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虢君演绎悲情历史 “悲情虢国惊现天下”系列之四

诸虢君演绎悲情历史 “悲情虢国惊现天下”系列之四
●李红军
  继虢季墓后,被评为2001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是编号为M2009的大墓,专家缜密考证后,墓的主人是西虢国君虢仲也称虢公长父。
  专家认为,虢公长父就是虢文公的父亲,两人所处的年代是西周厉王、共和、宣王时期。
  西周晚期,西戎日益猖獗,偏居于镐的周王室屡受戎族侵扰,加上连年自然灾荒,图谋东迁,成为西周王室乃至畿内一些诸侯的当务之急。
  于是,厉宣之际,原封在陕西宝鸡的西虢迁到了矿藏丰富、河流众多、黄土层深厚的三门峡。
  东迁后的虢国占据今山西平陆、河南三门峡一带,地跨黄河南北两岸,扼制自关中至中原的东西方交通要道,依然扮演着周王室战车的角色。
被迫东迁三门峡
  历史上,虢公长父的名声不太好,责任不全在虢公长父。
  虢公长父担任西虢国君的时候,正是周厉王当政之时。
   懂点儿历史的人都知道,周厉王是一个贪婪、暴虐的人,虢公长父辅佐的就是这样一个国王。他以“好专利而不知大难”(《国语?周语上》)的荣夷公为主持政 务的卿士,垄断山林川泽之利,派遣卫巫监督舆论。而虢公长父也在其中掺和,推波助澜,《吕氏春秋?当染篇》记载:“周厉王染于虢公长父、荣夷终。”《墨子 ?所染篇》:“厉王染于虢公长父、荣夷终。”
   由于周厉王对虢公长父特别钟爱,地位不是一般大臣能比。
  他甚至可以参与对功臣权贵的赏赐:“唯王三月初吉庚年……王呼虢仲入右何。王赐何赤市、朱珩、銮旗、何拜稽首,对扬天子鲁命,用作宝簋。何其万年,子子孙孙其永宝用。”(《啸堂集古录》)
  由于周厉王贪婪残暴,内部矛盾尖锐,东夷就乘虚而入:“厉王无道,淮夷入寇,王命虢仲征之,不克。”(《后汉书?东夷传》)《今本竹书纪年》也记载说:“淮夷侵洛,王命虢公长父征之,不克。”这两处记录都说明,这次征战,只是无功而返。
  1975年,陕西岐山县董家村出土了四件公臣簋,其上有铭文:虢仲命公臣:“司朕百工,赐汝马乘、钟五、金、用事。”公臣拜稽首,敢扬天尹丕显休。用作尊簋,公臣其万年用宝兹休。
  “司朕百工”里的朕是虢公长父的自称,“百工”指的是虢国的手工业工人,这则铭文说明,虢公长父非常重视手工业的发展和管理。
  “从虢仲墓里出土的玉器,放在全国,不能说是最多的,但依质量和成色来看,别的任何地方都不能比。”虢国博物馆田双印书记话语里充满了自豪。
  周厉王的暴政,最终断送了自己。
  他实行独占山林川泽的“专利”政策。这样一来,限制了占“国人”多数的平民的谋生出路,引起了极大的民愤;他采取高压手段,派人监视“国人”的活动,禁止“国人”谈论国家政事,违犯的人就杀头。这种恐怖手段让“国人”表面上沉默,内心更为愤恨。
   公元前841年,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这一年, 以共伯和为首的贵族联合“国人”(当时居住在野外的人叫“野人”,居住在城里的人叫“国人”),包括王宫所属的工匠、卫兵全部参加暴动。周厉王仓惶出逃, 渡过黄河,奔匿到彘?穴今山西霍县?雪,后来就在这个地方死去。他的儿子姬静躲藏到召公家里。“国人”包围了召公的住宅,要杀死周厉王的儿子。召公无可奈 何,把自己的儿子交出来,冒充太子姬静,才算了事。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这场暴动,虢公长父难逃其责。在厉王奔彘后,虢公长父失去了王室的依托,政治声誉更是一落千丈,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失去了在陕西西虢封地生存的政治基础。
  加上厉王时财力物力上的大消耗及军事上的失利,这样,在厉宣之际,西虢不得不放弃经营多年的西虢,正式东迁到三门峡一带。
  历史太过久远,我们已无法洞穿时间和空间构筑的深远隧道,抵达2000多年前的彼岸。
  2800年,时间太长又太重,以我们微细的神经难以“思接千载”。
  我们更无法触摸时空隧道里细如发丝的神经元。
  所以我们无法想象细节,一个国家,一个军事上很强大的国家,举国迁徙,那样的路是怎样的路?那样的心情是怎样的心情?
