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华与糟粕
 
    精华与糟粕,是一对互相依存的孪生,在当今鱼目混珠的年代,如何正确地辨别与认识它们,却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借助不同时期不同条件和环境下的多个事例,从不同的角度很有条理地对二者进行了剖析,值得一读。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既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句,更是刻肌刻骨的思想。其近代出处,从内容上讲,应是出自鲁迅的《拿来主义》;从语句上讲,是出自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精华”。“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食物一样……排泄其糟粕,吸取其精华……绝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实践论》中则有“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功夫”论述。
  再早些可追溯到清朝的戴名世在《己卯画卷序》中所说:“得其精华而去其糟粕”。只是自毛泽东提出并经历了历次运动,才真正成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名言了。其意是告诫我们,凡事(物)要辨证地对待,批判地吸取。可惜,多年来大都或只批判而不吸收,或只吸收而不批判。更可惜的是,这种错误往往是重复着的出现。
  糟粕,原义是造酒剩下的渣滓,俗称酒糟或酒滓(酒渣称糟,米或豆渣称粕),用以比喻废弃无用之物,引伸为人吸收食物精华后所剩余的废物,再引伸至思想文化领域中坏的东西。
  精华,泛指事或物的最重要且最好的那部分。精华是最好的,自然光彩照人(如日月之精华)。
  从辩证法的角度说,糟粕与精华,既是同一事物(粮食)的两个方面(酒与酒糟,即精华与糟粕),二者又可相互转化(好与坏),当然是在一定条件下——虽在一定条件下,但,毕竟是说可以转化,而且这转化之于糟粕,自然是朝着精华的方向。
  汉.刘向在《新序.杂事二》中有“凶年饥岁,士糟粕不厌,而君之犬马有余谷粟”的记载。是说天灾战乱之年,君民生存天壤之别,当然是指昏君的。但只从充饥一事看,糟粕并非废无一用之物,而是可救人于灾年的功臣。
  南方炎热,为了保存长久,古人已知道用酒或酒糟腌制食物,是说糟粕可以保护精华。
  随着观念的转变(循环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加工),酒糟还可生存出甘油、乳酸、食醋、柠檬酸等,则是说糟粕可变为精华了。
  酒,是粮食中的精华,可喝多了会中毒;酒精,是精华(酒)中之精华,可无人敢饮。国酒茅台,若无非精华的勾兑,焉有国酒之美誉?“糟”之贬义如“糟丘”,是指因酿酒过多,积糟为丘,引伸为“沉溺”之意;此沉溺乃因饮酒成风而起,奈何以糟代过?“糟糠之妻”已与“患难夫妻”同义,“糟糠之妻不下堂”更是“富不易妻”的美誉。
  以上仅从酒与酒糟看,精华与糟粕不仅难分,甚至有时二者可以互相颠倒。用之于文化现象,复杂程度可想而知。且不说糟粕之废物与否,只从鲁迅在那个年代之所以写出那么多划时代的杂文,若不是被糟粕所激,焉有那么多匕首和投枪?又焉能产生一代宗师和民族魂?
