋檐既反襯出群鶴高翔,又賦予畫面故事情節,此在中國繪畫史上是一次大膽嘗試。繪畫技法尤為精妙,圖中群鶴如雲似霧,姿態百變,無有同者。更為精彩之處,天空石青滿染,薄暈霞光,色澤鮮明,鶴身粉畫墨寫,睛以生漆點染,頓使整個畫面生機盎然。

瑞鶴圖卷|局部
政和壬辰。上元之次夕。忽有祥雲拂鬱。低映端門。眾皆仰而視之。倏有群鶴。飛鳴於空中。仍有二鶴對止於鴟尾之端。頗甚閑適。餘皆翱翔。如應奏節。往來都民無不稽首瞻望。嘆異久之。經時不散。迤邐歸飛西北隅散。感茲祥瑞。故作詩以紀其實。

清曉觚稜拂彩霓。仙禽告瑞忽來儀。
飄飄元是三山侶。兩兩還呈千歲姿。
似擬碧鸞棲寶閣。豈同赤雁集天池。
徘徊嘹唳當丹闕。故使憧憧庶俗知。

芙蓉錦鷄圖
此圖畫秋天清爽宜人之景,以花蝶、錦雞構成畫面。畫中錦雞落處,芙蓉搖曳下墜之狀逼真如實,錦雞視線之際,雙蝶歡舞,相映成趣。

芙蓉錦鷄圖|局部
趙佶自題:「秌(秋)勁拒霜盛,峩(峨)冠錦羽鷄,已知全五德,安逸勝鳧鷖」。畫這隻五彩斑斕的大錦雞,是為了頌揚儒家文、武、勇、仁、信這五種倫理品德。

芙蓉錦鷄圖|局部
古人稱雞有「五德」:「頭上有冠是文,腳下雄健是武;臨敵敢鬥是勇;見食呼友是仁;按時報曉是信。」趙佶將自己比作「五德」俱全的錦雞,想要安逸太平,卻怎知會有「靖康之難」!

聽琴圖
主人公道冠玄袍坐於松前石墩上,雙目直視前方,凝神撫琴,前面坐墩上兩位紗帽官服的朝士對坐聆聽。作者以琴聲為主題,巧妙地用筆墨刻畫出「此時無聲勝有聲」的音樂意境。

聽琴圖|局部
蔡京詩曰:「吟徵調商竈下桐,松间疑有入松風。仰窺低審含情客,似聽無弦一弄中。」話說,這蔡京能到如此高位,真是有真材實料的,單這首詩,便是馬屁詩的絕頂之作,更別提他的字了。「蘇王米蔡」中,生生的把他給換作蔡襄,這依然不能抹滅他書法上超高的造詣。

聽琴圖|局部
圖中趙佶撫琴,兩名官服者據說為蔡京和童貫,還有一名小僮。圖上方有徽宗親筆「聽琴圖」,中間為蔡京手書七絕,整體構圖簡練、嚴謹,極富人文氣。蔡京的書法,配上徽宗的瘦金體,實為宋代人物畫傑作。

欲借風霜詩帖
宋徽宗「瘦金書」神采的精品之一。帖上的每一個字都細瘦、挺拔,筆畫舒展、遒麗。在轉折處,都明顯可見書家刻意將藏鋒、露鋒、運轉提頓的痕跡保留下來,形成橫畫收筆帶鈎,竪畫收筆帶點,撇似匕首,捺如切刀,竪鈎細長而內斂,連筆似飛而乾脆等特點,通幅極具精神。

草書千字文
徽宗的狂草書千字文一氣呵成,筆勢凌空,變幻莫測,猶如長江奔騰,一瀉千里,運筆迅疾流暢,結體奇宕瀟灑。此卷作於宣和四年,是趙佶40歲書法大成時之作品,為稀世珍品。
徽宗的藝術天份及成就是超出他作為皇帝、俘虜等一切身份的。他前半生所享受的榮華和後半生所遭受的折磨都已隨他的肉身的消逝而煙消雲散,唯其藝術成就,真正做到了流芳百世,確實已超出了其生命的意義。

