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念专辑】笔墨增情趣​——悼念梁剑苹先生

梁剑苹同志,

一路走好!

笔墨增情趣

——悼念梁剑苹先生

作者|王宗伦

二十年前,在桐梓街头散步的时候,看到一家广告店,取名为“画王”。我觉得这广告店的名字大气,就记住了。

后来,我到桐梓县公安局城南派出所工作,经常做喷绘、展板这些东西,就与“画王”有了密切接触。

梁剑苹生前照片

 “画王”的老板叫梁剑苹,和我上下年纪,胖胖的,乐呵呵的,圆嘟嘟的脸,戴副眼镜,斯斯文文的,牙齿白净,笑起来真好看。他虽然是老板,很多事情都是亲自动手。我们公安局的宣传展板要求高,很多时候,我都是守着他设计,他也不厌其烦地修改。看他那两只肥肥的大手在电脑键盘上奔跑,我心里面构思的想法,就啪啪啪啪地钻进电脑屏幕上了。我觉得很神奇,也想跟他学。试了几回,记不住,就放弃了。有的时候,我没有想到的创意,他帮我想到了,不谋而合,心照不宣,给我们公安局的宣传工作增光添彩。那时候,公安局的宣传橱窗一更新,橱窗前就站起堆堆的群众阅读,称赞公安局的工作干得好。我知道,这里面有他的一份功劳。

交往一多,共同语言就多起来。他知道我也是桐梓县文学协会的会员,又知道我写过许多文字,文学方面的话题就热络起来。他告诉我,他在大学的时候就热爱文学,写诗。我说,发首来欣赏一下。果然,他发了一组给我。我觉得很不错,就发动他加入桐梓县文学协会。

后来,公安局的宣传广告业务他做得少了,我们的交往也就少了。但是,他的诗歌、散文,却多了起来,从他的字里行间,对他又有了新的认识。

我曾经写过一组《狮溪组章》的散文,其中写黄坪河抓鱼的细节,就是他摆给我听的。梁剑苹是狮溪镇黄坪人,那时候的黄坪坝,真是鱼米之乡,伸伸手就可以抓到鱼。他说,小孩子抓鱼,是乐趣,好玩。大人嫌腥臭,他们抓回去的鱼,大人提起背篼,又倒回狮溪河了。

我觉得他所讲的家乡故事,就像一篇散文一样美。我把这些写在散文中,和他交流创作感受。我们交往日深,他给我聊了许多桐梓的人和事,打开了我的视野,也对一些人多了新的认识。他尽管生意上的事务繁多,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文学创作,仍然在《贵州作家》《娄山关》《桐梓文艺》等刊物上发表了一些诗歌、散文。说明文学的魅力,在他的心底并没有被消磨掉。他还专门给我做了一块书法镇纸,雕刻了“笔墨增情趣”五个大字。这块镇纸,我很喜欢,放在我家客厅的书桌上,已经陪伴我很多年了……


昨天,突然接到梁剑苹的微信号发来的消息,说梁剑苹走了,希望生前好友送他最后一程。我大吃一惊,回复问,“是画王梁剑平?”回复说“是”。天!真是晴天霹雳。年纪轻轻的,没有听说他生病啦,怎么突然就……

桐梓县文学协会群里面,许多文友写诗作文悼念。我和玉宏兄、正乾兄,代表桐梓县文学协会,前往殡仪馆送上花圈,参加他的追悼会,见了他最后一面。

回家后,我把他当年送给我的这块镇纸拿起来,用口罩擦拭一遍,用纸巾再擦一遍。口罩,是去年以来,全人类的标志性符合。纸巾,是擦拭掉日常生活污垢的随手物。我用这两样东西擦拭他送给我的礼物,表达的意思是,我将留下一份干干净净的记忆,继续做好“笔墨增情趣”的事,以此祈愿:“剑苹先生,天堂安息!文学事业,我们会继续努力!”

    2021.11.4晚

附:梁剑苹部分作品欣赏

《百艺工坊》上发表组诗三首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仿佛窗外那一带远山

一朵美丽的云

一片静静的落叶

一缕无声的风

一行精美的诗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这无关忧伤和甜蜜

只管尽情的怀想着

即将消逝的青春

和那些难以忘怀的

青涩而欢喜的年华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即使你远得无法触及

总会在无眠的长夜

听见灵魂的私语

喧嚣过后

满是你存在的气息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仿佛清澈的溪流

滋养着丰茂的水草

仿佛远山隐隐的群岚

那星光璀璨的光芒

在月色斑斓里消逝

 

无  题

喜欢在月色斑斓里

低吟浅唱

去吟诵曾经写下的文字

踏月寻梦

我依稀记得

你青春欢畅的时光

太多的记忆

不为只是等待

一个遥遥无期的邂逅

你的长发

又怎能乱了

一段很长很长的光阴

我不得不用最美的年华

找一个借口

去祭奠青春

 