  不言而喻,这里的文化,不是狭义的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而是指一个国家、民族、家庭或个人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等。
  可以肯定地说,每一种文化,都含有精华与糟粕。对于文化现象,在精华与糟粕之间,更有大量的精华与糟粕共存的文化,于是有人把文化比做苹果。可是,文化这个苹果,不能简单地一刀切而一分为二:切少了,精华中含有糟粕;切多了,糟粕中带着精华;退一步说,糟粕的部分还可酿造苹果醋,仍是精华。更重要的是,文化现象绝非苹果那么简单,文化现象的分类是动态的,绝非苹果那样的可以定格。苹果,早晚会烂掉的,而文化不会。
  精华与糟粕是相对而言的,常常是在一个体系或一个年代中的糟粕,在另一个体系或年代中却是精华。《共产党宣言》,在资本主义体系中是幽灵,是糟粕,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中是纲领,是精华;具有三十六个博士头衔的胡适,在阶级斗争的年代,是反动文人,现在则是公认的大学者、诗人、史学家、哲学家。
  自古就有“忠孝不能两全”之说。报效祖国谓之忠,远离父母为不孝。报效国家,于忠,是精华;于父母,是不孝。但,是“不能”而非“不为”;故,虽不孝,却不能说是孝中的糟粕,反之亦然。
  精华与糟粕,二者有时不是泾渭分明,而是界线不清。更有甚者,二者还可向对立面转化。譬如,当今,各国都在重视知识产权,所谓假货,大都仿冒名牌产品。但,有些仿冒逼真,品质优良,且兼价格优势,堪称假货中的真品(恕在下不是为侵权做辩护。仿冒,货虽真,牌却假,有如一个有学识的布衣在穿官服);反之,有些名牌产品,质量反而不过关,甚至弄虚作假,是名副其实的精品中的糟粕。故,以品牌定优劣,无异于以爱憎定“去”“取”,于文化则害莫大焉。
  随着历史的前进,人类的认识不断更新着。而更新往往是螺旋式的,这就意味着有反复,甚至后退,随之而来的是审美标准的不断变化。故宫,不止是封建王朝的精华,也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在“大跃进”年代却被视为“封建大本营的标志”,在“文革”中则是“四旧”,是糟粕。今天,仍是中华古建筑、古文化的精华,故宫本身就是个大博物馆,而且是世界性的,全人类的。
  明代文人洪应明的语录体文集《菜根谭》,曾一度被视为禁书,而同时却在日本大为流行,甚至被商界奉为心理学教材。现在书是重印了,思想却留在了日本,反倒是我们在奋起直追,令人不快。
  太监,是封建制度的产物,是有级别的官员,不可不谓皇室的宝贝。可今日看来,自是糟粕了。但在影视剧中,仍有一席之地,有时则是剧本中的精华。
  长城,是古代抵御外敌入侵的军事工程,因其工程浩繁,秦始皇由此而得“暴君”之名。但恰是因为长城的修筑和统一中国,亦有“千古一帝”之美誉。长城,现在已属人类历史的奇迹,是世界性的文化遗产;长城,与天安门、兵马俑等一起已被视为中国的象征;长城,今天已是国防的代名词。
  糟粕与精华,最有代表性的思想混乱和文化观念的不成熟,莫过于对待孔子及其儒学精神。二十世纪的中国,经历了尊孔、反孔、批孔、评孔的交替现象。“五四”时期,高喊“打倒孔家店”,“文革”时又高喊“打倒孔老二”,其大不敬发挥到了极致。二十一世纪,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国,孔子的儒学精神也恢复了国宝级的文化美誉,孔子的“三和”(和谐,和睦,和平)人文精神,既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更是对世界的贡献。用流行歌词的话说,“孔子的话正在世界化”,甚至出现了孔子的话已是世界的话的趋势。于是,孔庙遍地开花,无缘建孔庙则塑孔子像。首都当然不甘落后,一尊高9.3米高的孔子雕像也落户于天安门广场附近。著论语的真实孔子又变成了孔庙中的神——大圣先师。
  林林种种的糟粕与精华交错的文化现象,无不在证明着一个规则:时代不同,认识不同,任务不同,要求不同;凡满足时代需要的理论、学说、文化,就确认为那个时代的精华,反之则被判定为糟粕。
  黑格尔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不无道理。李白落魄时豪放地说:“天生我材必有用”,煞是自信。这也在告诫我们,凡事至少是首先要尊重事实,承认存在,珍惜存在而后才能辨证地分类。但也万万不能由此得出“凡不合理的,都是不该存在的。”况且,“不合理的”这一判断一定合理吗?所以,不能机械地理解“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更不能粗暴地操作“去”与“取”,这是对人类思想的不尊重,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不负责任,对人的不尊重,是对人类文明的自我毁灭——毁灭,是没有机会改正的!精神上、思想上的东西,颠倒了,还有机会颠倒过来;甚而如孔子精神,打而不倒,越评越高;至于对人,则是死而不再复生的,颠倒了,也只能是英名永存而已;再如古建筑,被当做“四旧”而“破”了,还能回归吗?跨时代的重建,还是文化遗产吗?
  精华与糟粕,是同一文化现象的双刃剑,双刃间则是剑身——剑之不存,刃将焉附?只取精华无异于抛弃文化宝剑,罪莫大焉。况,糟粕,真的必须弃且毁之而后快吗?愚以为,“去”“取”之事,当慎之又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儒学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还是糟粕
董卫国:“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绝不适合阅读经典
传统文化也有糟粕
批孔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到底该如何认识儒家文化?
当今传统文化热的静思
传统文化之糟粕——浅谈孔子与《论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