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事:男子迷上他人娇妻,晚上爬墙听墙根,娇妻说你何时娶我过门

北宋年间,临安府余杭县,有个补锅匠叫王文三,祖上三代走街补锅,手艺非常不错,积攒了一些资本。

王文三十八岁时,家里为其娶邻家女,李巧儿为妻。李巧儿不但漂亮,而且善良、贤惠,邻居们经常羡慕文三有福。

文三长得慈眉善目,见人总是笑嘻嘻的,性格也非常活络,碰到熟人,老远就会打招呼。

他补锅手艺是一绝,收费又不贵,经常有人找上门补锅,所以生意很兴隆。

每当听到别人夸他有艳福,文三就会乐得眉开眼笑,合不拢嘴,甚至还会因此少收银子。

小两口婚后一个主外,一个主内,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更加遭人嫉妒,男子周胜就是其中之一。

周胜家境不错,父亲经营丝绸生意,算得上大户人家。周父有读书观念,从小送儿子入学堂读书,期望他将来考取功名。

然而,周胜整日不学无术,一点也不喜欢读书,考了几次,连个秀才都没考上。

二十几岁,还没有娶妻,却经常在外喝花酒,不是招惹这家娘子,就是戏弄那家小妾。

其父周大年,不但要操劳生意,还为儿子劳心劳肺,终于久劳成疾,不治而亡。

周大年离世后,没人能管周胜,他更加肆无忌惮,没用几年,家产就被败了个精光。

只能变得游手好闲,沦落到,四处蹭吃蹭喝的地步,以前的酒肉朋友唯恐避之不及。

有一次,周胜刚蹭过一顿花酒出来,醉醺醺地走路东倒西歪,一不小心,碰倒了上街买菜的李巧儿,水果蔬菜洒落一地。

周胜刚要骂人,可话已经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看到美若天仙的李巧儿,被迷得神魂颠倒。

心中不免感叹,“世间竟有如此女子,如果能做我家娘子该多好呀!”

他这么想,立刻就这么做。赶紧弯腰帮李巧儿捡东西,借最后一个西红柿放入篮中之际,周胜问李巧儿可否愿意做他娘子。

李巧儿脸颊泛红,提着菜篮头也不回地溜了。周胜以为,对方没回答就是没有,便一路偷偷跟随。

当他跟到巧儿家,看到王文三出门迎接,心一下凉了半截。他知道王文三是个补锅匠,也知道他有妻室,显然她是他家娘子。

虽然周胜喜欢招惹人妻,但仅仅是挑逗、骚扰,自知对方已经婚嫁,肯定没有机会了。

于是,周胜经常躲到王文三家附近,暗中偷窥李巧儿,一饱眼福。

同时还不忘感叹,王文三也太有福气了,如果他早点挂掉该多好呀!