故乡的春天 

故乡的春天是油莱花的海洋

田野上摇曳着无垠的嫩黄

成群的蜜蜂辛勤地忙碌

蝴蝶们分享着这迷人的花香

我喜欢暖暖的春日阳光

道旁的楊柳已披上春装

农人们劳作的身影

在金色的阳光下拖得老长

一弯清澈见底的狮溪河

闪着粼粼波光

那悠游欢畅的鱼儿

在青青的水草间嬉戏蹦达

那座晃晃悠悠的索桥

仍在狮溪河上飘摇

斑驳的铁锈

静静地诉说着老去的时光

故乡的春天啊

我无法用最最美丽的文字

一一道出你的明媚你的丰饶

为你写就千古传唱的篇章

我唯用最最深情的凝望

慰籍我浓浓的怀想

《疆遇 生活馆》上发表抗疫诗歌

逆行者之歌

——献给战斗在抗疫一线的人们

作者/梁剑苹 

这个春节朔风飞扬

武汉的天空

飘来漫天阴霾

疫情的警钟

响彻楚天

湖北告急、武汉沦陷

驰援疫区的号角已然吹响

白衣天使们

象出征的战士

风潇潇兮汉水寒

孩子的呼唤

未能动摇逆行的步伐

母亲的嘱托

更加坚定了前行的方向

疫情来临

八旬老人冲在最前

你象一座巍峨的大山

抗击病毒

无私奉献

一张张口罩的后面

是一个个稚气未脱的脸

每一次换岗

拖着疲惫的容颜

为了人民

明知凶险

依然笑得灿烂

你们是最美的天使

是共和国不朽的诗篇

我是党员

必须冲在最前

一句句平淡的话儿

却传遍大江南北

这就是逆行者

发自内心又永不言败的

铮铮誓言

《贵州作家·微刊》上发表散文

丽江行

作者|梁剑苹

丽江,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无数人写过赞美它的文字,有的凄美,有的忧伤,有的欢笑,有的颓废,今夜的我,驱车千里,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在我眼里,不管明天身在何处,此时此刻的心情唯有风花雪月。一个人伫立窗前,旅途的疲惫早已荡然无存,脱下行装,客栈老板给我送来一杯热汽腾腾的普洱茶,喝了几口,全身顿时觉得暖和了许多。就这样静静的坐了一会,居然有了写点文字的念头,我明白,今夜又是一个无眠的夜晚,这万籁俱寂的古城民宿里,窗外雨声淅沥,潺潺流淌的、遍布古城的溪渠,象古城的血管,千百年来,荡涤着风尘,昼夜不停的不知流向何方。

丽江的秋夜很凉,昼夜温差变化大,没有月色,雨一直下个不停,薄薄的秋装已略显单薄,打开电脑,裹着一床厚厚的毛毯,在百度上搜寻着关于丽江的信息,我的脑海中,丽江的形象一下丰满起来。

丽江啊,你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包容之城。我找不到最为恰当的词语,也无法用最为华丽的语言,为你写就干古传诵的篇章。在很多人心里,你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去的城,一座无处不邂逅的暧昧之地,一首读了千遍也不厌倦的诗。

丽江古城——又称大研镇,俗称旧城,与新城一桥相隔。它西靠狮子山,北依象山,东南是一片辽阔的田野。古城在宋元时期已初具规模,明代逐渐繁华起来并延续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城中溪水穿街过巷,形状很像一方碧玉大砚。古代研、砚同义,故称“大研”。这里年均气温12.6℃,海拔241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一个绝佳的避暑胜地。大研古城与其它古城风格不尽相同,既为城,却一无城门,二无城墙。这是古城的第一个特点。很多人都不明白丽江古城为什么不筑城墙? 据说,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忌讳给“木”字加上方框,因为“木”加上方框就变成“困”字了,所以避而不筑城墙,仅仅传说,无证可考。

古城在城址选择上是很科学的,它西枕狮子山、北依象山、金虹山。三座山挡住了西北寒风的侵袭,而面向东南方向则为一马平川,可迎朝阳,接东风,南来的气流带走了6、7月份的热气,这样,使古城冬暖夏凉。所以人们说这是古城的第二大特点。

古城的中心“四方街”,是成排的店铺围成的方形广场,形如“知府大印”,象征“权镇四方”。四方街西侧为西河,东侧为中河。西河高于中河,且高出街面,因此,可以用西河水冲洗街面,这也是世界上罕见的奇观。四方街街道不求平直,依山而建,主街道两侧又有数十条小巷,相互交织,形若蛛网,四通八达。街巷路面由红色角砾岩石板铺成,花纹斑驳,苍桑古朴,分外雅致。

古城北高南低,玉泉水三分而流,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内大街小巷,纵横交错的水网,密布全城,形成“城依水存,水随城在”,时时流水潺潺,真是“家家溪水绕户转,户户垂杨赛江南”。古城不仅有“雪山草甸、小桥流水和纳西人家”的诗情画意。还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更有“高原姑苏、东方的威尼斯”之美誉。

