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虢国始封时限之我见
       虢国何时始封?三门峡虢国何时起源?古、今历史学家在有限的史料中从不同的角度曾给出过多种答案。可谓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各有千秋,定论不明。随着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的发现与研究,虢国何时始封以及三门峡虢国何时开始的答案才初显倪由。现依据出土文物研究成果,参考现有文献资料,综合各家之说,略述己见。

现有的文史资料和有关专家大都认为,虢国始封于早周文王或者周初武王时期,且认为虢仲和虢叔分别是西虢和东虢的始封君。但是对于虢国始封时限的界定和虢国始封君的认定确有不同的论点和争议,特别是对于三门峡虢国开国的论点和争议就有六种以上。对于虢国始封时限界定的主要论点有二个:即西周文王、武王始封的论点。对于西虢和东虢国始封君认定的主要论点有三个:一是虢仲和虢叔分别是西虢和东虢的始封君,二是虢叔和虢仲分别是西虢和东虢的始封君,三是西虢和东虢的始封君都是虢仲。对于三门峡虢国的主要论点有六种以上:即周平王以前和周平王时期、周幽王时期、周宣王时期、周厉王和周宣王时期东迁以及东迁之前曾是西虢的子男诸侯国等。

一、        各种论点和争议的缘由

(一)、对于虢国始封时限界定的二种主要论点:

一是周文王的始封时限界定论点。徐喜辰先生在《中国通史》中提出:“周初的封藩建国,旧史皆以为始于灭商后,其实文王向东扩张‘虞芮质厥成’(《诗经·大雅绵》)后,就曾封仲雍于虞,称为虞仲。伐崇之后,又把崇地封给了虢仲虢叔。虞在晋南,虢又在虞南,这说明武王克商以前,周族已经开始了分封。”

二是周武王的始封时限界定论点。《史记·晋世家》正义引马融云:“武王克商,封周文王母弟虢仲于下阳。”孔颖达在《左传》僖公五年疏中引马融云曰:“虢仲封下阳,虢叔封上阳。”(下阳即夏阳,今位于山西平陆;上阳今位于三门峡市区)

(二)、对于西虢和东虢国始封君认定的三种主要论点:

一是虢仲和虢叔分别是西虢和东虢的始封君

《国语·周语上》东汉经学家贾逵注曰:虢“文公,文王母弟虢仲之后,为王卿士”;《史记·周本纪》集结引贾逵曰:“文公,文王母弟虢仲之后”;《路史·国名记》:“虢仲之封,为西虢,在歧”;《常宁宫集略採碑》:“虢,姬姓,公爵,出自王季子虢仲,文王弟也”;《春秋左传注》西晋杜预曰:“此为东虢,虢叔所封,后并于郑”。

二是虢叔和虢仲分别是西虢和东虢的始封君

《春秋左传注疏》东汉经学家贾逵曰:“虢叔封西虢,虢公是也”;《国语·郑语》三国吴人韦昭注说:“文公,虢叔之后,西虢也。宣王都镐,在畿内也”;《通鉴外纪》刘恕说:“椁,王季子,虢仲之后,在荥阳,南临于郐,是为东虢”;《西周中期青铜器的重要标尺》李学勤先生说:“西周时期有两个虢国,始封是文王两弟虢仲、虢叔。虢仲封东虢,在今河南荥阳西;虢叔封西虢,在今陕西宝鸡东。”

三是西虢和东虢的始封君都是虢仲

《虢国封国考》中董来运先生提出:西虢是虢仲的封国,东虢也是虢仲的封国。董来运先生提出的西虢是虢仲的封国的主要观点是:西虢作为虢仲封国的较为权威的证据是《班簋》,其铭文有“王令毛伯更虢城公服”,《西清古鉴》以为“王”即周成王,定《班簋》为成王时器;郭沫若研究《班簋》铭文后曾经指出:“虢城公之虢当是西虢,虢城公当是始封于西虢的人。彝器中的《虢城遣生没》与”《城虢仲遣》,即是因城公之号冠于虢上……,虢城公遣当与文王同辈。”;虢国的始封君为王季之子,文王之弟,这个“与文王同辈”的虢城公遣正是西虢的始封君,同时表明他的字恰是仲,他的名叫遣或生遣,他的尊号是虢城公。他的封国当时称城虢,后来称西虢。

董来运先生提出的东虢也是虢仲的封国的主要观点是:周文王时,周人的势力尚未控制今洛阳、荥阳、郑州一带。因此,封东虢不可能;周武王时,虢叔已下世,荥阳的东虢受封者只能是虢仲的后代,级别属于子男之国。

(三)、对于三门峡虢国始封起源的六种主要论点:

一是周平王东迁以前的始封时限界定论点

周平王东迁以前的始封时限界定的论点,除了上文已经提出周武王时期的始封时限界定论点外,主要还有以下几种:

《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末年郑国史伯说:成周“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 这八个诸侯国,虞在晋南(今山西南部平陆)、隗在晋北(今山西西北部)、霍也在晋北(今山西北部霍县)、杨也在晋北(今山西洪桐东南)、魏在晋西南(今山西芮城)、芮也在晋西南(今山西大荔)。考虑的晋灭“虞、虢、隗、霍、杨、魏”的历史事实和“假虞灭虢,唇亡齿寒”的地望,表明成周以西的平陆的虞国和三门峡虢国在周平王东迁以前就已经存在。

另外根据50年代《上村岭虢国墓地》的考古成果:“从这次发掘看,铜器占主要数量的是西周的遗物,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早到共和以前,如I、II、III式铜鼎,这些铜鼎多是明器,明器不可能是东迁时带来的。陶器占主要数量的也是西周遗物,和西安、华县、洛阳的西周陶器相同,陶器也不可能是东迁时带来的,可见这个虢国的建立应在东迁之前。”

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M2009墓中出土的“遣册”有周宣王时期“南仲”的名字,南仲作为周宣王的著名将领和执政大臣(《诗经》中曾多次有南仲这个人物及其事迹的篇章),来出席虢仲的葬礼,不但说明虢仲死时的政治地位仍很重要,而且还说明虢仲埋葬的时间应该在周宣王初年。从而证明三门峡虢国始封起源的时限界定应在平王东迁之前。

二是周平王时期东迁的始封时限界定论点。

《水经注》引《太康记》曰:“虢叔之虢矣。有虢宫,平王东迁,叔自此上阳,为南虢矣。”南虢即三门峡之虢。俞伟超先生在《上村岭虢国墓地新发现所揭示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上村岭虢国墓地所出遗物,形态变化不大,可见时代是很接近的。上村岭以南的李家窑遗址,已基本上可推定为此虢的上阳故址,文化层堆积不厚,可见延续时间不长。无论是墓地所出遗物或是遗址文化层所出陶片,皆属一般所推定的两周之际的东西。这些现象,都和古籍所载虢仲的西虢东迁的史实相符”(《中国文物报》1991年2月3日)。李学勤先生认为,上村岭墓葬群的年代“即在周平王东迁至虢国灭亡的约一百二十年之间”,“西虢随周室东迁而更封的”(《东周与秦代文明》)。在《三门峡虢国墓地新发现与虢国史》一文中,李学勤先生有条件的指出:“如果不能在上村岭墓地找到确切属于西周的墓葬,还是要承认西虢随平王东迁的记载”(《中国文物报》1991年2月3日)。

三是周幽王时期东迁的始封时限界定论点。清代学者雷学琪根据《竹书纪年义证》中的周幽王“七年,虢人灭焦”认为西虢是在周幽王时期灭焦国之后从宝鸡东迁到三门峡的。

四是周宣王时期东迁的始封时限界定论点。李丰先生在《虢国墓地铜器群的分期及相关问题》一文中通过对青铜器比较和考古与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虢国墓地青铜器进行了分期研究,以为三门峡虢国是由西虢东迁而来,东迁的具体时间“可能是虢文公在位的周宣王时期”(《考古》1998.11.)。

五是周厉王和周宣王时期东迁的始封时限界定论点。蔡运章先生《甲骨文和古史新探》一书中依据文献和金文资料对西虢的历史做了全面的研究后指出:“西虢在厉、宣之际因獫狁的侵扰而东迁‘至上阳’(今三门峡市李家窑一带),是可以肯定的。”

六是三门峡虢国在周平王东迁前曾是西虢的子男诸侯国的论点。

许永生先生在《从虢国墓地考古新发现谈虢国历史概况》(1999年)中说:“虢国为周初诸侯封国,虢仲乃周文王同母兄弟,始封于雍(今陕西省宝鸡市东),称西虢,山西省平陆县与三门峡上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李家窑一带)之虢是虢仲的又一封地。”

董来运先生在《虢国封国考》中认为:《水经注》说:“东虢即虢邑之上阳也,虢仲之所都”,《续汉书·郡国志》也说:“陕,本虢仲国。”这两部地理文献指的这个字仲名长父的虢仲,很可能就是在三门峡虢国的始封君,即M2009号墓的墓主虢仲。另外,董来运先生还从三门峡虢国的开始时间、虢仲封国的证据、三门峡虢国的氏称的分析入手,提出了三门峡虢国就是虢仲及其后裔的封国。

二、虢国源于封国,虢氏源于虢国

首先,从逻辑上说,虢人以虢为氏,没有虢国,就没有以虢为氏的家族;没有以虢为氏的家族,就更不可能称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姬遣和姬叔为虢仲与虢叔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虢国源于封国,虢氏源于虢国 ,虢国始封的时限应该界定在周文王时期。而周武王在克商后的周初大封建中封虢仲、虢叔为“虢君侯”,只不过是周武王赐予他两个叔叔的封号,就象周武王追封其祖父季历(少季)为王季以及追封他的父亲姬伯(昌)为周文王一样。

