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被婆婆赶出家门,几年后和丈夫住新房,婆婆的眼泪如决堤的洪水

导语

新旧社会天差地别,不仅仅是人的区别,更多的是物质条件的匮乏,导致人们的思想、认知被束缚在那个层面。

像电影《八角笼中》讲述的情景,穷人没有水吃,在院中挖一个大坑,下雨天将雨水收集到里面,然后用于饮水做饭。

水坑逸来阵阵酸臭,看着里面的树叶、垃圾、老鼠、虫子等,一般人稍微靠近都会逃离,用这种劣质水做饭、烧水,如何下咽?

很多年轻人不理解,认为穷人太懒,连自己饮水的地方,都不好好保护,不及时不清理杂物。实际情况是这样吗?

我们不妨做个设想,院子里有狗、有鸡,村里树木众多,一阵风吹过,鸡毛、树叶、尘土满天飞,水塘里面会怎样!

试问这样一种情况怎么清理?何况清理得再干净,老鼠防不住吧,虫子从树上掉落防不住吧,死水储存时间长了会发酸变质吧,生蛆生虫也是常有的事,如何能保护?

任何防护,都是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比如国家保护森林,我们西安保护秦岭,还有保护水源地,以及环境保护等等,都是如此。

所以,并不是穷人志短,只是条件限制了他们,因为在那种条件下,即便你是25世纪穿越归来的人,为了活命依旧得面对现实。

年轻人经常说,和父母有代沟,是他们不理解自己,实际上你理解父母吗?尤其国家高速发展的几十年,又提倡晚婚晚育,父母和子女年龄差距很多超过30岁,试问这样的差距,思想能在一个层面吗?

事件始末

婆婆是个旧社会的人,固守着“受气的媳妇熬成婆”的观念,认为儿媳妇听婆婆话天经地义。她骨子里的思想根深蒂固,几乎没人能够撼动,却在我的真心付出下土崩瓦解!

我是吴姐,今年60有余,是个思想简单,心直嘴快的女人。曾经受婆婆欺辱,一度被迫无家可归,还好有丈夫支持,我们才抵抗重重困境,一路走到现在,儿女成双,各自幸福。

我结婚前,和丈夫素未谋面。那时候,就是古代影视剧里演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刚进家门第一天,婆婆告诉我,她是这个家的主人,一切事情要听她安排,不能私自做决定。

公公性格内向,平日寡言少语,只管干活养家,不论家事还是对外交往,全是婆婆一手遮天。

我们都住在一个屋檐下,公婆是一间大瓦房,我和丈夫是一间小的,两个房间顶部相通,没有任何隔音措施,即便说悄悄话,另一个房间都一清二楚。

小姑子还好,独自住在院中的小屋,按理说那个房间应当属于我,只是我们家由婆婆主持,她就是这么安排的,我们只好照办。

小姑子小我8岁,是个任性恣情的姑娘,当时还处于任性期,就是现在的叛逆期。她非常好奇,见什么都想拿来看看,经常在我房间翻箱倒柜,把东西扔得到处都是,甚至直接归为己有。

婆婆从不管小姑子,反而经常挑我毛病,只要我和小姑子有冲突,二话不说就向着她女儿。

同样是做饭、洗衣服,只要是我做的,不是咸了就是淡了,衣服没洗干净等等。

若是小姑子做的,哪怕糊了也好吃,衣服即便扔水里再捞出来,也比我洗得干净。典型的戏曲《小姑贤》中婆婆的做派。

我不敢说做饭有多香,但从小给母亲帮忙,擀面条、蒸馒头、打搅团等没有不会做的,哪是小姑子,一个黄毛丫头能比的。

在那个年代,虽说没有现在的动不动就离婚,但以我耿直的性格,仍难以忍受,若不是看丈夫面子,恐怕我一天都不能忍。

丈夫总是私下宽慰我,说他母亲强势惯了,让我别正面冲突,有什么气出给自己,出完气就没事了。

其实,我也不全是因为宽慰,毕竟那个年代,我们没有自己的房子,住在公婆屋檐下,只能一忍再忍。

我不是没有反抗的能力,只是觉得一家人没必要,再说我的家庭教养是,父母老了难免有错,可以不做,但要认真聆听。

有一年,我怀着身孕在家做饭,大家围在一起,边吃边听收音机,婆婆说我做的饭难吃,连后院的猪都不爱吃,何况是人。

我瞅一眼丈夫不想理会她,直接起身离开,她在后面还骂骂咧咧道,我这不是做饭,是糟蹋家里的粮食,骂我是个只知道吃睡的懒猪。

我忍无可忍放下碗筷,对丈夫说:“走吧!这个家容不下我们,呆在这里住人家的、吃人家的,迟早气出病来。”

实际上,家里的收入,除了未成年的小姑子,每个人都有贡献。虽然我挺着大肚子,但下田干活,从未缺席过。

丈夫结结巴巴地说:“我…我们能去哪儿?”小姑子低头吃饭,公公也没有言语,只是脸色有些难看,婆婆趾高气昂,像是等待着我出丑。

我生气地说:“去哪儿都行,哪怕住在村西的破庙,也好过待在家里受气。”

我转身回屋,收拾自己的行李衣物,实际也没什么可收拾的,一个布包袱足以。

婆婆起身跳着骂:“你个没教养的,竟敢顶撞长辈!我告诉你,这个家有我一天在,就没有你说话的份,有本事出去以后别回来!”