有时候,实在想念,就制造偶遇,让自己近距离接触,暗自观赏,便心满意足了。

李巧儿虽然不喜,可是周胜并无过分之举,无法报官揭发,也一直没有好办法。

这年夏天刚过,王家接二连三发生变故,李巧儿竟成了寡妇,周胜见此喜上眉梢,自己终于有机会了。

夏末初秋,王文三父母走亲戚,路上遭遇饿狼袭击。父亲为保护母亲受伤过重当场去世,母亲受伤不重,但遭受惊吓,以及丧夫之痛,回家没多久也离世了。

当年深秋雨季,王文三外出补锅,走到一处山路时,天降大雨没处躲避,他只能硬着头皮赶路。

走到一处陡峭的山坡,文三一不小心滑倒在地,摔了个四脚朝天,连人带东西滚落坡底。

他想起身,发现右腿疼得厉害,根本爬不起来,只能躺在雨中的泥地里。

因为下雨,此地没人路过,根本无法呼救。

秋天的雨,一下就是好几天。王文三饿了,就吃自带的干粮,渴了就张嘴喝点雨水,这样维持了五天,他已经奄奄一息时,被一对过路的夫妇发现。

救回去后,命只剩下半条。经郎中调理治疗,感冒受凉康复了,但风寒入肺,天冷就咳嗽不止,而且右腿落下残疾。

李巧儿照顾丈夫起居,隔三差五就要去郎中那里抓药。

王文三不能走街串巷补锅,家庭收入锐减,而且看病还要花钱,家中只出不进,日子迟早没法过。

第二年春天,天气已经慢慢转热,天气突然出现倒春寒,王文三咳嗽再次加重。

李巧儿又请大夫来家里,给丈夫瞧病,大夫告诉她,还是老毛病,按时吃药可以缓解病痛。

奇怪的是,这次王文三吃过药后,咳嗽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更加严重,而且出现精神萎靡不振,嗜睡等问题。

一月有余,他便卧床不起,看起来只吊着一口气,果然没熬过清明,人就离世了。

老话说的好,“男要俊一身皂,女要悄三分孝!”即男人要英俊潇洒,需要穿一身黑色衣服;女人要想漂亮乖巧,需要穿一身白色衣服。

丈夫葬礼上,李巧儿一袭白衣,显得格外漂亮、迷人,将随行观看的周胜,迷得魂不附体。

他想,既然老天厚爱,给了自己机会,就一定要好好把握。找个合适的机会,向李巧儿表白,不能让别人得先。

百天之后,待家里祭奠的桌椅一撤,周胜就来找李巧儿,他说倾慕对方已久,希望能伴随左右。

李巧儿都没正眼瞧他,随便找个原因搪塞过去,并将其请出家门。

男女之情,总有一些人认为,家花没有野花香,所以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想得到。

周胜就是这类人,李巧儿越是对他不削一顾,越是不想理他,他就越觉得她美,越想得到。

一日,晚饭时间,周胜喝完花酒,有几分醉意,借着酒胆又去找李巧儿,刚走到门口却发现了端倪。

周胜原本想走,却又心有不甘,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翻墙进入李巧儿家,一探究竟。

悄悄来到亮灯的房间窗下,他用手指蘸了点唾沫,在窗户上轻轻一点,捅出一个窟窿来。

透过窟窿往里一看,气得他气血沸腾,浑身发抖,竟然还是晚到一步,被别人捷足先登了。

原来,李巧儿房内正有一名男子,两人在床上搂搂抱抱,做聒噪之事。

他一时想不明白,俩人什么时候勾搭上的?因为自从王文三离世,自己几乎每天都会

他没想到的是,这俩人有关系已久,而且在王文三离世前,难怪自己如何用心,也无法打动对方。

周胜自知已无可能,刚要转身离去,听到李巧儿的声音,像在自己耳边,“你何时娶我过门?可不能骗我呀!”。

他不由自主地回过头,看到窗户又忽然明白,原来她在问屋里的他。

“你放心,我不会亏待你的。只是你丈夫才走100天,我再休妻然后娶你,有点操之过急,那样别人会说闲话,万一怀疑咱俩的动机就麻烦了。”男人说。

李巧儿扭过头,有点不高兴,“你不说,我不说,我就不信,这世间还有谁知道。即便别人说我们心急,也不可能想到,我们给药动过手脚。”

“你也知道,我那该死的丈夫,是咱俩害的,你若敢负我,我就报官揭发你,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男子赶紧对天发誓,“我发誓,我田不贵这辈子,如果辜负了巧儿,就被万箭穿心,不得好死!”

好了,好了,别说这些不愉快的事了。时间已经不早,咱们早早休息,明天我还得早早离开,被人看到就麻烦了。

周胜心中大惊,他没想到看起来美若天仙的巧儿,竟然有一颗这般歹毒的心,实在与美丽的容貌不相称。

一个弱女子,为了偷情,可以做出伤天害理之事,荼毒谋害亲夫,这是杀头的罪行。

回家后,周胜彻夜难眠,他想这件事该如何处理,既能让坏人绳之以法,又不让人知道是自己报的官。

终于,在天亮之际,他想到一个好办法。起身拿来文房四宝,写了一份壮词,折好放入袖中,准备悄悄放到县衙。

等到夜深人静之时,周胜偷偷来到县衙,四下查看无人,便将壮词从门缝塞入。

一大清早,主簿发现那份状子,看过之后他不敢大意,直接交给县令。

县令看着状子,也大吃一惊!

