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阴旦汤

2023-01-10

【接诊情景】

邢某,男,44岁。

主诉:反复发作胁痛3月余,加重伴口渴1月余。

病史概述:患者3个月前因右侧胁痛,曾服某中医开具的汤药(含附子)30天,不仅胁痛未得解除,而且逐渐出现心慌,烦渴引饮,大量喝水也不解渴,昼夜饮水(温水)不断,外出时也每天带着特大号保温杯,时刻不能缺水,非常痛苦,求治。

患者有胆囊炎病史,无糖尿病史,无甲亢病史。

刻诊:口渴多饮,昼夜不断,口干不苦,咽干,心慌,心烦,眠差,乏力,右侧胁部隐痛,时轻时重,无恶寒发热,无恶热,无眩晕头痛,无干呕或呕吐,出汗正常,上下眼睑红赤,巩膜布满血丝,大便可,小便频数而黄。

舌暗,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尖红,苔薄黄腻微干,脉数,左弦细,右沉弦。

六经辨证:少阳太阴阳明合病。

病机:上焦郁热伤津,津伤甚及营血,中焦胃虚,下焦水饮。

核心病机:胃虚津伤,三焦不利。

治法:养胃气,清郁火,敷布津液,疏通三焦气机。

方药:大阴旦汤。

【处方】

柴胡24g,黄芩10g,生晒参片10g,姜半夏20g,炙甘草10g,白芍15g,大枣12g(切开),生姜15g(自备,切片)。

4剂,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

嘱:忌辛辣刺激饮食。

【辨析思路与答疑解惑】

〔学生A〕老师,这位患者已经口渴这么重了,前医还要他继续坚持吃有附子的方子,是不是用药太过了?

一、辨证首明阴阳

〔老师〕中医治病要辨证,而辨证须首明阴阳,这应是当医生的金科玉律。清代医家喻嘉言就曾说过:“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中医治病,一般7剂药没效,还出现副作用,那就不能继续再服原方,否则就会犯戒,什么戒呢?

就是《汉书·艺文志》中阐释经方那一段话所说的:“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

就是说辨证失误,治方失宜,用热药来治热证,用寒药来治寒证,虽然对机体的危害还没有外在的表现,但体内的精气已经受到损伤,阴阳已经失去中和平衡,这就是失于误治该位患者原是因胁痛求医,医者不明阴阳而长期给患者服用含有附子(用量不明)的汤药。患者服药期间已经出现了伤津口渴等症,复诊时曾向医者说过,但医者并没有换方,仍然坚持用原方治疗,以至于治成坏病。

咱们目前首先要缓解患者的口渴大量饮水的症状,先来用六经分析一下吧。

口渴多饮,口干咽干,心烦,心慌,乏力,小便黄,舌尖红,苔黄腻而干,脉细数,辨为阳明病,热扰上焦,热伤津液,津伤不养。

眠差,上下眼睑红赤,巩膜布满血丝,舌暗,辨为阳明热伤营血。

咽干,右侧胁部隐痛,时轻时重,即休作有时的特征,眼睑红赤,巩膜布满血丝,舌红、苔黄干,脉弦细数,辨为少阳病,上焦郁火,枢机不利,孔窍病一般属少阳。

心慌,小便频数,舌暗,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腻,脉沉,辨为太阴病,胃虚停饮,中不制下,水饮上逆下趋。

六经辨证为少阳太阴阳明合病。

病机为上焦郁热伤津,津伤及营血,中焦胃虚,下焦水饮。

核心病机为胃虚津伤,三焦不利。治法为养胃气,清郁火,敷布津液,疏通三焦气机。

方选大阴旦汤。

〔学生B〕老师,这不就是小柴胡汤加芍药吗?为什么叫大阴旦汤?大阴旦汤是哪里的方子?

