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是不是做到了“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论语·为政》里面有一段话: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段话可以说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理想的阶段性总结。从他的学识修养,心性道德来看也大多是做到了。

对于其中“三十而立”和“四十而不惑”这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实现了,但是后一个阶段是没有真正的达到目标的。

“三十而立”意思是说,到了三十左右这个人生阶段他能够立身、立命、立业。在这个阶段,孔老夫子确实是做到了。

少年孔子是一个相貌清奇,才德出众的人。到了“三十而立”这个年龄阶段,他已经是在鲁国当官从政而且是有些名气了。《史记》都有记载齐景公也向他咨询政务。可以说孔老夫子说他“三十而立”是真正的做到了。

而他说“四十不惑”,就是说他四十左右的阶段已经对人生不再迷惑,但事实上这个时期却是他人生中最为迷惑的阶段。

在那个各个诸侯纷争不断、时不时就发生战争的社会形势下,他那种仁义道德的政治心态是不会有哪个国君会用来实际治理国家的。正是因为政治上的“壮志难酬”才使他感到非常困惑,甚至开始怀疑人生。所以还曾经向老子请教,希望能解疑释惑。《庄子》里面就写到“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

也正是有了老子给他的赠言,孔子回去后深入地思考,重新审视自己,才感到天地的大道理是多么的玄妙莫测,才懂得怎样去立身处世、齐家治国才能够顺应天地的规律。但是这时候已经是他的“五十知天命”了。

综上所述,从孔子的一生来看,他“三十而立”是做到了,而“四十不惑”就是没有达到目标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算命的,怎么划分人生阶段?三十而立难道不是成家立业吗?
易经的奥秘(8)卦有何用
我读论语之从心所欲
三十而立
35岁之后普遍开始焦虑怎么办?
孔子的人生定位“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孔子画像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