古城民居也很有特色,它吸收了汉、白、藏等民族建筑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的独有特色。民居全是土木结构瓦屋楼房,一般为两层,也有三层的。形式多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门楼、照壁、外廊、天井、梁枋等讲究装饰,特别是门窗格扇均雕饰各种精美图案。家家户户院内种花植木,河旁垂柳依依,景致胜过江南的美丽。

古城灿烂悠久的民俗文化,更让人美不胜收。除这里的小桥流水、街巷集市、院落民居、民风习俗,本身就是丰富的民族文化现象外,还有神秘的东巴文化和纳西古乐。东巴文化在大街小巷处处存在,如许多民居的门联并列有汉字和东巴文,即表意又表形;而一些店铺的匾额干脆写着东巴、汉、英三种文字,说明此地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家家墨香,户户纸满,既有工整的汉字书法,又有形象的东巴字画,说明纳西人嗜文善墨的传统;此外,“纳西古乐”更具特色,至今在丽江流行的两套大型古典乐曲,一是《白沙细乐》,是《洞经音乐》。从中原流传过来并积淀在丽江的《白沙细乐》与道家的《洞经音乐》结合,而形如天籁之音的纳西古乐,乃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如果旅游者能听一曲从小巷深处传出的纳西古乐,就像听到了1000多年前的唐人之音、宋人之韵。

丽江古城,从宋末元初始建以来,800多年风雨历程,依然矗立于滇西北高原上。是“南方丝绸之路”及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它是以世界上惟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为精髓的纳西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和世界文化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遗产。

昨夜雨一直下到天明,尽管睡得很晚,还是早早的从雨声中醒来,吃过早餐,打开手机导航,规划好去木府的路线,便迫不及待地直奔木府而去。俗话说,来到丽江不去木府等于没来丽江,这话一点没错。走进位于狮子山脚下的的木府土司楼,仿佛走进丽江古城文化之“大观园”。建筑群坐西向东,是现存于世的少有的明代建筑。关于丽江木府,早就慕名,其建筑艺术,充分反映了中原建筑的风采气质,同时保留了宋元时期中原建筑古朴粗犷的流风余韵,整个建筑群古色古香,府内玉沟纵横,曲径通幽,活水长流。

从木府出来,信步丽江古城,溪流蜿蜒流淌,哗哗的水声漫过沟渠,漫过我无边的遐想。古朴典雅的街巷纵横交错,简直就象一座迷宫。宋时的雨,元时的风,把古城风蚀得斑驳陆离,几许感慨,叫人唏嘘不已。刹那间时光彷佛停驻,古朴精致的小巷里,独具民族特色的纳西建筑,精美绝伦,在古城幽深处错落林立,五彩斑斓的石板路上,雨后干净整洁,游人如水,天南海北的人们,还有金发碧眼的外国帅哥美女,说着各种各样的方言,谈论着旅途的艰辛与感慨,尽情地享受着玲琅满目的味道,那些叫不岀名字的小吃,在古城幽深的小巷中飘来,色香浓郁,直叫人口水直流,怎不叫人流连忘返。

入夜的四方街,在流光溢彩的灯光下,古城又变成了另外一种风景,象一位美丽的纳西族少女,温情脉脉而又风情万种。沿河两岸的酒吧里,霓虹闪烁,明灭可见,有人引吭高歌,有人低吟浅唱,引得路人争相拍照。卖手鼓的姑娘四周围了好多粉丝,随着音乐的节拍,双手击鼓,悠闲自得,手鼓的节奏象一条河,流淌着酒的疯狂和火的节奏,游客们在酒精的刺激下,三五成群,踏歌起舞,把酒微醺,畅饮无绪,此时此刻,管他今夕何夕,今宵酒醒何处。

旅途是艰辛的也是快乐的。今夜无月,我独自徘徊在丽江寂然无声的雨巷里,跫音达达,秋雨依旧,没有丁香花开,没有油纸伞,也没有遇见那结着愁怨的丁香花般的姑娘,唯余那一片湿漉漉的铅云密布的夜空,漫无边际。

明天是否停驻,去玉龙雪山赏雪,还是去泸沽湖畔体验摩梭风情,或者,继续在小巷寻觅,好好品一品那些未曾见过的美食。还是继续前行吧,我喜欢寻找那些未知的风景,不管明天怎样,我依然选择继续下一站,美丽神秘的香格里拉,去转一转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寻找詹姆斯·希尔顿笔下那消失的地平线,不转山也不转水,只为今生无怨,余生愉悦!

2019年9月12日  丽江

梁剑苹生前在丽江留影

纪念专辑链接

1.【纪念专辑】原创童谣15首纪念樊发稼先生

2.【纪念专辑】徐平老师给中国人民警察节留下了一个“永别礼物”

3.【纪念专辑】纪念河北“儿歌大王”王清秀

4.【纪念专辑】端起碗来就想您

主办:桐梓县文学协会 

承办:《童子童谣》编辑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进云南丽江古城
(散文百家)常芳欣/行走在丽江古城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不夜的丽江古城/朱淑娴
【引用】初游云南——丽江篇(一)
三看丽江
云南丽江四方城的风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