〔老师〕从这个脉证上来辨析,患者是长期误用大热之药,就属于壮火食气,造成津伤较重,一派少阳阳明火郁伤津之象。故首诊予以大阴旦汤,养胃气,发散火郁,敷布津液。

二、大阴旦汤方证病机

大阴旦汤出自敦煌出土的古医书卷子本《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个非常好的方子。

少阳病津伤较重时就用这个方子,小柴胡汤加芍药,调和枢机,敷布津液。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有不少久已失传的古代“经方”,包括大小阴旦汤、阳旦汤。

在《辅行诀》未发现之前,认为阴、阳旦汤有三个,即阳旦汤、阴旦汤、正阳旦汤,但方药已佚。

《辅行诀》出土之后,发现阴、阳旦汤共有5个,即小阳旦汤、小阴旦汤、大阳旦汤、大阴旦汤、正阳旦汤,方、药、证俱全。

大阴旦汤方证条文说:“治凡病头目眩晕,咽中干,每喜干呕,食不下,心中烦满,胸胁支痛,往来寒热者方:柴胡八两,人参、黄芩、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炙),芍药四两,大枣十二枚,半夏一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重上火,缓缓煮之,取得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个大阴旦汤就是《伤寒论》小柴胡汤加芍药。

芍药一味非常重要,芍药入阳明,可止腹痛、利小便即利湿热,特别是能敷布津液、益营血。《本经》说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这个方子的方证病机就是胃虚而枢机不利、气机郁滞、津血不足。该方可使枢机得调,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临床应用范围非常广。

二诊(2016年12月14日):

【接诊情景】

患者4剂大阴旦汤还没有服完,就来复诊。

其诉服上药真是有效,服1剂时口渴已明显减轻,2剂后外出已经不带大号保温杯了,小便频数基本消失,现仍然口干咽干、右胁部隐痛、心烦、眠差、眼睑赤红、巩膜布满血丝,但都减轻了。

六经辨证:少阳阳明合病。病机:上焦郁热伤津,津伤及营血,中焦胃虚。核心病机:胃虚郁火伤津。治法:养胃气,清郁火,敷布津液。方药: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处方】

黄芩20g,赤芍15g,姜半夏15g,炙甘草15g,大枣12g(切开),生姜15g(自备,切片)。

10剂,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

嘱:忌辛辣刺激饮食。

〔学生C〕老师,怎么又换成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了?

〔老师〕这就是用经方的法度,证变机变方亦变,但这个病机并没有大变,只是微调一下方药就行了。

2023-01-12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证病机



二诊因还有少阳阳明郁火未全消之证,但气机已经通达,就不再用大阴旦汤了,用《伤寒论》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补胃气、养津液而清郁火。



《伤寒论》172条说:“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条文的意义是表里俱热,太阳少阳证未罢,又内传阳明,三阳合病,湿热下利,加之胃虚不制上逆而呕,故需分层次用方。



方中黄芩入少阳阳明,可入血分,解除血分之热。



《本经》说黄芩:“味苦平。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创,疽蚀,火疡。”



这个方子用途很广,根本治疗不限于治疗呕和下利,凡是既有湿热又有津伤之证都可应用此方。



方证病机为中焦胃虚,上焦郁火伤津。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功在养胃气、补津液、降逆气而清利湿热,用经方要谨守病机而拓宽用方思路,不要固化局限思维。



这个方子原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小阴旦汤加半夏,条文说:“小阴旦汤:治天行病,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者方。黄芩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原方后用法说:“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服汤已,如人行三四里时,令病者啜酸浆水一器,以助药力。”



在实际应用这个方时,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去做,照样有疗效。



在《伤寒论》中的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中都没有关于这类做法的注明。



按:回访,10剂药而痊愈。该案用了大、小阴旦汤,主旨在于清郁火而敷布津液,疗效甚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明原因的反复稀烂便多年,14剂黄芩类方成形
关于桂枝汤调和营卫、调和阴阳的思考
余秋平讲少阳病——小柴胡汤证(三)
【疑难攻坚】另类治“厥”
都知道胡希恕先生善用柴胡剂,读了这篇文章就懂了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