  但也正是西虢这样的决策,挽救了自己,也为周平王东迁开了路。
  西虢这样的决策,最终把自己重新推上历史舞台,演绎出一段悲情历史。
王畿之内一大国
  “烽火戏诸侯”,这个堪称经典的训喻故事,想必你不会陌生,很多人都能够复述得绘声绘色,但很多人也许把一个细节给忽略了———这个故事是虢国国君虢石父的“杰作”。
  我们不妨再回顾一下这个故事:周宣王死后,儿子姬宫涅继位,史称周幽王。他光知道吃喝玩乐,打发人到处找美女,从不过问国家大事。
   有个叫褒响的大臣劝说周幽王不应该这样不理朝政,周幽王不但不听,反把褒响关进了监狱。褒家的人千方百计要把褒响救出来,就在乡下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教会她唱歌跳舞,把她打扮起来,献给周幽王,替褒响赎罪。这个姑娘算是褒家人,叫褒姒。
  周幽王十分宠爱褒姒,可是褒姒自从进宫以后,就没有笑过一次,整天闷闷不乐。周幽王送各种珍奇礼物,想尽各种古怪的办法叫她笑,但都没有成功。
  于是周幽王在宫中悬赏:“有谁能让王妃娘娘笑一下,就赏他一千两黄金。”
   这个时候,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主意。原来,周王朝为了防备西部一个叫犬戎的少数民族部落的进攻,在骊山一带造了20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 座。如果犬戎打过来,把守第一道关的士兵就把火烧起来;第二道关的士兵见到烟火,也把烽火烧起来。这样一个接一个烧着烽火,附近的诸侯见到了,就会发兵来 救。
  虢石父对周幽王说:“大王可以跟娘娘上骊山去玩几天。到了晚上,咱们把烽火点起来,让附近的诸侯见了赶来,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许多兵马扑个空,肯定会笑的。”
  周幽王拍着手说:“好极了,就这么办吧!”