其次,从“虢”、“郭”与“城虢”、“城郭”的联系上看,虢国是因地而名(或者可以说是因郭而得名)。《战国策》注:“郭、虢同属扶风”。《韵府》:“虢或曰郭声之转也”。西虢古称“城虢”(出土青铜器虢仲簋的铭文中已经有此称),说明虢与城密不可分,这个城虢是国都歧山的外城,即郭城或城郭。按《公羊传》:“虢作郭”的注释,郭,意为外城。城虢因城郭而名,郭是外城,虢仲据守郭或建于虢而沿袭其名。这就使虢国分封伊始而成为“守卫外城勇将的领地”或“守卫郭城诸侯的封地”。可谓“郭国”、“外城之国”、“城虢”、“虢国”的含义是一样的。。

周太王迁歧后,活动在宝鸡的渭水以北、千河以东、漆水以西的周原上,国号称为周,并在歧山与扶风的交界处建筑都城,直到周文王末年迁丰邑止。这是周人的政治中心,地位非常重要,周人必定在附近建外城守卫。而西虢城邑确实在周都西南不足三十公里的地方(今宝鸡县)。《管子》:“内之为城,外之为国。”这座都城与城虢之国就是城与国的关系。《孔疏》:“言以武夫自固,为捍蔽如盾,为防守如城然。”虢之名号当取“公侯干城”之意。由此可知,虢国的名号源于郭,本于城。另外,虢国的名号称“虢”而不称“郭”,主要是“虎”图腾的原因,这也是称姬遣和姬叔为虢仲与虢叔的原因。可见周文王以“虢”封他的两个弟弟姬遣和姬叔为虢仲与虢叔都称“虢”,显然是希望两个弟弟的封国象两只猛虎一样,成为尚武卫国的保龙之虎。

三、历史上应该有两个东虢

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和考古研究成果上看,大都认为虢仲始封于西虢,而对虢叔始封于何地可谓是众说纷纭。现在看来,周文王把虢叔始封于东虢(今数千里之遥的河南荥阳)的可能性不大,原因有二:一是周文王时,周人的势力尚未控制今洛阳、荥阳、郑州一带;二是虢仲、虢叔都是周文王的卿士(王朝的执政大臣,)二个人的封国只能在周都附近,才便于周文王“咨于二虢”。《左传》载:“虢仲、虢叔,王季之穆”,《国语》载:周文王“敬友二虢”、“咨于二虢”,皆二虢并提,也就是说周文王时有二虢(即二国),由此可以看出,应该有二个“外城之国”,而这二个“外城之国”应该在周都(今歧山和宝鸡)一带。

《水经重疏》赵一清引《春秋分记》曰:“僖五年,‘虢仲、虢叔,王季之穆。’此二虢,西虢也。”也就是说,虢仲与虢叔兄弟二个的封国都可以称西虢。

事实上,在宝鸡确实有相距不远的二个虢城。唐王朝李泰著《括地名》载:“故虢城在歧州陈仓县东四十里,次西四十余里又有城,亦名虢城。”《舆地志》释:“此虢,文王母弟虢叔所封,是曰西虢。” 由此可见,这“次西四十余里”的虢城最大的可能只能是虢叔的封国。如果单从歧州陈仓地望上看,虢仲和虢叔应该分别是东虢和西虢的始封君。

《尚书·君奭》中有对虢叔的描述,其主要意思是说:“只有我们文王能够治理我们华夏诸国,也只有象虢叔,象闳夭、散宜生、泰颠、南宫括等五大臣能辅佐我们文王,要是没有这五大臣为我们文王往来奔走,那么,我们文王哪来的恩德降及国人呢?哎!到了武王的时候,可惜虢叔已经死了,只剩下闳夭那四大臣还在世……”这是周武王在克商后,周文王的另一个儿子周公姬旦对周文王的头号谋士虢叔的赞誉。同时也表明,虢叔只辅佐了周文王,没有来得及辅佐周武王就已下世。既然虢叔已死,那么周武王十三年大封建封虢叔位东虢(河南荥阳)是不可能的。由此也可以说,因虢叔早死,虢叔的封国可能由羌人所居或由虢仲所代。而虢仲作为四朝(王季、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元老,泽及后世,周武王十三年大封建封虢仲位西虢是顺理成章的。而随着虢仲的功劳越来越大,荥阳的东虢成为虢仲的子男诸侯国也在情理之中。

综上所述,周文王始封虢仲与虢叔兄弟的二个封国,即两个“外城之国”(今歧山和宝鸡一带)不但可以称二虢为西虢,而且依据二虢的地望分析,虢仲在东,虢叔在西,因此也可以说虢仲和虢叔分别是东虢和西虢的始封君。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上应该有两个东虢:一个东虢是周文王始封虢仲位东虢(今陕西宝鸡东);第二个东虢是虢仲的子男诸侯封国(今河南荥阳,又称郑国)。加之周武王十三年大封建又封虢仲位西虢,这样来说,虢仲和虢叔分别是西虢和东虢的始封君、虢叔和虢仲又分别是西虢和东虢的始封君的多年争论就可以结束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代诸侯王9春秋的诸侯国虢国
虢国在哪里?
【周】西虢君主世系表
古国迷踪——虢国
走进华夏古国“虢国”,感受厚重莫测的历史文化(上)|郑周友
【源流】一迁邠二迁岐三迁各支始祖祖居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