然此時的徽宗還遠未預見到殘酷的現實,宣和一過,徽宗、 包括整個北宋的好日子就到頭了,漫長的惡夢就此開始。

到了宣和7年、公元1125年,徽宗已是徹底找不著北了。時局並未因為徽宗的藝術天份而扭轉,金兵在這一年已經打到了汴京城下。

徽宗下罪己詔,禪位於太子趙桓,是為欽宗。
此時欽宗繼位,大宋已經氣數將盡,再加上此君亦是是一等一的昏君。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
此時離北宋亡國還剩 1年
第一次汴京保衛戰,正月,金兵打到汴京城下,李綱臨危受命,組織軍民抵抗,金兵不能攻入。隨後种師道率軍勤王,金兵只得議和退兵。
如果宋此時立刻鞏固防線,加強軍備,還是很有機會將金人禦至黃河以北的。
很不情願接過皇位的趙桓,此時也是想拯救奄奄一息的大宋。欽宗繼位後,啟用种師道、李綱等主戰派大臣。王黼、童貫、蔡京等被貶。童貫和趙良嗣不久被斬。
怎奈欽宗性格多變而懦弱,毫無決斷能力,雖啟用种(chóng)師道、李綱,卻一直糾結於主戰派和主和派中,致使良機錯失,束手待斃。
最後的棟樑之才种師道於金軍攻克汴京前病亡。
种師道已成為北宋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但天將亡宋,一方面老爺子年事已高,陽壽無多,另一方面,欽宗並不信任他。彼時金軍已將汴梁圍住,以李邦彥為首的投降派力主議和,种師道和李綱在短短的數月間,被欽宗幾次三番啟用、罷黜,致使戰機盡失。
十一月,金兵再次南下,包圍汴京,北宋進行了短暫的第二次汴京保衛戰。
以張叔夜為首的宋軍進行了第二次汴京保衛戰,金軍數次攻城都不能成功。欽宗之昏在這時徹底顯現,比其父尤為過之。他下令將守城將士撤下,啟用妖人郭京作法禦敵,這個愛好不知是否受他老子影響,致使金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攻克了汴京。
艮嶽被毀。
汴京被圍,欽宗下令毀艮嶽為砲石,拆屋為薪,鑿石為砲,史上最偉大的皇家園林,毀於一旦,存世僅僅4年。《宋史》:「自古人君玩物而喪志,縱慾而敗度,鮮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著以為戒。」

就是說玩物喪志的皇帝不是沒見過,很少有不亡國的,但像徽宗這樣的可是太少了,特地在這說一下,望後世引以為戒。
 
靖康2年、公元1127年,
北宋亡國
欽宗繼位僅僅過了一年,宋帝國就徹底覆滅了。
靖康年號雖只用了短短兩年,但卻成為華夏民族的心中永遠的痛。此後的一百餘年,建炎南度的大宋子民更是無時無刻不掙扎在這痛苦之中,直到百年後歷史再次重現,南宋亦傾覆於蒙元的鐵蹄之下。
徽欽二帝被俘。
父子二帝被俘,皇室直系,官員、嬪妃宮女等一萬多人被押赴東北,金主封徽宗為昏德公,封欽宗為重昏侯,雖然極盡侮辱,但卻是名副其實。
北宋滅亡。
宋史對欽宗的評價是:他雖身處藝術氛圍濃厚的皇宮之中,但那些聲色犬馬的東西都不曾沾染,而且繼位後還罷黜和處死了王黼、朱勔之輩,大快人心。並且金國知道徽宗禪位於他,還曾想過撈一票就退兵,怎奈大宋氣數已盡,宋史還特地用了「不可救藥」之詞,並且欽宗和大臣們之間又相互猜忌,用人不善且善變,導致最終既替老子背了黑鍋,僅僅當了兩年不到的皇帝,還一起被俘,大半生都屈辱地苟活於北國荒原,怎能不讓人覺得悲催呢?
藝術家皇帝的結局
 
靖康2年、公元1127年
徽宗死於五國城,终年52歲。金葬其於河南廣寧(今洛陽附近)
宋金議和後,金歸還了徽宗的遺骸和高宗趙構的生母韋太后。
 
靖康2年、公元1127年
欽宗病死於燕京
另說是金主完顏亮命欽宗與遼天祚帝耶率延禧比賽馬球,從馬上摔下,被馬踏而死。

徽欽二帝在東北雖遭受了亡國之辱,但還是活了很久,生命力著實頑強。徽宗在晚年還寫了不少詩,活了18年,欽宗活了有30來年。對他們在北國的遭遇,史書也有不同記載,有說是衣衫襤褸、食不果腹,並經受心靈和肉體的雙重折磨;也有說是錦衣玉食,活得挺滋潤,我還是比較相信後者,而且從二帝的性格來看,更接近扵劉阿斗,不然活不了那麼久。

縱觀北宋最後十年,戰略上是當和不和、當戰不戰,戰術上又是面對強大的金國騎兵,兵弱將寡,並且朝政腐敗,君王奢靡,權臣之間又相互傾軋,民變四起,亡國也是理所當然。





複雜|枯燥|乏味|>>>|簡單|豐富|有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宋最后十年
北宋皇帝列表与简介
宋徽宗和李师师“锦幄初温”,周邦彦躲在床底,写下一首经典艳词
“靖康耻”的背后,真的是因为宋朝打不过金国吗?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11——北宋宋钦宗赵恒
宋钦宗赵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