  他们上了骊山,真的把烽火点了起来。邻近的诸侯得了这个警报,赶紧带领兵马来救。没想到赶到那儿,却听到山上一阵阵欢快的奏乐声和唱歌的声音,大伙儿都愣了。
  诸侯知道上了当,憋了一肚子气回去了。褒姒见此情景就真的笑了。
  周幽王为了取得褒姒的欢心,在虢石父的撺掇下干脆把王后和太子废了,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
  原来王后的父亲是申国的诸侯,知道了这个消息,就联合犬戎进攻周朝的都城镐京。周幽王连忙下命令把骊山的烽火点起来,烽火台上白天冒着滚滚浓烟,夜里火光通明,可是诸侯们因为上次上了当,谁也不来理会他们,没有一个救兵到来。
  犬戎兵一至,把周幽王、虢石父和褒姒生的儿子伯服杀了,把褒姒也抢走了。
  至此,西周灭亡。
  应该说,虢石父对西周的衰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就是这样一个“亡国之君”,对于三门峡虢国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稳定东迁后的虢国,让虢国有更好的发展环境,周幽王七年(公元前775年)虢石父发兵灭了位于现在的三门峡市的焦国,“周幽王七年,虢人灭焦”。
  灭掉焦国,壮大了刚来甫定的虢国实力,进一步奠定了三门峡虢国在周王室的地位。
   由于新立的太子伯服与幽王一同死于骊山,“申侯、鲁侯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但虢石父的儿子虢公翰不予承认,便另立幽王之子余臣于携为周王,史称“携 王”,与新即位的周平王(原太子宜臼)相对抗。于是在周王朝的历史上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局面。不久,携王为晋文侯所杀,这场闹剧告终。周平王即位即迁都 洛阳,史称东周。
  应该说,在西周末年的政治斗争中,虢石父父子不是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们是权力斗争的失败者,但在这些斗争中,虢国却获得了另外意义上的胜利。
  不管周王朝怎样变化,也不管西虢国君历史上如何评价,当虢国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给我们的是一个强国,一个经济和科技在其时属于高度发达的国家。
   相关史料显示,当时,三门峡虢国疆域东起渑池县,西到灵宝市,南至卢氏县,北达山西平陆县,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宽约100公里,大体与现在三门峡 辖区一致,与当时的齐晋楚相较,虢国也许微不足道,但与王畿之内的其他封国相比,它毫无疑问是大国,也是一个地沃水丰矿产丰富的大国。
   也正是凭着这样的大国地位和三门峡丰裕的物产所提供的坚实基础,虢国能够再次在周王室内担纲,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并敢于与郑庄公在王室权力上叫板。
  从此,三门峡虢国正式出现在历史舞台。
  三门峡虢国的建立,为西虢的继续生存并再图发展寻找到了新的空间,也架起了一座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为三门峡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历史总是公正的,历史没有忘记虢石父。
  在三门峡虢国博物馆,有一尊列鼎,叫“虢硕父簠”,上面有铭文,铭文自左至右竖排三行:“虢硕父乍(作)旅□,其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这里的虢硕父就是虢石父。


  1991年4月17日下午,在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陪同下,由日本朝日新闻社、每日新闻社、经 济新闻社、北海道新闻社等媒体的记者组成的记者团来到三门峡。在参观了三门峡市博物馆、虢国车马坑博物馆后,记者们来到虢国墓地新出土的大型车马坑。面对 车马坑,他们张大了嘴巴,惊愕半晌,然后连连惊呼:这是继陕西秦俑之后又一世界奇迹,堪称世界第九大奇迹!
  回国后,他们连续报道了虢国考古重大发现,在日本及东南亚引起极大轰动。
永远的车马阵
  在如今的虢国博物馆,虢国墓地车马坑被称为车辚马萧厅。
   虢国太子、国君虢季、虢国夫人梁姬的陪葬车马坑恰好连在一起,由东向西一字排开,成为一个阵容庞大的车马坑群。坑里,已成土灰状的所有战车都排列有序, 前一辆车压在后一辆车的车辕上,每辆车下叠压着两匹马,马头朝北,车舆朝南,依次错落摆放。南半部分的马四肢长伸,昂首朝北侧卧,按行军行列分成两列纵 队,仿佛随时要跟随钟爱它们的主人远行出征。
