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望降本3000万的新技术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光伏行业技术迭代是非常快的。去年市场还在测算TOPCon相对PERC的经济性,今年TOPCon已经开始放量;今年市场还在观察HJT和BC技术的GW级产线,明年可能就是另一番天地。
而带动光伏技术迭代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设备。因此,光伏设备的新技术一直是研究重点。
近期迈为和华晟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晟将在3年内向迈为分期释放不低于20GW的0BB组件串焊设备订单,这意味着0BB技术正式进入量产。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0BB设备的最新发展情况。
首先,介绍下什么叫0BB设备。
光伏电池片的正反面都会有很多金属电极,用来导电,这些电极又分为粗细两种,细电极的电流最终会汇集到粗电极上,有点像河流的主干和分支关系。细的电极称为副栅,粗的电极就称为主栅(Busbar),简称BB。
整个栅线的发展方向,就是让主栅做得越来越细,从4BB(即4根主栅)到5BB,再做到MBB和SMBB(16根主栅),这样能够减少遮光损失、降低银浆的消耗量,导电性也会更好。
相信兄弟姐妹们会问,那索性不用主栅不是更好吗?
没错,现在市场就是在争取电池片环节不用主栅,在组件环节使用铜焊带去导出电流,这样电池片上就几乎没有银耗,遮光面积也更小。没有主栅,就是0(零)BB。
虽然现在国内光伏占到全球80%-90%份额,但0BB方案最早是由加拿大DAY4 Energy公司提出,并且在2003年8月申请技术专利,在20年保护期后,今年9月份国内才能大规模上线。
说到这里,其实在今年2-3月份时,市场就有机构在研究0BB技术设备,因为当时还有半年就能使用该专利。但无奈市场情绪很低,对光伏未来供需格局悲观,行业估值一直起不来。
其实光伏发展就是结构性的过程,先进产能永远是不足的,落后产能会被慢慢淘汰。技术迭代本质就是让先进产能去创造超额收益,让投产企业能快速回收资本开支,从而继续研发新的技术,周而复始(至少在钙钛矿能量产前都是如此)。
回到0BB,虽然都是无主栅路线,但根据焊带和电池片接触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SmartWire、点胶-层压、焊接-检测-点胶三种方案,如果要具体解释三者区别,过于专业,就不展开了。
其次,看下哪种光伏路线更适合用0BB设备。
0BB能够实现降本增效,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银耗量降低,因此在理论上,哪种路线用银最多,哪种路线就最适合用0BB设备。
P型PERC电池,正面主栅和副栅都是银浆,背面是银浆和部分铝浆,因此银耗并不算太高,单W银耗大概是9.6mg。
N型TOPCon电池,正面需要使用比P型更多银浆,背面也需要通过银浆来实现,目前量产182尺寸的单W银耗大概是12.7mg。
N型HJT电池,由于采用低温银浆,导电性较弱,必须用更多银浆来提供导电性,目前小批量生产210尺寸的单W银耗大概是20mg。
BC电池还没有进入规模化阶段,实验数据不太能作为研究样本,因此先不做探讨。
因此,以上几种技术路线中,目前HJT银浆成本最高,也对降低银耗的诉求最为迫切,最适合用0BB路线。
根据测算,HJT如果用0BB技术,那每W成本能降低3-4分钱,对应1GW就能省3000-4000万,非常可观。
其实除了降本,理论上0BB技术对提效也有帮助。没有了主栅,电流从副栅直接到焊带,运输距离缩短了很多,应该能够提高组件功率。不过这还没有定量数据,暂且不做定论,等量产后就能看到验证效果。
当然,0BB想实现规模化还有不少难点,比如绝缘胶黑影、焊带和电池片不够贴合、焊带拉力不足够支撑、产能利用率爬坡慢等等,需要在量产过程中慢慢解决。
接着,重点聊下0BB设备发展现状。
这次迈为和华晟能够达成合作协议,就证明了小批量数据还比较理想,才会敢于上大GW级别规模。
为什么9月份开始有这么大变化呢?有几件事是值得关注的。
第一,就是刚才提到的专利问题。
虽然有些方式能够绕开DAY4 Energy专利,但成本会比较高,并且仍然有一定打官司风险。稳妥起见,大部分厂商都会等到8月份专利正式到期,才开始去尝试0BB设备。
第二,真正大规模量产订单,一定是在产能拉满后才会开始放量。
按照产业链节奏,到今年第三季度,日升和华晟等头部企业的生产成本,才能靠薄片化等技术改良去实现和PERC/TOPCon打平,量产才有可行性。
第三,各家厂商对银包铜浆料的想法一直有些分歧。
原先是组件大厂会走得靠前一些,电池片厂商略微靠后,经过2年多发展,现在对含银量50%比例基本达成一致,估计明年还可能引入含银量30%的银包铜浆料。
第四,规模效应。
这个点很容易被市场忽略,但任何一件事情,规模效应对成本影响都会很大。
很明显能看到,光伏产能拉满已经从过去80-90天,缩短至10-20天,最优秀企业设备贯通可能只需要10天,跑1-2个月,产能利用率就能达到80%-90%。
因此,0BB设备在9月份后开始订单落地,是非常符合逻辑的,并且往后规模化速度只会更快。
市场空间方面,挺难计算的,要考虑产能利用率、产销率、渗透率、价值量等各方面因素,目前较为公认的0BB设备市场规模,大概是到2025年新增市场超50亿、到2026年新增市场超过100亿。
最后,依然落实到投资角度。
其实做0BB设备的企业并不算多,头部几家都是上市公司,还有些企业暂时没有上市,但也做得不错。
上市公司有迈为股份、奥特维、先导智能等等。
迈为并不是想靠0BB去拓展多大市场,而是希望借着0BB设备把HJT搞成,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帮助整个行业降本。
奥特维在0BB这块非常积极,由技术总监李文总负责研发,希望能开发出最符合客户要求的设备,公司做设备的思路就是要紧密绑定客户,要做到量产上形成可行性。
其实会发现,这两家龙头的战略是不太一样的。迈为在0BB只有华晟这个客户,不会急于拓展,如果做得好肯定不愁卖,如果做不好客户多了反而麻烦;奥特维主要是和日升对接,双方都希望找到0BB最优解,要大规模量产。
先导官网有提到做0BB设备,但是具体做哪种方案,还没有很明确。
非上市公司龙头有宁夏小牛、沃特维等。其中,小牛是同时在做SmartWire和点胶方案,沃特维暂时只做点胶方案。
好了,今天文章就先到这里。
今年光伏企业股价表现不佳,市场比较担心行业的未来竞争格局。但其实,行业终究拼的就不是融资和扩产能力,而是先进技术和先进产能,希望这篇对于0BB设备的分享,能够帮助到大家理解行业。
如果有想进一步交流的,咱们留言区里再多聊几句。方便的话,可以点个“在看”支持下哦,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HJT 关键工艺0BB即将量产,2023年下半年HJT有望放量
20210918:N型高效电池技术进展与展望
巨头大举加码!又一个投资大风口来了
【风口探秘 光伏电池】放量在即!多重优势力挺TOPcon电池弯道超车 多家龙头公司已布局相关业务
深度分析光伏电池片金属化及银浆技术
HJT光伏电池片,一张漂亮的大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