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从源潭来『源潭天空•梁玉军』

回忆

我 从 源 潭 来

写给主编

马营:
您好!
通过微信看到您的帖子和您的邮箱,感谢您办的“源潭天空”!
我是源潭镇外迁的第二代,梁玉军,现年50岁。58年父辈们为支援国家建设,随响应号召的几百唐河人来到湖北,开辟了现在的国营大沙湖农场,该农场现归荆州市洪湖市管辖。
从小就听父辈们常说:我们老家在河南“元特“,讲了很多”元特“的繁华和老家里的往事,知道爷爷辈是开磨坊并卖馒头的。我第一次到“元特“是88年,那年为给我的爷爷、奶奶立碑,一大家人都回去了,才知道”元特“是源潭二字。由于是在春节期间时间紧,源潭镇上又没有一家亲戚了,做完仪式匆匆而别,对源潭没有留下任何印象。
近年,随着父亲衰老,思乡情越来越重,经常讲起小时候的街坊邻居,讲小时候上私塾的事,讲源潭的繁华,一次一次的重复讲,每次都闹着要回去,回去找老邻居和那些私塾同学。
月初,抽空陪父、母和我四叔一起踏上回乡之旅,再游源潭古镇,写下这篇文章寄托父辈思乡之情。
另外有个建议,希望能集资重修四眼井,原井盖是搬不回来的,可以照原尺寸仿制一个,在原址打个压水井。如果有人愿意可以利用边上的门店开一个“四眼井酒楼”。说是源潭人,其实到了源潭举目无亲,没有落脚的地方。我想,像俺家的这种情况不在少数,酒楼生意应该不错吧!
再次感谢您的“源潭天空”,让所有在外漂泊的源潭人有了归宿。

我从源潭来

我从哪里来?几十年来,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心里无处安放。

“源潭刘楼淠河刘,薛嘴宋沟小罗湾,薛庄何庄白果树,唐河的塔,源潭的旗杆……”从小到大常听到父辈们讲起这些遥远又陌生的村名和地名,听到他们讲源潭镇的繁华,同时也听到很多有关源潭的故事,讲的时候充满眷恋和自豪。于是,我做梦都想感受源潭的繁华和喧嚣。父亲一年比一年衰老,念念不忘的还是源潭老家那些事:源潭码头林立的桅杆,还有烟厂、酒厂、磨面房;以及私塾里同窗们和老先生的斗闷;解放军和国民军进城的差别;戏院看戏时和小伙伴的顽皮;还有在家边苇子坑里摸鱼的事等等。几十年来,耳朵都能听出茧子了。只是现在每次讲完这些事都会沉默下来,表示很想再回去看看,看看这些故事的发生地变成什么样子了。
为圆父亲的梦我一直寻找机会,同时也满足我几十年的好奇心——那些故事的发生地的地貌,现场感受一下源潭老家当年的生活状况。今年十一月秋高气爽,又有一周假期,于是带着父母和四叔,专程和源潭来一次亲密接触。

从地图上看,源潭在唐河县城的北面,有唐河县城的北大门之称。源潭镇三面环水,唐河、泌阳河、毗河、桐河呈扇形分布,在源潭这里汇聚流入唐河,唐河最终流入汉水。我突然明白了源谭商家云集,交通便利,码头繁盛的原因了。几十年前陆路交通不如水路交通便利,源潭周边的物品从三条水路聚集在这里,沿唐河南下,经汉水到长江,然后可以方便地到达长江流域任何地方,外面的商品同样可以沿河而上,集中在源潭后再分散送入周边的千家万户。难怪源潭当年有“小上海”之称。现在由于上游水量急剧减少,河道不再适合行船,源潭镇也慢慢萧条了。
现在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从湖北洪湖到唐河只需要四个小时,当年父辈们走这条路回乡路需要四天时间。11月2日中午出发,傍晚就到了唐河县城,当天晚上就欣赏了唐河县城如梦如幻的大型音乐喷泉美景,看得三位老向导都发出由衷的感慨,家乡发展得这么美了。

第二天很早就被叫醒,街边喝了一碗正宗的胡辣汤,满足一下味蕾久违的渴望,又看了一下“离天一丈八”的唐河古塔。在老向导们的催促下,一路向北驶往本次路途的目的地——源潭。
一出唐河县城,三位向导就表现得有些亢奋,一路讲着唐河的变化,数落着沿路的村庄。很快就到了源潭地界,刚过源潭西河桥,就听到三位老向导兴奋地指着车窗外说“这是南寨墙”,我顺着老向导门的指向可以隐约看到,有一条近一米高的土堤横亘在杂草丛中。我随机停下车,四人沿草丛中的一条小路走上了南寨墙,上了寨墙再往外看,寨墙下还有一条浅浅的沟壑,向导们说这条沟壑就是原来的护城河,足以证明脚下确实是寨墙了。寨墙已不复原来的功能,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雨侵蚀,仍然可以保留下现在的模样,可以想象当年的壮大。

沿着南寨墙走到东寨墙,又听到向导们讲起了小时候的故事。同时,在向导们的指点下,看到了城东的那个“公主坟”,公主坟依然孤单地守望着东门桥。接着从东门桥头回走下来,据说就应该能看到苇子坑了,只是苇子坑早已填平。周边林立的商铺也占据了源潭老家的位置,找不到原来的瓦房和磨面间的一丝痕迹了。那两个被老人们魂牵梦绕的土馒头也有了更好的归宿—紫山公墓。

顺着繁华的街道走进镇中心地带,热闹的戏院也变成了小区,只有一中校园内的铁旗杆和山陕会馆还保持原来的面貌,它们又给向导们带来一阵兴奋。向导们又找到了那口能滋润半个源潭镇的“四眼井”,只看到四眼井倔强地露出几块沿砖,努力地证明它的存在,四眼井盖则被保护起来,伴着两根高耸的铁旗杆,守护着这个古镇,诉说着古镇当年的繁华。

接下来再向潭镇东北驱车四公里就到淠河刘了,几经周折找到了淠河刘当年老庄的高岗,这个高岗也几乎被推平,已经被生机盎然的麦苗占领,伴着弯曲的小河沟,滋养着它们现在的主人。这个家也无处寻觅了。
几十年过去,源潭镇的繁华已不如往昔,源潭镇的“家”早变成繁忙的商铺,淠河刘的家业已回归自然,大沙湖的家也辗转几处,也许有一天大沙湖的这个家会再变成沧海。家的位置虽然不停地改变,只是不变的是国家的强盛发展,家的温馨,家人的和睦和家的温暖。
感谢!感谢旅途中有缘遇到的人,使我们的旅途更加顺利;感谢人生旅途中陪伴的家人,使我知道家的温暖;感谢“源潭天空”这个平台,使我的心灵有了归宿;感谢这个美好时代,感谢这个时代带来的家的平安祥和。

我来自源潭,“源潭天空”里都是俺老家的人,天亦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梁豫三
己亥年十月初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愚者认命,庸者拼命,智者改命
这才是,一个人最好的精神长相
钱与情,钱与命,钱与人(说得真准)
我们必须乐观地对待人生
人性的四大陷阱,越早避开越好
没有书香气的家庭,再有钱也守不住(深度好文)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