  “这里的车马阵虽然没有秦始皇兵马俑庞大,但却比秦始皇兵马俑早700多年。而在科学性和艺术性方面,秦始皇兵马俑更是无法同虢国车马阵相比。秦始皇兵马俑那里的工作人员来到这里参观时,对虢国车马阵也是赞叹不绝!”虢国博物馆的田双印书记说。
  这是2004年5月中旬的一天,我站在虢国博物馆的车马坑边上,久久地伫立。
  我无法找出一个恰当的词汇来形容心中的感受,我无法用最贴切的语言来描绘我看到的景象。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耳边传来声声马的嘶鸣。那是一种悲鸣,声音苍凉而凄婉,那声音仿佛已走了几千几百年,显得有些沙哑,若有若无地飘荡着。
  夕阳把周围的天,还有那一抹云彩都染红了,红的天宇下大漠浩瀚,风沙漫天……风沙中,两排战车列好了队,战车雄壮,士兵威武,凛凛剑戟染着血红发出长啸,灼灼铜戈面对苍天发出夸张的狞笑。对峙,短暂的对峙之后,只听杀声骤起,两排战车相对冲杀……
  有人说,看到虢国墓地车马坑,会感受到一种豪情和气势,可我同时读到了悲凉。
  是什么成就了虢国?毫无疑问,是战争。
  又是什么使得虢国灭亡?还是战争。
  战争把虢国锻造成了一辆超级战车,一支雄壮之师,可也是战争这只巨手,把虢国送进了坟墓。
  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战争史———突然想起一位哲人说的话。
  该如何评价虢国?该如何总结虢国?显然,“假虞灭虢”、“唇亡齿寒”这样的词语远远不够。
  让虢国灭亡的不是晋国,是虢国自己,也是那个时代。虢国太累了,从封国到灭亡的四百年中,它的战车在周王朝的土地上纵横驰骋,东讨西杀。穷兵黩武的最终结果,是虢国也被战争机器所吞噬。
先进的虢国战车
  虢国博物馆展出的虢国车马坑,显示了虢国超强的军事实力,也显示了它过硬的军事技术。规模宏大、数量众多的陪葬车马,体现了虢国发达的经济和雄厚的国力。
  无论是冷兵器时代或是现代电子信息战时代,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都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
  在战争以战车为主的春秋时代,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力量与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是战车的拥有量。中国历史上有所谓“百乘之国、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说法,可见,战车的拥有量在当时已经成了划分国家等级的主要指标。
  在《孙子兵法》诞生以前,实际上战车的多少基本决定着战争的胜负。
  按照春秋礼仪,战斗双方在列阵以后,要鸣鼓,然后三军依次决战———这方的左对那方的右,这方的右对那方的左,最后是中军对中军,共进行三次较量。每次较量的时候,其他部队就等着看,这是当时作战的规矩。
  在商代,每辆战车乘三名武士。交战时,披挂齐全的奴隶主站在战车上,每辆车配备7到10名由奴隶组成的“徒步”,跟在战车后面。车上的武士都装备有进攻性的武器,如远射的弓矢、格斗的长柄戈等,还有用于近战的刀和防御性的护体装备。
  周代的车战更讲究编制,每辆战车为一乘,包括车上的甲士和车下附属的徒卒。最初每乘10人左右,后来增为72人。若干乘组成一偏,每两偏组成一两。作战时,军队大多以偏为单位进行部署,故而《尉缭子?制谈》中称:“古者士有什伍,车有偏列。”
   有了严格的编制,在实战时还要进行合理的编队,车与车之间保持最合理的间隔距离,既使敌人无缝隙可钻,又使各车之间不致相互干扰。《六韬》中说:“五车 为列,相去四十步,左右十步,队间六十步。”为保持合理的编队,御者必须要掌握娴熟的驭马技术,使战车能“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同时要使车上甲士与车 下徒卒很好配合,即所谓“卒乘辑睦,事不奸矣”。
  当时文献中对车战描绘最为形象的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写的《国殇》:“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三门峡的虢国车马是西周之际车马的代表,它与殷商和西周早期的车马相比较,有明显的改进痕迹?熏提高了战车对路面的适应程度:辕长增加,加大了车衡与车 厢之间的距离,增大了马的活动空间,更便于马的奔驰;车轴变短,轨宽缩小,使驾驶更趋于灵活;车辐数量增加,辐条由最早的18根,渐次增加到34根,加强 了车轮的抗震荡能力和负载能力;战车的整体更加牢固,各种功能日臻完善。还有一个显著的变化表现在战车外观的美化———车子的相关部位装置了青铜铸造的部 件,使得虢国的战车更加坚固、美观和耐用,同时也使制车技术更加复杂化、专业化。
古代的车战