“我告诉你,这个家是我和你爸一砖一瓦盖的,我想让谁住就让谁住,不想让谁住,一刻也不能多待!”

听到这里,丈夫也气不过,随后进入屋内,见我收拾包袱。他小声嘀咕道:“难道我们真住破庙?”

我没有回答,只是拎着包袱让他和我一起走。

看我们出来,婆婆嘲笑道:“住破庙?这天气还凑活,一入秋有你们好受的。丑话说在前头,今个踏出家门,到时候回来也不要。”

“我们努力赚钱盖房子,只要有手有脚,哪里都有容身之处!”丈夫突然反驳道,“等您老了,到时候别来求我们。”

“笑话!”婆婆冷哼一声道:“放你一百个心,我们有二丫伺候,用不着你们。就你们那样子,还盖新房住,这辈子恐怕都白日做梦。”

就这样,一气之下,我们住进破庙。的确如婆婆若说,一开始还可以,可天气逐渐转凉,别说我们受不了,肚里的孩子更受不了,何况她快出生了,那时会更加困难。

我和丈夫在村里,按照那时的收入,基本上没能力盖房,但我经常听广播,了解到南方城市发达,于是我们俩决定南下,我挺着大肚子坐了几天几夜火车,来到上海。

我们不做新衣服,不买任何东西,连住的地方都是男女宿舍,从未有过夫妻生活,挣的钱全都存起来,一分钱都不花。

那些日子,我们过得很苦,但很满足,因为我们的存款一天天变多。我们有奋斗目标,虽说没有独立空间,但生活很充实。

不用听婆婆唠叨,不用受小姑子气,不用下田回来,还给一家人做饭,虽不能和丈夫独处,但照顾孩子之余,还能捡破烂挣钱。

6年之后,我们终于攒够钱,回老家盖房子,盖的是3间大瓦房,那是我梦寐以求的事,也是全村人羡慕的生活。

盖好之后,我把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买了新的锅碗瓢盆,终于有了自己的家,那种幸福无以言表。

公婆还住在十几年前的老房内,没有任何改变。唯一变化的是他们背弯了,头发白了,明显已经老去。

三年后,小姑子嫁人,公婆已垂垂老矣,可是令人没想到的是,小姑子不赡养父母,她认为儿子才能养老,女儿没有养老的义务。

我思前想后,不忍心老两口流落街头,就跟老公说,接二老回家吧,他们毕竟是你的父母,我们不能忘恩负义。

双亲失去劳动能力,应到享清福的时候,于是和丈夫去接公婆回家。

看我们来接她,婆婆非常吃惊,完全没想到我们会自降身份,来老屋接他们一起生活。

公婆当下跪在我面前,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不停忏悔。我赶紧上前扶起公婆道:“爸、妈,我不怪你们,这不是你们的错,只是新旧社会天差地别!”

接公婆回家后,老公握着我的手说,“有你当老婆,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后半辈子,你是这个家唯一的主人。如果没有你,恐怕这个家早就散了!”

有人说我傻,以德报怨;有人说我善良,知道为家考虑。实际我的想法很简单,老公人不错,他的父母就是父母,永远无法改变,即便他们曾经有很多错误,但那是社会造就的,并非只针对我一个人。

我的想法

我很赞同女主的想法,她是一个伟大的,懂得经营家庭的女人。为了家庭的将来,可以牺牲自我,这是很多人办不到的。

故事告诉我们,想要上一辈人改变思想,不但需要时间,而且需要耐心和真诚,当你真正做到以诚相待,让对方感动,他们又不是铁石心肠。

人心都是肉长的,一个时代的人,有一个时代的思想境界,不能总用眼下的思想,去衡量过去的人或事,那样只会让你抱怨。

这才是正确的价值观,和年轻人该有的包容之心,不要动不动带节奏,动不动就父母怎么怎么滴。

诚然,我不是说一切都要按父母的意思办,只是说要学会理解。他们说错了只管听,但做不做在你,只要哄开心就行,真没必要直面对抗。

最后,希望天底下的年轻人,都能理解父母,包容父母,做一个真正“孝”且“顺”的好青年,好子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姑子离婚,儿媳用心照顾,婆婆依旧不满,最终毁了儿子的婚姻
婆婆花20万买断我婚姻
转载
感恩嫂子
丈夫去世10年,我替他孝敬父母,公婆却要把120万安置款全给小姑子,结局意想不到
《欢乐颂3》:余初晖的母亲被丈夫打残,还要抱他做依靠,可怜但不值得同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