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聊斋之王六郎:(四)土地爷遥控百姓请吃请喝,临走还能打包

(书接上回)

夜梦少年来,衣冠楚楚,大异平时。谢曰:“远劳顾问,喜泪交并。但任微职,不便会面,咫尺河山,甚怆于怀。居人薄有所赠,聊酬夙好。归如有期,尚当走送。”

当天晚上,老许做了个梦,梦见六郎来了。穿戴很好,不是当时在河边喝酒时的样子了。

六郎对老许称谢,说:您能这么远来看我,我很高兴啊。可是我现在当的官很小,不方便见面。虽然咱俩离得这么近,可就像远隔千山万水。见不了面,我也很伤心啊。

这里的人会有些礼物送给你,用来酬谢当初你对我的好。如果哪天你要回去,我会来送你的。

这种感情在现实里真的是很难得的,估计也是六郎刚进体制内,没被腐蚀掉吧。真要是在体制内当了很长时间的领导,是很难再和一个对自己没用的小老百姓称兄道弟了。

当然不能说完全没有,虽然我没中过大奖,不代表这事不存在啊。

居数日,许欲归。众留殷勤,朝请暮邀,日更数主。许坚辞欲行。众乃折柬抱襆,争来致赆,不终朝,馈遗盈橐。苍头稚子毕集,祖送出村。

老许住了几天,想回家了。来这就是为了看朋友,看完了,有人招待,就在当地旅游了几天。没事就想回家了。

他一说回家,村里人就为他饯行,这回可麻烦了。一村的人都要为他饯行。今天吃这家,明天吃那家,好吃的都吃不完了。

最后实在吃不动了,老许说不吃了,一定要走了。大家就拿来礼物,争着送给他。来送礼的人,络绎不绝,他都拿不动了。

一切都准备好了,开始返程,村里的老人孩子都出来相送,一直送出村子。

不知道是不是这几天,六郎又来通知大家这么做的。看来大家对神仙还是很尊敬的。说来也是,当地县长发话,下面谁敢不听。

歘有羊角风起,随行十馀里。许再拜曰:“六郎珍重!勿劳远涉。君心仁爱,自能造福一方,无庸故人嘱也。”风盘旋久之,乃去。村人亦嗟讶而返。

大家送老许的路上,忽然又起风了,还是庙里那样的旋风。风一直不散,一直跟着送行的队伍,一直走了十来里地。

老许停下来,对着旋风一拜再拜,说:六郎啊,你保重吧,我回去了,你留步吧。

你很仁爱,肯定能做个好官,造福这一方百姓的。这是我嘱咐你的话啊。

那股旋风又转了半天,风才散去,村里人看着也都感叹,估计是羡慕能跟神仙对话的人吧。

毕竟这一村的人想跟县长搭个话都搭不上。哪像现在,还有市长热线,政府邮箱的,虽然偶尔会打不通。

许归,家稍裕,遂不复渔。后见招远人问之,其灵应如响云。或言:即章丘石坑庄。未知孰是。

老许回到家里,家里就稍微富裕点了。一村人送的礼,也够他吃后半辈子了,毕竟他也不是那种能作的人。

他也不去打鱼了。估计去也打不着了,没有人给他轰鱼,也打不上多少了。

后来他看见招远县来的人,就跟人打听,当地的神仙是不是很灵啊。当地人都说:你咋知道的,当地的神仙可灵了。

这是新县长做出了政绩,受到了老百姓的尊重。

异史氏曰:“置身青云,无忘贫贱,此其所以神也。今日车中贵介,宁复识戴笠人哉?

蒲松龄说:当了官,身份变了,而能不忘记贫贱之交,这也许就是他为什么能当神仙的理由吧。

今天坐在车里的官老爷们,还能认识路边穿着破衣服的朋友吗?

这也是蒲松龄感叹世态炎凉吧。人性从古至今,历来如此。

余乡有林下者,家綦贫。有童稚交,任肥秩。计投之必相周顾。竭力办装,奔涉千里,殊失所望;泻囊货骑,始得归。

后面这两句是蒲松龄讲了个小故事,说老家村里有个人,家里穷得快过不下去了。

他有个发小,现在做大官了,而且还是个特别能捞钱的职位。

他想着去投奔这个朋友,琢磨着朋友看自己这个样子,怎么也能周济自己一下。

就尽自己的全力,置办了一身见人的衣服,不远千里的,就投奔朋友去了。

可结果呢?大失所望。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结果是连家都回不来了,只好把能卖的东西卖掉,把马换成驴,才凑够路费回来。   

其族弟甚谐,作月令嘲之云:‘是月也,哥哥至,貂帽解,伞盖不张,马化为驴,靴始收声。’念此可为一笑。”

这个人有个族弟,很是爱开玩笑。看着这位族兄去投奔朋友,回来很惨。就嘲笑他,说:出门一个月,哥哥回来了。帽子也没了,也不张扬了,连骑的马都变成了驴,走路的鞋子声音也不那么响了。

其实最后这点,感觉更像是村里人的嘲笑。

当初这人去看朋友,肯定是很张扬的,自己能认识这么大的官。想着去那发大财。

村里人看到他这个样子,自己又没有这样的朋友,只能看着,结果看他灰溜溜地回来了。就在一边嘲笑。

从这个小故事里看得出,这个去投靠朋友的人,家里没穷得揭不开锅,至少还有马,还能置办礼物。也许蒲松龄说他穷,是穷在思想上吧。

朋友兄弟间的感情,是很可贵的。有人先混得好了,能拉一把就拉一把,这个我是赞同的。

我们国家的政策也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着剩下的人再一起奔小康。

至于后面小故事里的那种朋友,我看还是算了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看着朋友发财,你可以跟人家学怎么挣钱,而不是找人家要钱。

要来的钱再多,也有花光的一天,人家挣钱再多,也是凭本事一点一点挣来的。人家凭什么白白送给你呢?

这就是很多人不明白的地方,为什么好朋友有钱,不能给我点呢?

其实他能有这样的想法,也就知道他为什么还在受穷了。

我曾经有一个上学时的朋友,二十年没见了,忽然又联系上了,吃了几顿饭后,跟我说:我去你那干吧,你一个月给我开三千块钱。

我说你来做什么,你会干什么呢?你能创造什么价值呢?

他一撇嘴,说:你看你,又跟我提价值了。

我哈哈一笑,不再提这事,这也是我们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顿饭,再没联系过。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许兵
闺情/清·蒲松龄
李蔚:蒲松龄笔下人物的尴尬
李忠文 | 小姑
六子要地
(读史讲古之廿四)那些被“玩坏”的青史留名把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