内容大概是,李巧儿丈夫王文三,不是生病亡故,而是系被其妻和李举人谋害。

二人互生情愫,嫌王文三碍事,在给他熬药时,往里面放了慢性毒药,致其死亡。恳请大人为王文三申冤,还他一个公道。

在古代,民告官,属大逆不道,不论你占理不占理,都要遭受皮肉之苦。

县令一时拿不定主意,向师爷询问,仅凭一封信,不能随便抓举人。

师爷说:“可以先让王捕头私下打探,若真有奸情,先收集证据,待证据齐全,那时自然没得说。”

“这个办法好,既不追究举报之人,又能为民除害,就这么办!”

县令随即叫来捕快刘麻子,命他暗查此事,不得声张。

刘麻子得令,暗中跟踪调查,不足三日,便掌握二人偷偷交往的证据。

经过审讯,李举人死不承认,但李巧儿很快招供。她一个弱女子,哪受得了专业捕快审讯,详细叙述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王文三患病在家,李巧儿经常外出抓药,一次路过李府,被李举人瞅见,对自己一见钟情。

李巧儿夫妇没有经济收入,要看丈夫没钱吃药,李举人及时出现,在他的威逼利诱下,李巧儿为了生活只能答应。

两人在一起后,李巧儿吃穿不愁,内心逐渐改变,越来越瞧不上丈夫王文三。

李举人又劝说,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让他去见阎王爷。

开始她不同意,但李举人说,以王文三的状况,肯定不会主动休妻,那样两人只能偷偷摸摸。

如果给他吃的药里做手脚,不会被人发现,那样等自己休妻之后,两人就能光明正大地在一起。

通过思想纠结,李巧儿终于还是答应了,每次在大夫那里抓药后,放入李举人给的一种药材。

那种药材本身没有毒,但混入那个药方,作用就大不一样,可以使人慢性中毒,短则2-3个月,长则半年就会毙命。

李举人见情人招供,也不得不承认,只要将事情一一交代,正如李巧儿所说。

县令依律判李举人流放,李巧儿被卖官妓,永远不得赎身。

其实,县令想要查明写状子之人并非难事,只是觉得没必要将其揪出杖责,因为他勇敢举报,办的是件好事。

自此以后,周胜性格大变,再也没有朝三暮四。他变卖祖宅,当作经商本钱,很快打了翻身仗。

后来娶妻生子,夫妻恩爱生活,活到八十多岁无疾而终!

【总结】“自古奸情出人命,家破人亡刻于碑!”这句话果然不假。李巧儿一开始出于好心,但是人一旦过上安逸生活,很容易心生变故。

县令难得“糊涂”,不但尽心尽力为民除害,可以遵守制度的同时,尽力保护百姓利益。

周胜年轻时不学无术,但经历挫折突然顿悟,说明他心怀正义,有勇有谋。人生在世,谁没有年轻过,曾经年少轻狂,做错事、走错路情有可原,只要能迷途知返,机会永远存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故事:青年科举回家,发现娇妻被占,面对县令刁难亮出了身份
清朝奇案:主母私通二仆,家主智计除三人
智者周七猴子演义第二十一回: 众盐贩贪烤火凑钱买新车 孙宝珍图虚荣求借火龙衫 | 高振东
清末冤案:为兄鸣冤,徒步几千里上京告状,虽得平反却死在归路!
在古代,为什么贪官被逼得再急,宁肯自杀,也很少有人敢杀钦差?
睡前小故事丨打草惊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