   中国象棋的棋子中,行动最迅速、威力最强大、对全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棋子并不是可以远程轰击的“炮”,也不是八面威风的“马”,而是可以横冲直撞的 “车”。这一点正好反映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的一段重要历史:从殷商到战国,我国作战的主要方式是车战,攻防的主要手段是战车,军队的主要兵种是车兵。
  古代著名的兵书《六韬》在论述“三军器用,攻守之具”时,排列在最前面的就是可以“陷坚阵、败强敌”的各种战车。
  关于战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传说中远古的黄帝。黄帝从小聪明伶俐,爱好学习,善于观察,成年后他不仅成了一位了不起的领袖,还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有一次,他看见风吹着莲蓬在地上不断滚动前进,于是得到启示,发明了车轮。这就是古籍中记载的“见飞蓬转而知为车”。
  车的横?穴衡?雪木为轩,直木为辕。黄帝号称轩辕氏,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与车有关系。
   最初的车,应当是用人力推动的。当牛、马被驯服之后,它们很自然地就成了拉车的动力。《古史考》记载说,黄帝造车后,少昊时用牛拉车;到了夏禹时,奚仲 改为用马拉车。《说文》中也说:少昊时以牛引之,禹时奚仲易以马。车出现以后,由于自身的巨大优越性,很快就进入使用、发展时期。《史记?夏本纪》记载, 大禹治水“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辇”,并特意设立“车正”这样一个官职,专掌车旅交通和车辆制造。最初的车用于生产运输和狩猎追逐,但很 快就被用于战争。
  西周时期,造车技术发展到一个高峰。由于统辖范围的扩大,各地区、封国之间联系的加强,道路交通、造车技术以及车的重要性也 都随之发展。《史记?周本纪》记载,牧野之战时,武王“率戎战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诸侯兵会者四千乘,阵师牧野”。《诗经 ?大雅?大明》描写牧野之战说:“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骡彭彭。”周成王时,三监叛乱,周公动用大量兵力东征。《诗经?幽风?东山》描写了东征将士夜宿 于战车底下的艰苦处境:“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随着西周王朝对东南和西北地区军事行动规模的扩大,战车的重要性及用车的规模也在发生变化。《诗经?小雅?出车》记载了周宣王反击猃狁入侵时所动用的宏大的战车阵容:“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车战之所以会成为当时作战的主要方式,是因为战车的速度快、机动性强、冲击力大。用当时的青铜兵器对付这种猛冲的战车群是相当困难的,而平阔的中原大地 又为车战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战场。战车不但是进攻的利器,也是防守的装备。在战争中若处于防守地位时,只要将战车横排并相连为一列,敌方就很难从正面逾越。
   三门峡虢国的车马由于能在负重的条件下快速行进,所以被广泛用于战争。早在西虢时期,虢国人就借助于车马深入东方。东迁之后,虢国人仍然依靠车马东进王 城,辅佐周王室。在东方,虢国人曾与郑国争夺王室卿士一职;在北方,虢国人曾深入山西干涉晋国内政。在东伐西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虢国人的视野越来越开 阔,把车战水平推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最终,他们以墓葬的形式把虢国留在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开虢国故都的神秘面纱
河南省三门峡市北部的上村岭一带的虢国博物馆(国家二级馆),1956年为配合建设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被发现,是在虢国墓地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对研究西东两周时期的宗法、墓葬制度,及虢国的历史文化都有重大意义
虢国墓地【河南三门峡】
豫·三门峡:周风虢韵--虢国博物馆历史文化陈列--青铜器、玉器&车马坑奢华至极! 
车马长啸,商周先秦之万丈光芒-虢国博物馆游记(超多文物图)
周风虢韵 金玉灿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