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阳词的美丽与哀愁:李清照与纳兰性德黯然销魂,无一字不含惆怅

秋天最重要的佳节就是中秋和重阳了。秋天本就容易引人愁绪,不仅是中秋,重阳佳节也有重逢团圆的意味。那么,在节日的关头,则更添思念与惆怅。

而在通讯、交通不发达的古代社会,能够在节日时期团圆是非常奢侈的。在这样的节点,容易产生许多因无法重逢而作出的美妙诗词。

提起重阳佳节,最脍炙人口诗句的莫过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不过除此之外,墨酱挖到了两首充斥着美丽与哀愁的词作。

李清照《醉花阴》:人与黄花皆寂寥

北宋徽宗年间,女词人李清照写过一首《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新婚不久后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时届阖家团聚的重阳节,本应该伉俪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可眼下却只有李清照一人独守空闺。因此心生愁闷,便觉日长难挨,百无聊赖,独自盯着金兽香炉中袅袅青烟出神。

已至深秋,天气凉意肆生。“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词人在纱帐里独寝至半夜,凉意袭来枕上,回忆起昔日夫妻二人团聚闺房的温馨,顿生凄凉在心头。

一个人的节日仪式感不能少:饮酒赏菊,秋天的花开得极盛极美,菊香溢满双袖。晚来一阵急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较之菊花反而更为消瘦。

这首《醉花阴》全词没有愁苦、相思之类的字眼,却无不显现出“物皆著我之色彩”的妙笔,处处可见抒情主人公的悲凉心绪,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这首《醉花阴》属于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当时丈夫赵明诚游宦在外,一说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而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适逢重阳佳节,便此词寄给丈夫。

收到这首词之后的故事更精彩:“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成为文学史上一段佳话。

读起来明明是首悲伤的词,后来却被强行塞了一嘴狗粮。Emmm……

纳兰性德《采桑子》:越销魂越不敢登高

康熙二十一年,纳兰性德出使塞外,时值重阳佳节,形单影只的词人填了一首《采桑子·九日》: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开篇词人就提出一个令人惆怅的疑问:人间忽晚,岁月已秋,又谁会想到身处塞外的人呢?“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十分洗练利落,寥寥十五个字写尽北国秋意正浓与羁客秋思。

下阙写“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这里化用了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两句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但是纳兰容若遣词用语却使得传情更加轻描淡写:一想到佳节时分故园风光应是无限美好就不愿意登高,如若远眺瞥见故园的一丝轮廓怕是会黯然伤魂许久。

结句“南雁归时更寂寥”,那南雁都已归家,在边塞苦寒之地漂泊的人心境更加凄凉。

“忽有故人心上过,回首山河已是秋”,岁月如梭,春花秋月无穷无尽地循环,带来了数不尽的物是人非。时间的流逝与不能重逢的感伤是古诗词里不可或缺的主题,也在千百年来给无数人带来温暖与感动。

所幸在今天依旧能够读到那些美丽的句子,给重阳佳节增添了无限优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古女子李清照
清词丽句诉衷情
重阳佳节话重阳,读词首选《醉花阴》
含蓄蕴藉 委婉动人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赏析
李清照为什么会被成为婉约派词人?
李清照最深情的一首词,最后三句千回百转,用一个字道尽相思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