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农村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目标

谈农村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目标

城口县高观镇初级中学语文课题组  李世洪

课堂目标的确定和落实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与败。教学的功力或者教学的艺术,从很大程度上说就是教师确定及掌控课堂目标的能力和技巧。这里,拟就农村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课堂目标的问题,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第一,目标系统及目标层次

课程目标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课堂目标处于目标系统的最底端,它是所有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抓手,是垒砌目标大厦的基本要件,又是打造钢骨充实血肉画眼描眉的工艺流程。所有较高层级的目标都不可能是课堂目标的简单堆砌;一切课堂目标都是上一层级目标的延伸并直接而有效地为上一层级目标的实现服务。明确了这一点,课堂目标的确定也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方向。

关注课堂目标的层次性,需处理好几种关系:1、主要目标与次要目标的关系。一般来说,一堂课不可能解决太多的问题,也就不可能实现太多的目标,我们的策略往往是集中精力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突击某一方面的重点。其他目标,诸如品析美文时的文学常识、字词积累、习惯养成等方面则为次要目标,可花较少功夫随文消化,切不可花大量时间来专门处理。2、总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关系。有些目标比较大,我们就必须进行分解。分阶段,分层级,从小处着手。或迂回包抄,十面埋伏;或稳步推进,步步为营;积小胜为大胜,以量变求质变。凡能单兵深入,直捣黄龙的都是比较单一而细微的目标。也就是说,我们的目标越具体越便于操作越好。3、直接目标与间接目标以及附带目标的关系。在完成直接目标的同时,可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不要产生后果),只要是正面的,我们没必要回避,应该持一种开放的态度,但需要巧妙地拨正航向,以促使直接目标的顺利实现。4、要处理好原始目标与生成目标的关系。原始目标也许不完全符合学生实际,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调整,这样就生成了新的目标。但这种调整是有规律的,即主要是从目标所要达到的程度和效果方面入手,不断拓展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同时,随着教学活动的逐渐深入,课堂目标可能会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这个时候我们要把握好深度和广度,协调好点面、源流的关系。

第二,目标优先原则

这一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整个阅读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有计划、有条理、成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2、不管是备课还是上课,我们都应该高度重视、时刻关注教学目标,即,必须明确我们的教学是落实课程标准中的哪个部分,提高学生哪方面的语文素养;3、备课中应优先考虑教学目标,尽量做到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不管是材料的选取,问题的设置,还是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坚决纠正“抓住黄牛就是马”,为学习课文而教学、为学习材料而教学或者生搬硬套教学目标的盲目状况;4、即使要根据内容或材料来确定目标,也必须分清主次和重难点,使我们的目标与教学目标系统相贯通,加强计划性。同时,不管什么情况,我们都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注意目标的针对性、可控性和弹性。只有遵循了这一原则,才能克服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不敢说高效)。

第三,目标表述

课堂目标应该有一个一般表述格式。我们可以把它描述为“通过××形式,达到××目的”。比如,通过对××、××等材料的阅读和分析,达到比较快速地提炼出记叙文的几个基本要素的目的;通过对××、××等片段的阅读和赏析,达到比较准确分析记叙文中采用比喻手法描写的语句的效果和作用的目的。这里有一些关键词值得注意,比如,“阅读和分析”、“阅读和赏析”等词语是描述学生活动方式的,“比较快速”、“比较准确”等词语是描述所要达到的程度或效果的,而“提炼”、“分析”等词语属于能力或素养的种类,“记叙文的要素”、“描写的效果和作用”又属于认知范畴。用这种表述方法,每一个目标中都涵盖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这两个维度。作为现代文阅读训练课,我们除了对情感体验、主题归纳等方面会安排专门的课程进行训练落实外,不可能凭空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说教。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的落实有赖于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影响,是一个长期的、潜在的过程。

第四,目标确定的依据

布鲁姆的目标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教学中必须同时关注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就初中语文而言,动作技能目标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

苏荷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就必须教会他观察和发觉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众多的关系。”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对某一具体文本的准确解读,或者说透析文本只是实现课堂目标的方法或途径,只是实现课堂目标的基础工程。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解读具体文本是现象,提升语文素养是本质,确定课堂目标必须从本质入手。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课堂目标应该是有效地提升学生阅读的某方面技能技巧(或某方面素养)。促成学生语文素养的生成、积淀、迁移和升华是语文教学永恒不变的主题,让他们快捷地体悟、摸索、提炼有效的阅读方法是现代文阅读教学不可替代的根本目标和基本任务,——从这里面派生出来的才是真目标,违背了这一点的就是伪目标。

课堂目标应相对单一。有些文本可以从多方面加以解读,并且可以作为促进学生多种基本阅读技能尽快形成的训练素材,但是,一堂课的时间有限,要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最好是确定某一单项基本阅读技能的形成和提高为某堂课的基本目标(或主要目标)。

课堂目标必须根据班上学生实际。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知识、能力以及各种智力非智力因素各不相同。我们的目标不可能为每一个孩子量身定做,定得太细,反而会不适应或纰漏百出。相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具有循序渐进、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特点,如果我们适当放宽目标的范围和区间,则能够让所有的孩子在自己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条件下都能有所表现,有所收获,有所发展,这样的目标才是合适的。

所以,我们更多地根据班上学生实际从相对单一的基本阅读技能(或语文素养)方面去确定课堂目标。

综上所述,现代文阅读教学课堂目标的确定是有规律的。只要把握住阅读教学的实质,分清目标层次,根据班上学生实际,切实构建目标系统,即使是农村初中,也必将大有所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浅谈初中阅读教学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要领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指导策略
447个已获得省级课题立项的中小学课题名称汇总,供选题参考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教学笔记-教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